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2130发布日期:2020-05-08 13:04阅读:1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在对球墨铸铁进行铸造时需要使用模具。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现有的模具通常采用上下模具组对球墨铸铁进行塑型,在模具拼缝处容易发生型漏,影响球墨铸铁的铸造质量,而且现有的模具冒口多设置为敞开型,用来判断金属液是否浇足,这样容易使杂质进入模具内,使铸件成型过程中产生杂质、沙孔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模具通常采用上下模具组对球墨铸铁进行塑型,在模具拼缝处容易发生型漏,影响球墨铸铁的铸造质量,而且现有的模具冒口多设置为敞开型,用来判断金属液是否浇足,这样容易使杂质进入模具内,使铸件成型过程中产生杂质、沙孔等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包括下模具、浇注口和型腔一,所述下模具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内成型有型腔二,所述上模具内成型有所述型腔一,所述型腔一与所述型腔二一侧均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拼缝处设置有排气槽,所述下模具上端成型有凹槽,所述上模具下端对应所述凹槽位置设置有凸块,所述上模具下端以及所述下模具上端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上模具上端两侧壁上设置有提手,所述上模具上端一侧设置有所述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一侧设置有冒口,所述冒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浇注口下端设置有浇道,所述浇道与所述型腔一之间设置有内浇口。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二上端成型有台阶,所述型腔一下端对应所述型腔二上的台阶处成型有凸起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给球墨铸铁铸造提供塑型支撑,通过所述型腔一与所述型腔二用于球墨铸铁塑型,所述型腔一与所述型腔二通过台阶与凸起环紧密连接,防止型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成型于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上,所述排气槽成型于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冷却通道通注入冷却液,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使模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所述排气槽可以在注射熔融物料时,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以及排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成型于所述上模具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均焊接,所述螺栓与所述固定板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配合,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便于组装以及紧固,通过所述固定板方便所述螺栓紧固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有效防止型漏。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与所述上模具焊接,所述浇注口成型于所述上模具上,所述冒口成型于所述上模具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冒口通过合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提手便于搬运所述上模具,通过所述浇注口浇注金属液,通过所述冒口便于观察金属液是否浇足,避免存在浇不足现象,影响铸件质量,通过所述盖板可以阻挡外界杂质通过所述冒口进入,保证铸件成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浇道成型于所述上模具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浇道引导金属液流入所述型腔一与所述型腔二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浇口成型于所述浇道以及所述型腔一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内浇口便于金属液进入型腔一以及所述型腔二内。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模具通常采用上下模具组对球墨铸铁进行塑型,在模具拼缝处容易发生型漏,影响球墨铸铁的铸造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型腔一、型腔二、凹槽、凸块,可以使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紧密连接,避免产生缝隙,有效阻止型漏,保证组件质量;

2、为解决现有的模具冒口多设置为敞开型,用来判断金属液是否浇足,这样容易使杂质进入模具内,使铸件成型过程中产生杂质、沙孔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冒口、挡板,可以有效阻止外界杂质进入,保证模具内干净度,减少铸件中的杂质,避免产生沙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的合模前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中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提手;2、上模具;3、冷却通道;4、型腔一;5、固定板;6、下模具;7、型腔二;8、凹槽;9、凸块;10、内浇口;11、浇道;12、冒口;13、盖板;14、浇注口;15、螺栓;16、排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模具,包括下模具6、浇注口14和型腔一4,下模具6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通过上模具2以及下模具6给球墨铸铁铸造提供塑型支撑,下模具6内成型有型腔二7,上模具2内成型有型腔一4,型腔一4与型腔二7一侧均设置有冷却通道3,通过冷却通道3通注入冷却液,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使模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上模具2与下模具6拼缝处设置有排气槽16,通过排气槽16可以在注射熔融物料时,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以及排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下模具6上端成型有凹槽8,上模具2下端对应凹槽8位置设置有凸块9,上模具2下端以及下模具6上端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板5,通过凸块9与凹槽8配合,使上模具2与下模具6便于组装以及紧固,固定板5上设置有螺栓15,上模具2上端两侧壁上设置有提手1,通过提手1便于搬运上模具2,上模具2上端一侧设置有浇注口14,浇注口14一侧设置有冒口12,冒口12上设置有盖板13,浇注口14下端设置有浇道11,通过浇道11引导金属液流入型腔一4与型腔二7内,浇道11与型腔一4之间设置有内浇口10,通过内浇口10便于金属液进入型腔一4以及型腔二7内。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型腔二7上端成型有台阶,型腔一4下端对应型腔二7上的台阶处成型有凸起环,型腔一4与型腔二7通过台阶与凸起环紧密连接,防止型漏,通过型腔一4与型腔二7用于球墨铸铁塑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浇注口14成型于上模具2上,冒口12成型于上模具2上,盖板13与冒口12通过合页连接,通过浇注口14浇注金属液,通过冒口12便于观察金属液是否浇足,避免存在浇不足现象,提高铸件质量,通过盖板13可以阻挡外界杂质通过冒口12进入,保证铸件成型质量。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型腔一4与型腔二7清理干净,防止有废屑残留,通过提手1搬运上模具2,使上模具2的凸块9对应下模具6的凹槽8,组装上模具2与下模具6,将螺栓15穿过固定板5,对上模具2与下模具6进行紧固,防止型漏,通过浇注口14浇注金属液,使金属液沿着浇道11流入上模具2内,通过内浇口10流入型腔一4与型腔二7内,通过排气槽16使模具内的气体排出,减少沙孔等不良类型产生,通过冷却通道3注入冷却液,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使模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模具成型质量,通过观察冒口12处金属液溢出盖板13,确认模具内金属液已经注满,停止注入。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