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2694发布日期:2020-05-20 02:1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



背景技术:

水下球阀是为了深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而专门设计制造的一种球阀,它具有密封可靠、耐海水及油气腐蚀、远程操控、工作稳定等特点。而阀体是水下球阀的重要零件,材料为a182-f51,其端面梯形槽(见附图1)一般采用数控镗床上加工,该梯形槽的两个锥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但镗床铣削只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为远远达不到图纸要求,这样,梯形槽的加工就成为阀体加工的一个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加工精度要求的抛光砂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包括用于夹紧于镗床活动夹头的金属杆,所述的金属杆一端安装有截面呈梯形的柔性砂轮,柔性砂轮的小端直径与阀体梯形槽小端直径相同,柔性砂轮的锥角与阀体梯形槽锥角相同。

具体说,所述的柔性砂轮具有柔性纸,金属杆周向均布有卡槽,表面沾敷有500目金刚石砂粒的柔性纸插接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杆周向均布有三十六个卡槽,所述卡槽深度为2mm,宽度为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柔性砂轮的小端直径、锥角设计成与阀体梯形槽完全一致,从而实现对梯形槽外圈及内侧的抛光作业,依次可满足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加工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球阀阀体梯形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杆,1-1.卡槽,2.柔性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图4所示的一种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包括用于夹紧于镗床活动夹头的金属杆1,金属杆1材质为25号钢,金属杆1直径为φ12,所述的金属杆1周向均布有三十六个卡槽1-1,所述卡槽1-1深度为2mm,宽度为0.3mm。

所述的金属杆2一端安装有截面呈梯形的柔性砂轮2,柔性砂轮2的小端直径与阀体梯形槽小端直径相同均为φ15,柔性砂轮2的锥角与阀体梯形槽锥角相同均为46°。

所述的柔性砂轮2具有柔性纸,表面沾敷有500目金刚石砂粒的柔性纸插接于所述卡槽1-1内。

首先在柔性纸上沾敷上500目金刚石砂粒,将经过裁剪后的柔性纸依次插入金属杆1的卡槽1-1中,用环氧树脂把柔性纸粘牢后,然后经过进一步的修复,使最终形成的柔性砂轮2小头直径为φ15,锥角为46°(与所需加工的梯形槽一致)。

水下球阀主阀体端面梯形槽的加工在数控镗床上进行,首先,使用切刀在端面上车出矩形槽,然后使用车外圆刀车出梯形槽内斜面,再用内孔刀加工出梯形槽外斜面,待梯形槽加工成型后,在镗床主轴上安装上活动夹头夹紧金属杆1,把抛光砂轮装在活动夹头上,找正中心后即可以进行抛光作业。在抛光作业时,抛光砂轮自转转速600r/min(转/分钟),抛光砂轮随主轴公转转速(进给量)为50mm/min,抛光砂轮压缩量为2mm,这样,首先对梯形槽外圈进行抛光作业,完成后,再对梯形槽内侧进行抛光作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包括用于夹紧于镗床活动夹头的金属杆(1),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杆(1)一端安装有截面呈梯形的柔性砂轮(2),柔性砂轮(2)的小端直径与阀体梯形槽小端直径相同,柔性砂轮(2)的锥角与阀体梯形槽锥角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其特征是:所述的柔性砂轮(2)具有柔性纸,金属杆(1)周向均布有卡槽(1-1),表面沾敷有500目金刚石砂粒的柔性纸插接于所述卡槽(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杆(1)周向均布有三十六个卡槽(1-1),所述卡槽(1-1)深度为2mm,宽度为0.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抛光砂轮,包括用于夹紧于镗床活动夹头的金属杆,所述的金属杆一端安装有截面呈梯形的柔性砂轮,柔性砂轮的小端直径与阀体梯形槽小端直径相同,柔性砂轮的锥角与阀体梯形槽锥角相同。本实用新型将柔性砂轮的小端直径、锥角设计成与阀体梯形槽完全一致,从而实现对梯形槽外圈及内侧的抛光作业,依次可满足水下球阀阀体梯形槽加工精度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秦新文;常占东;周永兴;贾华;何涛;刘艳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