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476发布日期:2020-05-20 02: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缸体去毛刺装置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



背景技术:

缸体的质量是影响发动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缸体在组装前需要经过去毛刺工序,以提高缸体的质量。去毛刺时,缸体前侧面具有两个单独的斜向油道孔,常规的具有多个规则排列刷杆的动力头不适用于对该斜向油道孔的清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前侧面油道动力头组件,以对缸体前侧面的两个斜向油道进行去毛刺作业。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去除缸体前侧面的油道孔内毛刺且结构简单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包括设于缸体安装架前侧面上的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设于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内的连接板驱动电机、与连接板驱动电机机体固连的电机座、与电机座固连的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位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两端的前侧面动力头、设于电机座内并与连接板驱动电机输出轴固连的齿轮、设于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底板上并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前侧面安装架的底板上还设有供电机座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前侧面动力头包括设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的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可转动地设置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的前侧面刷杆,前侧面刷杆的输入轴通过皮带或链条与所述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所述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的底板从远离缸体安装架到靠近缸体安装架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的底板上设置有前侧面动力头滑轨及与前侧面动力头滑轨适配的前侧面滑块,前侧面滑块与所述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固连。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所述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设置有前侧面刷杆安装桶,所述前侧面刷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前侧面刷杆安装桶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所述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的底板表面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接近开关对应的感应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所述缸体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单孔清理组件,单孔清理组件包括单孔刷清理装置及单孔刷驱动装置,单孔刷清理装置包括一端固设于缸体安装架上的变异气缸座、缸体设于变异气缸座另一端的变异气缸、位于变异气缸座内且一端与变异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变异油道刷杆、套于变异油道刷杆另一端的滑筒,与滑筒连接的皮带轮及设于变异油道刷杆端部的刷头,所述单孔刷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缸体安装架上的单孔刷电机座、位于单孔刷电机座上的单孔刷驱动电机,所述变异气缸座上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传输孔,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单孔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所述变异油道刷杆靠近变异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外轴承座,所述变异气缸的活塞杆分别穿过变异气缸座及外轴承座的端面与所述变异油道刷杆固连,外轴承座与滑筒之间设置有外轴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外轴承座的表面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变异气缸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孔,导向杆的一端位于导向槽或导向孔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变异油道刷杆靠近刷头的一端设置有内轴承座,内轴承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缸体安装架上,内轴承座与滑筒之间设置有内轴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所述内轴承与皮带轮之间设置有隔圈,所述隔圈套在滑筒上。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连接板驱动电机、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及前侧面动力头等部件的设置,实现了对缸体前侧面两个斜向油道的高效清理,且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体工作时,当缸体输运至缸体安装架后,连接板驱动电机带动其输出轴上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上的齿条啮合,随着齿轮的转动,连接板驱动电机及与连接板驱动电机连接的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向缸体方向移动,直至前侧面刷杆的端部进入到缸体前侧面的油道内,随后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带动前侧面刷杆转动,从而实现对缸体前侧面油道的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能够高效去除缸体前侧面的油道孔内毛刺且结构简单。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缸体安装架、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及单孔清理组件的立体连接图;

图2是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单孔清理组件的立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单孔清理组件的立体的俯视图;

图7是单孔清理组件的立体的侧视图;

图8是单孔刷清理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单孔刷清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10是单孔刷清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8,缸体安装架6,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801,连接板驱动电机802,电机座803,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804,前侧面动力头805,齿条806,定位孔807,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808,前侧面刷杆809,前侧面动力头滑轨810,侧面滑块811,前侧面刷杆安装桶812接近开关813,感应件814,单孔清理组件3,单孔刷清理装置4,单孔刷驱动装置5,变异气缸座401,变异气缸402,变异油道刷杆403,滑筒404,皮带轮405,刷头406,缸体安装架6,单孔刷电机座501,单孔刷驱动电机502,传输孔407,中轴方向408,周向409,外轴承座410,外轴承411,导向杆412,导向孔413,内轴承座414,内轴承415,隔圈4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去毛刺专机前侧面油道动力组件8,包括设于缸体安装架6前侧面上的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801、设于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内的连接板驱动电机802、与连接板驱动电机机体固连的电机座803、与电机座固连的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804、位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两端的前侧面动力头805、设于电机座内并与连接板驱动电机输出轴固连的齿轮、设于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底板上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806,前侧面安装架的底板上还设有供电机座穿过的定位孔807,前侧面动力头包括设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的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808、可转动地设置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的前侧面刷杆809,前侧面刷杆的输入轴通过皮带或链条与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连接板驱动电机、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及前侧面动力头等部件的设置,实现了对缸体前侧面两个斜向油道的高效清理,且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体工作时,当缸体输运至缸体安装架后,连接板驱动电机带动其输出轴上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上的齿条啮合,随着齿轮的转动,连接板驱动电机及与连接板驱动电机连接的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向缸体方向移动,直至前侧面刷杆的端部进入到缸体前侧面的油道内,随后前侧面动力头驱动电机带动前侧面刷杆转动,从而实现对缸体前侧面油道的清理。

