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快拆机构的加工机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8266发布日期:2020-08-14 19:3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具快拆机构的加工机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研磨/抛光机所使用的夹头,特别是可以快速完成夹头拆装的具快拆机构的加工机夹头。



背景技术:

研磨或抛光是经常用于改变对象的表面粗糙度,是现代工业技术中使对象表面更加光滑的技术。研磨/抛光的表面加工广泛被应用在金属、玻璃、陶瓷、半导体或光学材料上。

目前有一种拖曳式研磨/抛光机,主要是机头内以行星齿轮机构带动大转盘71与小转盘8(如图6所示,图中未示行星齿轮机构),在大转盘71转动时同时带动位于大转盘71上的小转盘72,使得大转盘71与小转盘72有如公转与自转的运行,特别是小转盘72下方可以活动安装多个夹头8并能被控制下降位置而深入研磨/抛光桶73内,夹头8主要是用来定位对象也会随行星齿轮机构驱动下而自旋,所以当拖曳式研磨/抛光机运作时,物件会随着夹头8、小转盘72、大转盘71的转动下形成公转、自种相对研磨/抛光桶73内的研磨/抛光介质74产生立体摩擦,即能达到对象表面的研磨/抛光作业,亦可通过行星齿轮机构控制夹头8、小转盘72、大转盘71的各自回转速度而产生多种运行轨迹。

请参阅图7至8所示,其为前述目前已知一种夹头8的快拆机构,包括有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活动部分的活动轴81可插入固定部分的滑套82内,而滑套82可受力滑移来控制固定轴83内的钢珠84移动后卡扣于活动部份的环沟87内,并借由滑套82末端的两侧缺口85套上固定轴83相对两侧的卡肋86。从固定部分拆离活动部分时则反向操作滑套82,让钢珠84脱离固定轴83的环沟87位置,即能卸下夹头的活动部分。

然而前述此种夹头8的快拆机构,使用上有其缺陷之处,因钢珠84的长期操控滚动而产生表面磨耗,所以只单靠钢珠84限制活动部分相对固定部分的来防止轴向脱离的作用力有其不足之处,后期使用上容易在研磨/抛光作业过程中活动部分发生相对固定部分脱落,脱落的活动部分是处于运转状态下,容易与其他夹头8碰撞而误伤其他夹头8上的对象,不仅造成对象的损伤而报销,情况严重下甚至会伤及其他夹头8变形而无法再使用。

此外,由于固定轴83和活动轴81都采用长圆杆设计,仅依靠活动轴81的两侧卡肋86与固定轴83的两侧缺口85来达到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对抗径向作用力,以致在固定部分转动时会集中受力在卡肋86的根部,而以往卡肋86与活动轴81两者是采取焊接固定,以致承受上述转动作用力时发生卡肋86从焊接处断裂而从固定轴83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具快拆结构的加工机夹头,不采用钢珠与凹沟的快扣型态来避免容易脱落的问题,且能具有较多承受径向转动驱动力的受力面。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提供一种具快拆机构的加工机夹头,其包括有一固定部分与一活动部分,其中:该固定部分具有一安装段,且该安装段的端面设一安装槽,且该安装槽内设有数个安装壁面;该活动部分具有一穿入段,且该活动部分的穿入段可活动插入于该安装槽内,且该穿入段的周侧环绕设置有分别与该数个安装壁面相互卡抵的数个穿入面,且该数个穿入面各设有一穿孔;以及一锁定组,其包括有一锁定座以及一锁定杆,该锁定座设置于该安装段的周侧,而该锁定杆穿设于该锁定座,且该锁定杆的一端穿设该安装段至该安装槽内并穿入该穿孔内,以致该活动部分与该固定部分形成锁定呈一体躯动状态,而移动该锁定杆且从该穿孔脱离后,该活动部的穿入段能从该固定部分的安装槽脱离,以致该活动部分与该固定部分形成分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槽内设有分别相连于该数个安装壁面的数个安装弧面,而该穿入段的周侧具有分别与该数个安装弧面相互卡抵的数个穿入弧面,该数个穿入弧面分别相连于该数个穿入面,以致该穿入段与该安装槽的横向截面呈类四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锁定杆的两端分别为一锁定段与一拉动段,该锁定段穿设该安装段至该安装槽内并穿入该穿孔,而该拉动段穿设该锁定座而固设一拉柄,以致该拉柄位于该锁定座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锁定杆穿设有一限位片,且该限位片位于该锁定段与该拉动段之间,该限位片位于该锁定座的一活动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锁定杆套设一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于该活动槽与限位片,且该弹簧常态伸张并弹抵该限位片以致该锁定杆的锁定段保持位于该安装槽,而由该安装段往该锁定座方向拉动该拉杆时,该锁定杆的锁定段离开该安装槽,同时由该限位片压缩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位片呈扁状圆形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拉柄呈扁状圆形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移动锁定杆脱离穿孔示意图;

图5为活动部分从固定部分脱离剖面示意图;

图6为已知拖曳式研磨/抛光机示意图;

