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1756发布日期:2020-05-15 18:1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铸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铸造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造型机等铸造装备将会逐步推广,取代人工完成相应工作。但铸造生产过程中通过砂型成型设备将造出的砂型输送至生产线上,在生产线上浇注,浇注后需要一定的冷却时间,因此生产线条数设置较多较长,结构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影响产能;并且一些工序需要人工辅助完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生产线,其生产线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铸造生产线,包括:

砂型转运车,用于承载砂型移动;

砂型转运车输送线,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

砂型造型机,设在一条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该条输送线上层轨道相对应设置;

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另一条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另一条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对应设置;

升降结构,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该条输送线上,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两条输送线上轨道均为上下设置两层。

所述升降结构与一端分线结构相邻设置,升降结构位于砂型造型机和一端分线结构之间。

所述分线结构为上下设置的两层,分线结构的下层与输送线的下层相对应,分线结构的上层与输送线的上层相对应。

所述一端分线结构的外侧对应升降结构设有用于将分线结构上的砂型转运车推至升降结构上的一端推送缸,另一端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输送线端部设有用于将该端分线结构上砂型转运车推至另一输送线上的另一端推送缸。

所述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端每个推送缸均设有一缓冲器。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机架、升降车以及设在升降机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车升降的升降缸,所述升降车上设有用于与输送线上轨道相对接的升降车轨道。

所述分线结构包括分线轨道和设在分线轨道上的分线移动车,分线轨道与输送线上轨道相垂直布置,分线移动车上设有用于与输送线轨道相对接的联通轨道。

所述两条输送线之间设有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和升降结构分别位于砂型造型机两侧,对应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设有用于清除套箱压铁上残砂的清砂结构。

所述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对应两条输送线上层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铸造生产线结构设计合理,整体铸造生产线可实现立体循环运行,可充分保障浇注后铸件冷却时间,生产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铸造生产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机和一端分线机及推送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铸造生产线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砂型离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设有缓冲机的铸造生产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有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及清砂机的生产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砂型在二层线上运行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

11、a输送线;111、a输送线一层线;112、a输送线二层线;12、b输送线;121、b输送线一层线;122、b输送线二层线;131、a输送线一层轨道;132、a输送线二层轨道;133、b输送线一层轨道;134、b输送线二层轨道;14、生产线立柱;

2、造型机;21、过桥;

31、a分线结构;311、a分线结构一层移动车;312、a分线结构二层移动车;313、a分线机架;32、b分线结构;321、b分线结构一层移动车;322、b分线结构二层移动车;323、b分线机架;

41、推送缸a;411、推送缸a一层;412、推送缸a二层;413、推送缸a机架;42、推送缸b;43、缓冲器a;431、缓冲器a一层;432、缓冲器a二层;433、缓冲器机架;44、缓冲器b;

5、升降结构;51、升降机架;52、升降车;53、升降缸;54、连接座;55、导向结构;56、升降车轨道;

6、离线结构;61、离线机过桥;62、砂型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机;63、离线机架;

7、套箱压铁移动机构;71、支撑机架;72、提勾;73、升降驱动缸;74、导向柱;75、往复结构;

81、砂型转运车;82、砂型;83、套箱;831、套箱夹持部;84、压铁;841、压铁夹持部;

9、清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该铸造生产线,包括砂型转运车81、砂型转运车输送线、砂型造型机2、离线结构6、升降结构5、套箱压铁移动机构7以及清砂结构9。

砂型转运车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两条输送线分别为a输送线11和b输送线12,输送线通过生产线立柱14支撑,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两个分线结构分别为a分线结构31和b分线结构32;优选的两条输送线上轨道均为上下设置两层。

砂型转运车81用于承载砂型82移动,砂型转运车为平板结构,砂型转运车下部设有用于在轨道移动的滚轮。

砂型造型机设在a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a输送线上层轨道之间通过过桥21相连,造型机完成砂型成型后经过过桥自动将砂型推送至a输送线上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上。

