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012发布日期:2020-04-28 21:3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钢带表面进行涂覆涂料制成彩钢板的工艺流程中,由于钢带其本身表面上就有油层用于防止钢带表层被腐蚀,而在涂覆工艺中,需要将油层进行去除,这样,才能够保证钢带表面的涂层能够完整的吸附在钢带表面,这样才会让涂料的作用时间更长。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193852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带碱洗的清洗池的技术方案,其包括池体,池体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池体相连通的注液口,池体上部设有封闭板,封闭班的上部设置有与清洗池池体连通的抽风机,该方案避免了碱液蒸汽对外部设备的腐蚀,方便向清洗池中加入碱液和进行碱液的抽样。

但是,这种清洗池的功能单一,只能起到单纯的碱洗效果,对钢带表面的清洗效果有限,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其具有提高对钢带表面清洗效果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包括依次用于放置碱洗液的碱洗槽、用于放置清水的水洗槽和烘干槽;所述清洗槽内均设置有带动装置,所述带动装置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清洗槽内侧壁的转轴和套接在转轴上的辊轮,所述辊轮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传动辊和牵引辊,所述传动辊位于清洗槽内侧壁的顶部,所述牵引辊位于清洗槽内侧壁的底部;所述烘干槽内设置有热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箱体内的清洗槽内,钢带绕设在辊轮上,先经过碱洗槽,对钢带表面的防锈油进行有效去除,在经过水洗槽对钢带表面的污垢进行进一步的去除,最后通过烘干槽内的热风机对钢带进行快速烘干,整个流程都在一个箱体内进行,快速方便,提高了对钢带表面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对称设置有一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与辊轮的外侧壁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轮的外壁与限位块相抵,有效防止辊轮与转轴相互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的端壁上开设有供钢带插设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在辊轮端壁的限位槽内进行滑动,钢带与限位槽的内侧壁相抵,有效提高了钢带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内均设置有导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管对碱洗液和水洗液进行快速加温至80度,提高了除污和去油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成s型结构排布在清洗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导热管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导热管的加热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传动辊顶部相齐平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供钢带插设的传动孔,所述传动孔的内壁与钢带的外壁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在箱体内进行传动时,钢带与传动孔的内壁相抵,进一步提高了钢带传送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用于密封清洗槽的箱门,所述箱门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门对清洗槽进行密封,避免清洗槽内的液体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的内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水口将清洗槽内浑浊的溶液进行排除,便于对碱洗液和水洗液进行快速跟换,保证清洗槽内溶液的清洗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钢带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箱体内的清洗槽内,钢带绕设在辊轮上,先经过碱洗槽,对钢带表面的防锈油进行有效去除,在经过水洗槽对钢带表面的污垢进行进一步的去除,最后通过烘干槽内的热风机对钢带进行快速烘干,整个流程都在一个箱体内进行,快速方便,提高了对钢带表面的清洗效果;

2、通过导热管对碱洗液和水洗液进行快速加温至80度,提高了除污和去油效果;

3、通过出水口将清洗槽内浑浊的溶液进行排除,便于对碱洗液和水洗液进行快速跟换,保证清洗槽内溶液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清洗槽;21、碱洗槽;22、水洗槽;23、烘干槽;3、带动装置;31、转轴;32、辊轮;321、传动辊;322、牵引辊;4、热风机;5、限位块;51、限位槽;6、导热管;7、固定块;71、传动孔;8、箱门;81、把手;9、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钢带碱洗预处理设备,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长条形的铝合金箱体1,箱体1内开设有对钢带表面进行清洗的清洗槽2,清洗槽2包括依次用于放置碱洗液的碱洗槽21、用于放置清水的水洗槽22和烘干槽23,烘干槽23内固定设置有热风机4;清洗槽2内均设置有带动装置3,带动装置3包括若干个焊固在清洗槽2内侧壁的转轴31和套接在转轴31上的辊轮32,钢带绕设在辊轮32的端壁上,辊轮32通过电机(图中未标出)进行驱动;辊轮32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传动辊321和牵引辊322,传动辊321位于清洗槽2内侧壁的顶部,牵引辊322位于清洗槽2内侧壁的底部;钢带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箱体1内,通过碱洗槽21对钢带表面的防锈油进行去除,挺高水洗槽22对钢带表面污垢进一步的清洗,最后通过烘干槽23对钢带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大大提高了对钢带表面的清洗效果。

参照图2,转轴31的外侧壁固定对称设置有一组限位块5,限位块5的外侧壁与辊轮32的外侧壁相互贴合,有效防止辊轮32与转轴31相互脱离;辊轮32的端壁上开设有供钢带插设的限位槽51,钢带在辊轮32端壁的限位槽51内进行滑动,有效提高了钢带的稳定性。

参照图1,清洗槽2内均设置有导热管6,导热管6成s型结构排布在清洗槽2的底部,通过导热管6对碱洗液和水洗液进行快速加温至80度,提高了除污和去油效果。

参照图1和图3,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与传动辊321顶部相齐平的固定块7,固定块7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供钢带插设的传动孔71,传动孔71的内壁与钢带的外壁相互贴合,钢带在箱体1内进行传动时,钢带与传动孔71的内壁相抵,进一步提高了钢带传送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箱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设置有用于密封清洗槽2的箱门8,箱门8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把手81,箱门8对清洗槽2进行密封,避免清洗槽2内的液体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清洗槽2的内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水口9,出水口9处安装有出水阀(图中未标出),通过出水口9将清洗槽2内浑浊的溶液进行排除,便于对碱洗液和水洗液进行快速跟换,保证清洗槽2内溶液的清洗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