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924发布日期:2020-05-26 17: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对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车来说是把变速器的转动传到主减速器的轴,它可以是好几节的,节与节之间可以由万向节连接,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中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与变速箱、驱动桥一起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产生驱动力。

传动轴是由轴管、伸缩套和万向节组成,传动轴在生产中需要对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后的粉渣没有收集,目前现有的传动轴用加工装置,无法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会导致加工效率差,同时打磨后不便于对工作台进行清理,造成后期打磨装置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传动轴用加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加工装置,具备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传动轴用加工装置无法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加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集料板,所述集料板的两侧均通过固定座与壳体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壳,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的底部贯穿至横板的底部并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夹紧组件。

优选的,所述放置壳内腔的两侧均通过支撑座设置有网板,所述放置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放置壳的底部连通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口,且导料口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壳体内腔背面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炭滤板,所述活性炭滤板的背面设置有过滤棉板,所述活性炭滤板的顶部和底部与过滤棉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过滤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背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过滤箱的正面通过出风管连通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架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正面连通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正面与吸风口的背面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壳体、集料板、放置壳、过滤箱、过滤组件、支架、横板、网板、吸风口、过滤板、风机和吸风管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传动轴用加工装置无法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问题,不会导致加工效率差,同时打磨后便于对工作台进行清理,不会造成后期打磨装置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传动轴用加工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架,对风机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风机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导料板,方便加工打磨产生的粉渣落入集料板上,解决了加工打磨产生的粉渣不放落入集料板上,起到导流粉渣的作用,通过设置安装板和螺栓,对活性炭滤板和过滤棉板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活性炭滤板和过滤棉板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活性炭滤板和过滤棉板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活性炭滤板和过滤棉板进行拆卸清理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结构右视图。

图中:1、底板;2、壳体;3、集料板;4、放置壳;5、过滤箱;6、过滤组件;601、活性炭滤板;602、过滤棉板;7、支架;8、横板;9、网板;10、吸风口;11、过滤板;12、风机;13、吸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口,且导料口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料板,壳体2内腔背面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吸风口10,吸风口10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11,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集料板3,集料板3的两侧均通过固定座与壳体2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壳4,放置壳4内腔的两侧均通过支撑座设置有网板9,放置壳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通过设置导料板,方便加工打磨产生的粉渣落入集料板3上,解决了加工打磨产生的粉渣不放落入集料板3上,起到导流粉渣的作用,放置壳4的底部连通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部与壳体2的顶部连通,底板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过滤箱5的背面开设有出风口,过滤箱5的正面通过出风管连通有风机12,风机12的底部通过安装架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架,对风机12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风机12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风机12的正面连通有吸风管13,吸风管13的正面与吸风口10的背面连通,过滤箱5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活性炭滤板601,活性炭滤板601的背面设置有过滤棉板602,活性炭滤板601的顶部和底部与过滤棉板6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通过设置安装板和螺栓,对活性炭滤板601和过滤棉板602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活性炭滤板601和过滤棉板602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活性炭滤板601和过滤棉板602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活性炭滤板601和过滤棉板602进行拆卸清理或更换,且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过滤箱5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8,横板8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的底部贯穿至横板8的底部并设置有打磨组件,支架7的内侧设置有夹紧组件,通过设置底板1、壳体2、集料板3、放置壳4、过滤箱5、过滤组件6、支架7、横板8、网板9、吸风口10、过滤板11、风机12和吸风管13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传动轴用加工装置无法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问题,不会导致加工效率差,同时打磨后便于对工作台进行清理,不会造成后期打磨装置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传动轴用加工装置的实用性。

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需要打磨的传动轴通过夹紧组件进行固定,然后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打磨组件对传动轴进行加工打磨,打磨产生的粉渣会通过网板9、导流板和导流板落在集料板3上,使用者再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风机12,风机12通过吸风管13和导料口将壳体2顶部散落的粉渣进行抽动,粉渣通过导料板落在集料板3上,残留的气体通过吸风口10和过滤板11输送至吸风管13内,通过设置过滤板11,将残留气体内的剩余粉渣进行过滤,防止吸风管13出现堵塞,风机12通过吸风管13将气体输送至过滤箱5内,气体通过活性炭滤板601和过滤棉板602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出风口排出,防止气体排出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达到了对打磨粉渣进行收集的优点。

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