分线结构为上下设置的两层,分线结构的下层与输送线的下层相对应,分线结构的上层与输送线的上层相对应,便于两条输送线同层之间砂型转运车的转换移动。

升降结构与一端分线结构相邻设置,通过推送缸可直接将分线结构上的砂型转运车推至升降结构上,升降结构位于砂型造型机和一端分线结构之间,便于转运。

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b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b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连;离线结构包括离线机架63和设在离线机架上用于将砂型转运车上砂型推下的推离缸,输送线的一侧设有砂型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机62,砂型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机通过离线机过桥61与离线机架相连。

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a输送线上,升降结构设在a输送线端部位于输送线与分线结构之间,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

a分线结构的外侧对应升降结构设有用于将分线结构上的砂型转运车推至升降结构上的一端推送缸a41,推送缸为两层,两层推送缸分别为推送缸a一层411和推送缸a二层412,两推送缸设在推送缸a机架413,b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输送线端部设有用于将该端分线结构上砂型转运车推至另一输送线上的另一端推送缸b42,推送缸b结构可与推送缸a相同。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端每个推送缸均设有一缓冲器,分别为缓冲器a43和缓冲器b44,两缓冲器结构相同;依缓冲器a具体说明,每个缓冲器为两层,两层缓冲器分别为缓冲器a一层431和缓冲器a二层432,两层缓冲器设在缓冲器机架433上,运行稳定。

分线结构包括分线轨道和设在分线轨道上的分线移动车,分线轨道与输送线上轨道相垂直布置,分线移动车上设有用于与输送线轨道相对接的联通轨道,实现两条输送线之间砂型转运车转换。

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机架51、升降车52以及设在升降机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车升降的升降缸53,升降缸的活塞杆下端通过连接座54与升降车顶部相连,升降机架中设有用于升降车上下升降导向的导向结构55,导向结构可为导向柱,升降车上设有用于与输送线上轨道及分线移动车上联通轨道相对接的升降车轨道56。

两条输送线之间设有套箱压铁移动机构7,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和升降结构分别位于砂型造型机两侧,对应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设有用于清除套箱压铁上残砂的清砂结构。

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对应两条输送线上层设置,套箱压铁移动机构通过支撑机架71固定,通过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将a输送线上的刚完成砂型安装上套箱83和压铁84,以及移除b输送线上砂型上的套箱和压铁,从而实现套箱和压铁循环。

该铸造线的两端设有一层和二层的分线结构,分线结构的两端部分别与两列生产线端部对应连通,即分线机的一层和二层与生产线的一层线和二层线端部对应连通;铸造线设有并排的两组轨道线,即a线和b线,a线和b线均为两层线;a线和b线的一层线和二层线均设有两个平行的轨道,如b输送线上的b输送线一层轨道133和b输送线二层轨道134;分线结构一层和二层分别设有一个一层移动车和二层移动车,一层移动车和二层移动车在机架轨道上往复移动;一层移动车和二层移动车上均设有一组与a线或b线的两层两个平行的联通轨道。具体为a分线结构包括a分线机架313和设在机架上的a分线结构一层移动车311和a分线结构二层移动车;b分线结构包括b分线机架323和设在机架上的b分线结构一层移动车321和b分线结构二层移动车322。

在a输送线上处在造型机与a分线结构之间设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包括升降车、升降缸、连接座以及导向结构55;升降车上设有两个平行的升降车轨道;升降车轨道可分别与a输送线一层线轨道131或a输送线二层线轨道132连通。升降车通过上升或下降,与a输送线一层线111或a输送线二层线112连通;当升降车承载冷凝的砂型与a输送线一层线连通,铸造线一层线运行,二层线处在断开状态;同样,当升降车承载空载砂型转运车与a输送线二层线连通,铸造线二层线运行,一层线处在断开状态。

铸造线供砂型输送,分别完成造型、浇注、冷凝、分线运行及离线;铸造线设有推送缸,以驱动砂型转运车在a输送线、b输送线上轨道运行。砂型输送过程中,为减缓或避免因惯性导致的撞击,在a输送线或b输送线与推送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器,以保证铸造线平稳运行。

通过套箱压铁移动机构,浇注前对砂型进行压紧,以防浇注时出现抬箱现象,既保证了铸造产品质量,又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可自动拆卸冷凝后砂型上的套箱和压铁,实现套箱、压铁安装-移动-拆除的连续性工作。