作为优选,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的底板从远离缸体安装架到靠近缸体安装架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的底板上设置有前侧面动力头滑轨810及与前侧面动力头滑轨适配的前侧面滑块811,前侧面滑块与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固连。

作为优选,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设置有前侧面刷杆安装桶812,前侧面刷杆的一端设置于前侧面刷杆安装桶内。

作为优选,前侧面动力头安装架的底板表面设置有接近开关813,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上设有与接近开关对应的感应件814。

接近开关及感应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前侧面动力头连接板及前侧面刷杆位置的精确控制。

作为优选,缸体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单孔清理组件3,单孔清理组件包括单孔刷清理装置4及单孔刷驱动装置5,单孔刷清理装置包括一端固设于缸体安装架上的变异气缸座401、缸体设于变异气缸座另一端的变异气缸402、位于变异气缸座内且一端与变异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变异油道刷杆403、套于变异油道刷杆另一端的滑筒404,与滑筒连接的皮带轮405及设于变异油道刷杆端部的刷头406,单孔刷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缸体安装架6上的单孔刷电机座501、位于单孔刷电机座上的单孔刷驱动电机502,变异气缸座上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传输孔407,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单孔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变异气缸及变异油道刷杆等部件的设置,实现了对缸体表面单个变异孔的去毛刺作业,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适于对不规则排布的多个变异孔进行去毛刺。其中,滑筒在变异油道刷杆的中轴方向408上与变异油道刷杆滑动配合,而在变异油道刷杆的周向409上与其保持相对固定,这使得变异气缸能够驱动变异油道刷杆沿变异油道刷杆中轴方向滑动,从而使其端部的刷头向缸体内部移动,最终使其进入缸体的变异孔内部。在变异油道油缸移动的过程中,滑筒及皮带轮相对单孔刷驱动电机的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单孔刷驱动电机能够通过皮带驱动皮带轮及滑筒转动,由于滑筒在变异油道刷杆的周向上与其相对固定,因此随着滑筒的转动,位于其内部的变异油道刷杆也实现转动,进而带动位于其端部的刷头转动,进而实现对缸体变异孔的去毛刺作业。其中变异油道刷杆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优选为六边形,对应的,滑筒也为六边形滑筒,从而实现滑筒与变异油道刷杆的周向固定,滑筒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皮带轮连接。

作为优选,变异油道刷杆靠近变异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外轴承座410,变异气缸的活塞杆分别穿过变异气缸座及外轴承座的端面与变异油道刷杆固连,外轴承座与滑筒之间设置有外轴承411。

外轴承的设置,减小了变异油道刷杆转动时与外部构件之间的摩擦,外轴承座的设置用于实现内轴承的安装。

作为优选,外轴承座的表面固设有导向杆412,变异气缸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孔413,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导向孔,导向杆的一端位于导向槽或导向孔内。

导向杆及导向槽或导向孔的设置用于实现对外轴承座等部件的移动导向,其延伸方向与变异气缸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一致,从而使得变异气缸在驱动变异油道刷杆移动时能够更稳定。

作为优选,变异油道刷杆靠近刷头的一端设置有内轴承座414,内轴承座的一端固设于缸体安装架上,内轴承座与滑筒之间设置有内轴承415。

内轴承的设置,减小了变异油道刷杆转动时与外部构件之间的摩擦,内轴承座的设置实现对内轴承的安装。

作为优选,内轴承与皮带轮之间设置有隔圈416,隔圈套在滑筒上。

隔圈实现了对皮带轮的轴向定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