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抛光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9512发布日期:2020-08-07 20:4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抛光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件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铸件抛光机床。



背景技术:

在穿透的铸件抛光机床中,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抛光过程可以利用多种机床进行完成,比如铣床等等,在针对铸件抛光专用机床中,会涉及到利用多种切削结构或者打磨结构对于铸件进行高效的抛光,在此过程中,针对穿透的打磨抛光甚至是铣削对于铸件本身的构造进行改变的较多,并且在传统的铸件抛光过程中,无法进行高效的折叠与收纳,使在不使用打磨抛光结构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拆卸,此时就使人员的劳动负担增强,并且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使设备在进行实际工作时的使用可靠性降低,若不解决此问题将会极大的阻碍现有的铸件抛光机床进行高效加工,将会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抛光机床,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铸件抛光机床,包括底部滑箱,所述底部滑箱内设置有底部内腔,所述底部内腔外侧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若干底部开口内腔,所述底部开口内腔位于所述底部滑箱内,所述底部滑箱上侧设置有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底部连接腔,所述底部连接腔上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主箱体内的顶部内腔,所述主箱体上端面固设有顶部球体,所述顶部球体外表面装卡设置有转动板,所述顶部内腔、底部连接腔、底部开口内腔和配合马达内设置有能够形成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切换以便于设备安装于抛光机床进行加工的切换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切换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顶部内腔和底部连接腔之间的中间固定箱体,所述中间固定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内螺纹配合孔,所述底部连接腔与所述底部滑箱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底部开口内腔内转动的设置有翻转壳体,所述翻转壳体内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内槽,所述底部内槽内滑动的设置有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转动的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内转动的设置有侧摆动杆,所述侧摆动杆内转动的设置有翻转连接板,所述翻转连接板与所述顶部内腔端壁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翻转连接板弹性滑移的弹性滑移组件,所述底部连接腔、中间固定箱体、底部内螺纹配合孔、底部内腔、底部内槽和主箱体内设置有能够使所述主箱体和顶部齿条在摆动后伸缩的联动伸缩组件,所述底部滑箱与所述底部连接腔端壁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翻转壳体在摆动后被装卡封闭的弹性封闭组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性滑移组件包括与所述顶部内腔端壁连通的弹簧安装内腔,所述弹簧安装内腔与所述翻转连接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翻转连接板与所述弹簧安装内腔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挤压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联动伸缩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底部内腔下端壁的配合马达,所述配合马达上侧动力连接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内固设有转动螺纹杆,所述转动螺纹杆转动的贯穿所述底部内腔和底部滑箱并伸入所述底部连接腔内,所述转动螺纹杆与所述底部内螺纹配合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一侧设置有带动所述翻转壳体摆动的同时且使所述主箱体在所述底部内槽内滑移伸缩的动力传递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动力传递结构包括与所述主动锥齿轮上侧啮合设置的若干啮合锥齿轮,所述啮合锥齿轮一侧固设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转动的贯穿所述底部内腔并伸入到所述底部开口内腔内,所述底部开口内腔上端壁固设有顶部齿条,所述顶部齿条下侧啮合设置有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与所述翻转壳体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伸出杆一侧固设有侧固定锥齿轮,所述侧固定锥齿轮一侧啮合设置有后侧锥齿轮,所述后侧锥齿轮与所述翻转壳体固定,所述配合齿轮一侧的所述翻转壳体及底部内槽内设置有能够使所述主箱体进行滑移的滑移配合组合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移配合组合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壳体内的锥齿轮放置内腔,所述锥齿轮放置内腔两侧端壁之间转动的设置有动力传递轴,所述动力传递轴与所述配合齿轮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轴外表面固设有大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位于所述锥齿轮放置内腔内,所述大锥齿轮一侧啮合设置有侧配合锥齿轮,所述侧配合锥齿轮一侧固设有动力转杆,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动力转杆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性封闭组件包括与所述底部连接腔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的侧滑腔,所述侧滑腔对称设置,所述侧滑腔一侧滑动的设置有内部滑移箱体,所述内部滑移箱体与所述侧滑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内部滑移箱体与所述侧滑腔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内部滑移箱体与所述中间固定箱体相抵设置,所述底部滑箱两侧端面与所述内部滑移箱体滑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侧摆动杆、主箱体和底部滑箱内固设有若干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打磨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此设备采用了能够调节设备角度的方式,使设备能够在不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处于折叠状态,使设备内部结构得到保护的同时,并且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此设备用于安装在现有的铸件抛光机床上进行抛光使用,在抛光时所述打磨电机工作后驱动所述打磨盘转动,即可对铸件进行高效的抛光,所述转动板和顶部球体也可以用于人员手持或者安装于机床上能够移动的移动结构上。

