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2097发布日期:2021-06-25 16:5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消失模铸造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在消失模铸造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相应装置对物料进行风干及降温,因此需要使用到相应的晾砂装置,目前该晾砂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点。

传统的此类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采用喷淋方式降温导致降温速度相对过慢,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干燥效果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翻转轴、本体、支撑腿和投料口,所述本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除味机构,所述本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风干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冷凝器、安装块、分配槽以及喷头,所述安装块的顶端与本体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底端设置有分配槽,且分配槽的底端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投料口,且投料口的顶端铰接有盖板,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本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翻转轴,所述本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筒、旋转铲、出料口、驱动电机以及滚轮,所述出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出料筒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出料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铲,所述出料筒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出料筒的底端等间距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旋转铲一端的顶部通过进料口与隔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味机构包括除味箱、第二过滤层、出风口、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以及气泵,所述除味箱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风口,所述除味箱的顶端设置有气泵,所述除味箱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且第二过滤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本体和除味箱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延伸至本体的内部并与分配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在分配槽的底端设置有三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便于出料,而且实现了除味处理的效果;

(1)通过设置有风干机构,而在翻转轴对物料进行翻滚时,则通过风干机构的作用将外部的空气进行冷却并通过管道传送给分配槽,并通过分配槽将冷空气均匀分布给喷头,此时通过喷头向物料吹风,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快速干燥的效果,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有出料机构,而在出料时,则通过进料口将物料流入到出料筒的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通过滚轮在传输带的配合下带动旋转铲旋转,并且通过旋转铲的旋转带动物料下移,从而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出料的效果;

(3)通过设置有除味机构,当翻转轴停止工作时,此时筒气泵的作用将本体内部的空气吸入到除味箱的内部,而此时则空气则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进行过滤,并通过出风口向外排放,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具备除异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味机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干机构侧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翻转轴;3、本体;4、支撑腿;5、出料机构;501、出料筒;502、旋转铲;503、出料口;504、驱动电机;505、滚轮;6、隔板;7、除味机构;701、除味箱;702、第二过滤层;703、出风口;704、第三过滤层;705、第一过滤层;706、气泵;8、风干机构;801、冷凝器;802、安装块;803、分配槽;804、喷头;9、投料口;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翻转轴2、本体3、支撑腿4和投料口9,本体3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本体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除味机构7,除味机构7包括除味箱701、第二过滤层702、出风口703、第三过滤层704、第一过滤层705以及气泵706,除味箱70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风口703,除味箱701的顶端设置有气泵706,该气泵706的型号可为1hb529,除味箱70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702,且第二过滤层70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705,第二过滤层70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过滤层704,气泵70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本体3和除味箱701的内部,第二过滤层702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具体地,如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当需要对本体3内部进行除味时,此时在气泵706的作用下,可将本体3内部的空气通过管道吸入到除味箱701的内部,并且空气则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层705、第二过滤层702以及第三过滤层704进行过滤,并通过出风口703向外排放,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具备除异味的效果;

本体3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风干机构8,风干机构8包括冷凝器801、安装块802、分配槽803以及喷头804,安装块802的顶端与本体3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块802的底端设置有分配槽803,且分配槽803的底端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喷头804,冷凝器801设置在本体3的顶端,该冷凝器801的型号可为dwn-300,冷凝器801的一端延伸至本体3的内部并与分配槽803的顶端固定连接,喷头804在分配槽803的底端设置有三组;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料进行翻滚的过程中,通过在冷凝器801的作用下,可将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并通过管道传向分配槽803传送,再由分配槽803将冷空气均匀分布给喷头804,并由喷头804向物料吹风,当物料不断受到风力的作用可进行干燥,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快速干燥的效果;

本体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投料口9,且投料口9的顶端铰接有盖板10,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该伺服电机1的型号可为qs-750w,本体3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板6,且隔板6的上方设置有翻转轴2,本体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5出料机构5包括出料筒501、旋转铲502、出料口503、驱动电机504以及滚轮505,出料筒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505,出料筒50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04,该驱动电机504的型号可为y90s-2,出料筒5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铲502,出料筒50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503,出料筒501的底端等间距的设置有支撑柱,旋转铲502一端的顶部通过进料口与隔板6相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在出料的过程中,由翻转轴2的不断移动使得物料向进料口移动,并通过进料口使得物料流入到出料筒501的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504,使得驱动电机504通过滚轮505在传输带的配合下带动旋转铲502旋转,则在旋转铲502不断的旋转下带动物料下移,并通过出料口503流出,从而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出料的效果,伺服电机1、驱动电机504、气泵706以及冷凝器801的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该装置外接电源,首先将盖板10翻转并将投料口9打开,此时可将物料通过投料口9进行投放流入到隔板6的上方,并将投料口9翻转将盖板10闭合,当需要进行干燥时,启动伺服电机1促使翻转轴2带动物料进行不间断的翻转,此时再通过投料口9将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并通过管道传输给分配槽803,再由分配槽803分配给喷头804并且通过喷头804向物料进行送风;

之后当需要出料时,同时通过翻转轴2的旋转将物料通过进料口流入到出料筒501的内部,此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04,并且在滚轮505与传输带的配合下带动旋转铲502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铲502不间断的旋转下使得物料通过出料口503流出;

最后在需要对本体3内部的空气进行处理时,则先通过气泵706将空气转移动除味箱701的内部,并且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层705、第二过滤层702以及第三过滤层704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空气再通过出风口703流出,最终完成该装置的使用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