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机架71和设在支撑机架上的往复结构75,往复结构在两个输送线之间移动,往复结构上设有升降驱动缸73和导向柱74,升降驱动缸的下端设有提勾72;套箱压铁移动机构通过提勾72夹持套箱夹持部831和压铁夹持部841,实现套箱、压铁的安放、移动和拆卸。可在套箱压铁移动装置下面设有清砂结构9,对附着在套箱、压铁上的残砂进行清理。

如图8所示,a输送线、b输送线并列设置,a输送线、b输送线均设有上、下两层,分别为一层线、二层线;同样,分线结构、推送缸均设为两层;造型机设在a输送线靠近升降结构端,造型机造型成型的砂型输入a线二层线112。

在造型机与升降结构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该机构联通a输送线二层线和b输送线二层线122,即拆除b输送线二层线上砂型的套箱、压铁并将其移动到清砂机处,同时该机构将停留在清砂机处的套箱、压铁移动到a输送线二层线112上,并将套箱、压铁放到对应的砂型上,以此循环工作。

a输送线、b输送线在b分线结构与套箱压铁移动机构之间的二层线为浇注j区,其余为砂型冷凝区;升降结构设置在a线区,升降结构通过上升实现a线一层线上的空载砂型转运车上升到a线二层线上,通过推送缸作用a线二层线运行,空载砂型转运车向造型机方向推进移动,接造型机砂型;同时,升降结构接载a线二层线上正在冷凝的砂型下降至a线一层线上,通过推送缸作用a线一层线运行,砂型离开升降机在a线一层线上移动继续冷凝;b线位于a分线结构与套箱压铁移动机构之间的一层线设有砂型离线结构,冷凝后的砂型经砂型离线结构的作用,实现离线,进入砂型冷却输送或清件处理。

推送缸a、推送缸b均分别对应a线、b线的二层线、一层线设置为2个,即对应二层线1个、一层线1个;且分别对应推送缸a、推送缸b的另一端设有推箱缓冲器a和缓冲器b,推箱缓冲器同推送缸a、推送缸b设置为2个。

图8中“j区”表示浇注区;“l区”表示冷凝区;“空车”表示空载的砂型转运车,即砂型已经离线。b输送线一层线离线结构→a分线结构一层→升降结构一层区段,砂型转运车均为空载状态。

整体铸造生产线可实现立体循环运行,可充分保障浇注后铸件冷却时间,生产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具体实例说明为:

1、砂型上线

造型机完成1箱砂型成型后,经过桥自动将砂型推送至a输送线二层线上靠近造型机的一个空载砂型转运车上,待运行移动。

2、升降结构升、降转换承载空载砂型转运车和正在冷凝的砂型

升降结构接a输送线一层线推送缸a推送的空载造型小车,自动上升至a线二层线的位置,a线二层线推送缸a推动正在冷凝的砂型向造型机方向推送,驱动升降结构上的空载砂型转运车向造型机方向移动,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被推送至升降结构上;同时,第一个位于造型机的空载砂型转运车承接造型机完成成型的砂型;

升降结构转换承载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后下降到a线一层线;a线一层线推送缸a向造型机方向推送a分线结构上的空载砂型转运车,升降结构上的正在冷凝的砂型向b分线结构方向运行,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被推送至升降结构上。

3、砂型输送

砂型由砂型转运车承载,砂型输送就是推送缸推动砂型转运车移动的结果。

升降结构承载空载砂型转运车上升至a线二层线,对应的推送缸a工作,推动a线二层线砂型转运车向造型机方向运行1个砂型转运车位置,a分线结构二层的正在冷凝的砂型推至a线二层线上,即升降机换载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b分线结构二层接1个砂型后移动至b线二层线对应的推送缸b端;b线二层线对应的推送缸b工作,驱动砂型向a分线结构方向移动,1个砂型进入a分线结构上后移至a线二层线对应的的推送缸处,以此循环完成砂型输送。