当设备进行折叠时,可以使抛光机床在不使用状态下使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以提高保护可靠性,此时所述配合马达工作后驱动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转动螺纹杆固定,所述转动螺纹杆与所述底部内螺纹配合孔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底部滑箱朝向所述中间固定箱体移动,在所述底部滑箱移动到逐渐与所述中间固定箱体相抵时,所述主动锥齿轮带动所述啮合锥齿轮转动,使所述啮合锥齿轮转动后带动所述伸出杆转动,与所述伸出杆固定的所述侧固定锥齿轮转动后使所述后侧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后侧锥齿轮与所述翻转壳体间接固定,使所述翻转壳体摆动后,所述配合齿轮与所述顶部齿条啮合,所述配合齿轮相对于所述翻转壳体内部进行相对转动,一方面所述翻转壳体摆动的同时,所述挤压弹簧的弹性作用使所述内部滑移箱体在所述侧滑腔内滑出有将所述翻转壳体进行遮挡的趋势,由于所述配合齿轮转动后带动所述主箱体转动,由于所述大锥齿轮与所述主箱体固定,且所述大锥齿轮由于与所述侧配合锥齿轮的传动比较大,将会使所述侧配合锥齿轮转动很多圈带动所述动力转杆转动,此时所述动力转杆由于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主箱体重新缩入到所述底部内槽内,并且由于所述摆动杆和侧摆动杆的存在,且所述弹簧安装内腔内的所述挤压弹簧,使所述侧摆动杆重新与所述主箱体两侧端面相抵设置,并且所述挤压弹簧处于挤压状态,所述主箱体藏匿于所述底部内槽内,所述翻转壳体藏匿于所述底部连接腔内,所述摆动杆位于所述主箱体最下方的两侧,上述结构将设备整体包裹的同时,也可以利用竖直状态的所述打磨盘和打磨电机对铸件打磨更高效,并且在展开状态下利用多角度的所述打磨盘和打磨电机也可以提高铸件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铸件抛光机床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方向示意图;

图中,转动螺纹杆11、底部滑箱12、底部内腔13、配合马达14、主动锥齿轮15、啮合锥齿轮16、伸出杆17、底部开口内腔18、侧固定锥齿轮19、后侧锥齿轮21、配合齿轮22、顶部齿条23、底部内槽24、动力转杆25、翻转壳体26、内螺纹孔27、摆动杆29、侧摆动杆31、打磨盘32、打磨电机33、翻转连接板34、挤压弹簧35、顶部内腔36、弹簧安装内腔37、顶部球体38、转动板39、底部内螺纹配合孔41、中间固定箱体42、底部连接腔43、侧滑腔44、挤压弹簧45、内部滑移箱体46、主箱体47、侧配合锥齿轮55、锥齿轮放置内腔56、动力传递轴57、大锥齿轮5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一种铸件抛光机床,包括底部滑箱12,所述底部滑箱12内设置有底部内腔13,所述底部内腔13外侧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若干底部开口内腔18,所述底部开口内腔18位于所述底部滑箱12内,所述底部滑箱12上侧设置有主箱体47,所述主箱体47内设置有底部连接腔43,所述底部连接腔43上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主箱体47内的顶部内腔36,所述主箱体47上端面固设有顶部球体38,所述顶部球体38外表面装卡设置有转动板39,所述顶部内腔36、底部连接腔43、底部开口内腔18和配合马达14内设置有能够形成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切换以便于设备安装于抛光机床进行加工的切换装置。

有益地,其中,切换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顶部内腔36和底部连接腔43之间的中间固定箱体42,所述中间固定箱体42内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内螺纹配合孔41,所述底部连接腔43与所述底部滑箱1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底部开口内腔18内转动的设置有翻转壳体26,所述翻转壳体26内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内槽24,所述底部内槽24内滑动的设置有主箱体47,所述主箱体47内转动的设置有摆动杆29,所述摆动杆29内转动的设置有侧摆动杆31,所述侧摆动杆31内转动的设置有翻转连接板34,所述翻转连接板34与所述顶部内腔36端壁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翻转连接板34弹性滑移的弹性滑移组件,所述底部连接腔43、中间固定箱体42、底部内螺纹配合孔41、底部内腔13、底部内槽24和主箱体47内设置有能够使所述主箱体47和顶部齿条23在摆动后伸缩的联动伸缩组件,所述底部滑箱12与所述底部连接腔43端壁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翻转壳体26在摆动后被装卡封闭的弹性封闭组件。

有益地,其中,弹性滑移组件包括与所述顶部内腔36端壁连通的弹簧安装内腔37,所述弹簧安装内腔7与所述翻转连接板34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翻转连接板34与所述弹簧安装内腔37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挤压弹簧35。