图7为已知拖曳式研磨/抛光机的夹头剖面示意图;

图8为已知夹头分离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固定部分;

11安装段;

12安装槽;

121安装壁面;

122安装弧面;

13贯孔;

2活动部分;

21穿入段;

22穿入面;

23穿孔;

20治具;

24穿入弧面;

3锁定组;

31锁定座;

311活动槽;

32锁定杆;

321锁定段;

322拉动段;

33拉柄;

34限位片;

35弹簧;

(已知技术)

71大转盘;

72小转盘;

73研磨/抛光桶;

74研磨/抛光介质;

8夹头;

81活动轴;

82滑套;

83固定轴;

84钢珠;

85缺口;

86卡肋;

87环沟。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5所示,图中揭示一种具快拆机构的加工机夹头,其包括有一固定部分1与一活动部分2,其中:

该固定部分1具有一安装段11,且该安装段11的端面设一安装槽12,且该安装槽12内设有数个安装壁面121;在此安装槽12内以四个安装壁面121为例,另于该安装段11的周侧设有连通至安装槽12的贯孔13,此外,固定部分1的安装段11相反端与拖曳式研磨/抛光机的小转盘(图中未示)组接。

该活动部分2具有一穿入段21,且该活动部分2的穿入段21可活动插入于该安装槽12内,且该穿入段21的周侧环绕设置有分别与该数个安装壁面121相互卡抵的数个穿入面22,且该数个穿入面22各设有一穿孔23;在此以四个穿入面22为例,且所述穿孔23彼此相连通,而所述的贯孔13正好对应其中一个穿孔23位置,此外活动部分2的穿入段21相反端设置有治具20提供代加工的对象活动安装定位,且所述治具20则因应对象的外型而对应有相符合的样式,图式中的治具20外型仅为例举其中一种型态。

以及一锁定组3,其包括有一锁定座31以及一锁定杆32,该锁定座31设置于该安装段11的周侧,而该锁定杆32穿设于该锁定座31,且该锁定杆32的一端穿设该安装段11至该安装槽12内并穿入该穿孔23内,以致该活动部分2与该固定部分1形成锁定呈一体躯动状态,而移动该锁定杆32且从该穿孔23脱离后,该活动部分2的穿入段21能从该固定部分1的安装槽12脱离,以致该活动部分2与该固定部分1形成分离状态。所述锁定杆32一端穿过安装段11的贯孔13而穿入于穿孔23内。

由上述记载与说明可知,活动部分2与固定部分1组装时,活动部分2的穿入段21插入固定部分1的安装槽12,通过锁定杆32一端穿设该安装段11至该安装槽12内并穿入该穿孔23内,以致该活动部分2与该固定部分1形成锁定呈一体躯动状态,并由该锁定杆32来限制活动部分2从固定部分1脱离。此外,活动部分2的穿入段21以周侧的穿入面22与安装槽12的安装壁面121相互卡抵,通过多个相互卡抵的作用下,提供固定部分1与活动部分2受力驱动而径向转动下,能够分散作用力于穿入面22与安装壁面121之间,提供活动部分2与固定部分1在暂时组装一体情况下受力能稳固转动/驱动。据此形成一种新型且快速完成活动部分2与固定部分1两者的拆装。

进一步详细说明各组件的特征,以及各组件相互组成关系,其中该安装槽12内设有分别相连于该数个安装壁面121的数个安装弧面122,而该穿入段21的周侧具有分别与该数个安装弧面122相互卡抵的数个穿入弧面24,该数个穿入弧面24分别相连于该数个穿入面22,以致该穿入段21与该安装槽12的横向截面呈类四边形。

值得一提的是,该锁定杆32的两端分别为一锁定段321与一拉动段322,该锁定段321穿设该安装段11至该安装槽12内并穿入该穿孔23,而该拉动段322穿设该锁定座31而固设一拉柄33,以致该拉柄33位于该锁定座31的外侧。该锁定杆32穿设有一限位片34,且该限位片34位于该锁定段321与该拉动段322之间,该限位片34位于该锁定座31的一活动槽311内。该锁定杆32套设一弹簧35,该弹簧35的两端分别弹抵于该活动槽311与限位片34,且该弹簧35常态伸张并弹抵该限位片34以致该锁定杆32的锁定段321保持位于该安装槽12,而由该安装段11往该锁定座31方向拉动该拉柄33时,该锁定杆32的锁定段321离开该安装槽12,同时由该限位片34压缩弹簧35。通过所述限位片34结合于锁定杆32的位置下,可以控制锁定杆32受弹簧35常态推抵下,锁定杆32的锁定段321于安装槽12、穿孔23位置,如此可以让锁定杆32受弹簧35常态推形成活动部分2与固定部分1呈暂时锁定一体的状态;以及锁定杆32间接由拉柄33拉动且从安装段11往锁定座31方向移动下,使得锁定杆32脱离穿孔23的位置而以限位片34压缩弹簧35,松手后即可由弹簧35弹性伸张复位。另外,该限位片34呈扁状圆形体。该拉柄33呈扁状圆形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