同理,升降结构承载正在冷凝的砂型下降至a线一层线,对应的推送缸a工作,推动a线一层线的空载砂型转运车向造型机方向运行1个砂型转运车位置;b分线结构一层接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后自动运行,将该砂型移送至b线一层线的推送缸a端;b线一层线的推送缸a工作,驱动砂型向a分线结构的一端移动1个砂型转运车位置,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进入a分线结构一层;a分线结构一层接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后自动工作,将空载砂型转运车送至a线一层线的推送缸a端。

4、砂型离线

b分线结构一层接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后自动运行,当1个冷凝的砂型移动到离线结构处,砂型被离线机驱动离开b输送线一层线121,进入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处理。

5、套箱和压铁移动

套箱压铁移动结构与输送线联动;经a分线结构二层线对应的推送缸a作用,1个砂型自造型机处移动到套箱压铁移动机构下部时,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自清砂结构处夹持1个套箱、压铁安放在该砂型上。

同理,经b分线结构二层线对应的推送缸b作用,1个冷凝的砂型移动到套箱压铁移动机构下部时,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将该砂型上的套箱、压铁拆除并移动到清砂结构处。

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工作时,实现套箱、压铁的安装、拆除和移动。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设有并列的2组夹持结构,1组夹持结构自清砂结构处夹持套箱、压铁安放到砂型上时,另1组夹持结构同时拆除b线二层线砂型上的套箱和压铁并安放到清砂结构处。

6、砂型分线

该生产线的砂型分线即砂型转运车通过分线结构作用自a线一端移动到b线对应一端,或者砂型转运车通过分线结构作用自b线一端移动到a线对应一端的过程。完成该工作的装置机构为分线结构,该分线结构分设一层和二层,一层、二层分开工作;并且a分线结构一层、b分线结构一层联动工作,或者a分线结构二层、b分线结构二层联动工作。

生产线运行说明:

二层线运行:

升降结构自a线一层线接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上升,保持a线二层线连通,a分线结构二层对应的推送缸a工作,a分线结构二层上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被向升降机方向移动;

升降结构上的空载砂型转运车离开,升降结构接载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造型机将1个成型的砂型自动输送到a线二层线上的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上;砂型自造型机处移动到套箱压铁移动机构下,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自清砂机处搬运1组套箱压铁安放到该砂型上,实现对该砂型的压紧;

a线二层线上的1个砂型运行到b分线结构二层上,b分线结构二层承载该砂自动运输到另一端(b线二层线端),与b线二层线连通;b线二层线对应的推送缸b工作,将b分线结构二层上的砂型驱送到b线二层线上,b线二层线另一端的1个砂型进入a分线结构二层上;a分线结构二层接b线二层线的1个砂型后,将该砂型运送至a线二层线端,以备下一个工作循环。

一层线运行:

升降结构自a线二层线接1个砂型下降,保持a线一层线连通,a线一层线对应的推送缸a工作,a分线结构一层上的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被推送至a线一层线上;升降结构上承载的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向b分线结构方向移动,升降机换接载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a线一层线上的1个正在冷凝的砂型被输送到b分线结构一层上,b分线结构一层承载该砂型后自动输送到另一端(b线一层线端),与b线一层线连通;b线一层线对应的推送缸b工作,将b分线结构一层上的砂型驱送到b线一层线上,b线一层线的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进入a分线结构一层上;砂型在b线一层线上被推动,当1个砂型移动到离线机处,离线机工作,将该砂型驱离b线一层线,进入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处理。

a分线结构一层接b线一层线的1个空载砂型转运车后,将其运送至a线一层线端,以备下一个工作循环。

整线运行:

整线通过升降结构上升、下降实现二层线运行和一层线运行,二层线和一层线交叉工作。在推送缸a、推送缸b对应的另一端可设有缓冲器,缓冲器结构可与推送缸类似,避免推送缸工作因惯性出现撞击,使a线、b线稳定运行。整线及单机均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运行。

浇注:

a线二层线自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处到b分线结构二层间的区段,以及b分线结构二层到套箱压铁移动机构间的区段为浇注区。浇注区的砂型均被套箱、压铁压紧;浇注工作可以与生产线分开或联动工作。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