有益地,其中,联动伸缩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底部内腔13下端壁的配合马达14,所述配合马达14上侧动力连接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5,所述主动锥齿轮15内固设有转动螺纹杆11,所述转动螺纹杆11转动的贯穿所述底部内腔13和底部滑箱12并伸入所述底部连接腔43内,所述转动螺纹杆11与所述底部内螺纹配合孔4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15一侧设置有带动所述翻转壳体26摆动的同时且使所述主箱体47在所述底部内槽24内滑移伸缩的动力传递结构。

有益地,其中,动力传递结构包括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5上侧啮合设置的若干啮合锥齿轮16,所述啮合锥齿轮16一侧固设有伸出杆17,所述伸出杆17转动的贯穿所述底部内腔13并伸入到所述底部开口内腔18内,所述底部开口内腔18上端壁固设有顶部齿条23,所述顶部齿条23下侧啮合设置有配合齿轮22,所述配合齿轮22与所述翻转壳体26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伸出杆17一侧固设有侧固定锥齿轮19,所述侧固定锥齿轮19一侧啮合设置有后侧锥齿轮21,所述后侧锥齿轮21与所述翻转壳体26固定,所述配合齿轮22一侧的所述翻转壳体26及底部内槽24内设置有能够使所述主箱体47进行滑移的滑移配合组合件。

有益地,其中,滑移配合组合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壳体26内的锥齿轮放置内腔56,所述锥齿轮放置内腔56两侧端壁之间转动的设置有动力传递轴57,所述动力传递轴57与所述配合齿轮22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轴57外表面固设有大锥齿轮59,所述大锥齿轮59位于所述锥齿轮放置内腔56内,所述大锥齿轮59一侧啮合设置有侧配合锥齿轮55,所述侧配合锥齿轮55一侧固设有动力转杆25,所述主箱体47内设置有开口的内螺纹孔27,所述内螺纹孔27与所述动力转杆25螺纹配合连接。

有益地,其中,弹性封闭组件包括与所述底部连接腔43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的侧滑腔44,所述侧滑腔44对称设置,所述侧滑腔44一侧滑动的设置有内部滑移箱体46,所述内部滑移箱体46与所述侧滑腔44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内部滑移箱体46与所述侧滑腔44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挤压弹簧45,所述内部滑移箱体46与所述中间固定箱体42相抵设置,所述底部滑箱12两侧端面与所述内部滑移箱体46滑动配合连接。

有益地,其中,侧摆动杆31、主箱体47和底部滑箱12内固设有若干打磨电机33,所述打磨电机33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打磨盘32。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此设备用于安装在现有的铸件抛光机床上进行抛光使用,在抛光时所述打磨电机33工作后驱动所述打磨盘32转动,即可对铸件进行高效的抛光,所述转动板39和顶部球体38也可以用于人员手持或者安装于机床上能够移动的移动结构上。

当设备进行折叠时,可以使抛光机床在不使用状态下使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以提高保护可靠性,此时所述配合马达14工作后驱动所述主动锥齿轮15转动,由于所述主动锥齿轮15与所述转动螺纹杆11固定,所述转动螺纹杆11与所述底部内螺纹配合孔41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底部滑箱12朝向所述中间固定箱体42移动,在所述底部滑箱12移动到逐渐与所述中间固定箱体42相抵时,所述主动锥齿轮15带动所述啮合锥齿轮16转动,使所述啮合锥齿轮16转动后带动所述伸出杆17转动,与所述伸出杆17固定的所述侧固定锥齿轮19转动后使所述后侧锥齿轮21转动,由于所述后侧锥齿轮21与所述翻转壳体26间接固定,使所述翻转壳体26摆动后,所述配合齿轮22与所述顶部齿条23啮合,所述配合齿轮22相对于所述翻转壳体26内部进行相对转动,一方面所述翻转壳体26摆动的同时,所述挤压弹簧45的弹性作用使所述内部滑移箱体46在所述侧滑腔44内滑出有将所述翻转壳体26进行遮挡的趋势,由于所述配合齿轮22转动后带动所述主箱体47转动,由于所述大锥齿轮59与所述主箱体47固定,且所述大锥齿轮59由于与所述侧配合锥齿轮55的传动比较大,将会使所述侧配合锥齿轮55转动很多圈带动所述动力转杆25转动,此时所述动力转杆25由于与所述内螺纹孔27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主箱体47重新缩入到所述底部内槽24内,并且由于所述摆动杆29和侧摆动杆31的存在,且所述弹簧安装内腔37内的所述挤压弹簧35,使所述侧摆动杆31重新与所述主箱体47两侧端面相抵设置,并且所述挤压弹簧35处于挤压状态,所述主箱体47藏匿于所述底部内槽24内,所述翻转壳体26藏匿于所述底部连接腔43内,所述摆动杆29位于所述主箱体47最下方的两侧,上述结构将设备整体包裹的同时,也可以利用竖直状态的所述打磨盘32和打磨电机33对铸件打磨更高效,并且在展开状态下利用多角度的所述打磨盘32和打磨电机33也可以提高铸件打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