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7722发布日期:2020-05-22 20:3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现有的在铸造模具在闭合的时候效果较差,常因熔融的液体灌入模具内腔的时候压力过大造成外漏,且在冷却的时候效果较差,需要花较多的时间,造成生产效率较为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设有内模腔,所述上模具设有浇注口,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有导向连接机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设有锁紧机构,所述下模具底部还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上模具上的固定座、轴杆、锁钩和设于下模具上的夹块,所述轴杆活动设于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固定于所述轴杆上,所述夹块由两个夹板组成,各个所述夹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锁钩与缝隙相适配,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于下模具底部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部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延伸出所述冷却板侧边设有冷却流道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导向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具底部的复数根导向杆,各个所述复数根导向杆分布于所述上模具首尾两端,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与各个所述导向杆相匹配的凹槽,各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自润轴承。

进一步,所述上模具上设有复数个排气口,各个所述排气口贯穿至所述内模腔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于上模具四个边角的导向杆套设于下模具上的自润轴承内,增加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契合度,再通过设于模具两侧的锁紧机构上的锁钩嵌入夹块上实现锁定,且该锁紧机构仅通过锁钩通过轴杆在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就可实现锁紧和脱离,使用便捷,再通过设于上模具顶部四个排气口贯穿至内模腔内,实现了当熔融液体进入内模腔内产生的压力,经导向杆和自润轴承增加器契合度,锁紧机构实现固定,再经排气口将压力排出,不会产生外漏及铸造件的气泡问题,最后通过底部水冷板经水冷板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进入冷却流道,吸收模具上的热量再通过出水口排出带走热量,实现水冷却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冷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设有内模腔21,所述上模具1设有浇注口11,所述上模具1上设有四个个排气口12,各个所述排气口12贯穿至所述内模腔21内部,且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设有导向连接机构3,所述导向连接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具1底部的四根导向杆31,各个所述导向杆31分布于所述上模具1首尾两端,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与各个所述导向杆31相匹配的凹槽32,各个所述凹槽32内均设有自润轴承33,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两侧设有锁紧机构4,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设于上模具1上的固定座41、轴杆42、锁钩43和设于下模具2上的夹块44,所述轴杆42活动设于固定座41上,所述锁钩43固定于所述轴杆42上,所述夹块44由两个夹板组成,各个所述夹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锁钩43与缝隙相适配,所述下模具2底部还连接有冷却装置5,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设于下模具2底部的冷却板51,所述冷却板51内部设有冷却流道52,所述冷却流道52延伸出所述冷却板51侧边设有冷却流道52的进水口53和出水口54。

使用时,通过设于上模具1四个边角的导向杆31套设于下模具2上的自润轴承33内,增加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契合度,再通过设于模具两侧的锁紧机构4上的锁钩43嵌入夹块44上实现锁定,且该锁紧机构4仅通过锁钩43通过轴杆42在活动连接在固定座41上就可实现锁紧和脱离,使用便捷,再通过设于上模具1顶部四个排气口12贯穿至内模腔21内,实现了当熔融液体进入内模腔21内产生的压力,经导向杆31和自润轴承33增加器契合度,锁紧机构4实现固定,再经排气口12将压力排出,不会产生外漏及铸造件的气泡问题,最后通过底部水冷板51经水冷板51进水口53连接外部水源,进入冷却流道52,吸收模具上的热量再通过出水口54排出带走热量,实现水冷却循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设有内模腔,所述上模具设有浇注口,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有导向连接机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设有锁紧机构,所述下模具底部还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上模具上的固定座、轴杆、锁钩和设于下模具上的夹块,所述轴杆活动设于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固定于所述轴杆上,所述夹块由两个夹板组成,各个所述夹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锁钩与缝隙相适配,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于下模具底部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部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延伸出所述冷却板侧边设有冷却流道进水口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具底部的复数根导向杆,各个所述复数根导向杆分布于所述上模具首尾两端,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与各个所述导向杆相匹配的凹槽,各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自润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上设有复数个排气口,各个所述排气口贯穿至所述内模腔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铸造技术设备领域,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设有内模腔,所述上模设有浇注口,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有导向连接机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设有锁紧机构,所述下模具底部还连接有冷却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捷利锦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