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膜板组件及蒸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9998发布日期:2021-06-29 23: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掩膜板组件及蒸镀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掩膜板组件及蒸镀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是一种具有自主发光功能的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其厚度薄、重量轻、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视角广、色彩丰富、高亮度、低功耗以及耐高低温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行业。在oled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蒸镀机配合掩膜组件通过蒸镀的方式将oled材料蒸镀在衬底基板上,以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有机发光图形得到阵列基板。
3.目前的掩膜组件通常包括:金属框架10’、精细金属掩膜板20’(英文:fine metal mask;简称:fmm)和遮挡金属掩膜板30’(英文:full mask sheet)。遮挡金属掩膜板作为显示屏幕遮挡工具,蒸镀方式通过其遮挡后蒸镀得到所需求的形状屏幕。精细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发光层材料,在背板上形成像素图形;精细金属掩膜板包括多条精细金属掩膜条21’。
4.图1是手机类产品常用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手机类产品的精细金属掩膜板与遮挡金属掩膜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图3是穿戴类产品常用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穿戴类产品的精细金属掩膜板与遮挡金属掩膜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5.由图1至图4所示,手类机产品宽度较大(5.1寸以上),通常一条精细金属掩膜板条21’所对应遮挡金属掩膜板30’上的排布一列开口311’。而穿戴类产品如手表、手环等,由于直径或者宽度较小(1.2寸、1.39寸),通常一条精细金属掩膜板条21’至少对应遮挡金属掩膜板30’上的排布两列开口311’。由于遮挡金属掩膜板上的支撑条的位置需要精细金属掩膜板条的宽度进行设置,以避免影响精细金属掩膜板的焊接工艺,造成混色风险,同时,穿戴类产品大多是圆形开口,按照现有遮挡金属掩膜板设计思路,遮挡金属掩膜板在张网完成后在模板的四角出现了局部褶皱。实际张网结果及模拟张网结果都能体现。在图3中的遮挡金属掩膜板30’的四角上的开口m’、开口n’、开口o’、以及开口p’的平整度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该四个开口均产生局部褶皱,且局部褶皱已经达到了将近140μm,最大值出现在图3中标示的开口m’的圆圈m’、开口n’的圆圈n’、开口o’的圆圈o’、以及开口p’的圆圈p’内(均为最靠近模板的顶角的位置)。图6是遮挡金属掩膜板的模拟张网结果,同样可以看到在靠近模板的顶角的位置产生局部褶皱。
6.当遮挡金属掩膜板产生的褶皱较大时,可能会顶伤精细金属掩膜板,造成边缘混色。


技术实现要素:

7.本申请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及蒸镀设备,通过设置掩膜板组件的具体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第一掩膜板产生褶皱的机率,有效避免边缘混色的产生。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其包括:框架、层叠设置于
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掩膜板和第二掩膜板,所述第一掩膜板位于所述第二掩膜板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
9.所述第一掩膜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掩膜条,相邻的两个所述掩膜条之间设有间隙,每一所述掩膜条上设有呈阵列排列的多个像素开口;
10.所述第二掩膜板包括主体以及沿主体的外周缘设置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相对于所述第一端设置的第二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呈阵列排列的多个用于限定显示区域的形状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掩膜条的尺寸,所述支撑条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支撑条、以及多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条,多条所述第一支撑条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条所述第二支撑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1.其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至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逐渐递增,且所述第一支撑条对应于所述间隙设置。
12.可选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均为圆角设置。
13.可选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均可以由远离所述主体至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向外斜向延伸;
14.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可以是直线形或者弧形。
15.可选的,至少部分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至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逐渐递增;和/或,
16.至少部分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至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逐渐递增。
17.可选的,至少部分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均为圆角设置;和/或,
18.至少部分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均为圆角设置。
1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二端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间隙的宽度。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二端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支撑条的最小宽度,所述第一支撑条的最小宽度为1.8mm~2.0mm。
21.可选的,所述主体的设置第一支撑条的侧边为第一侧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侧边为第二侧边;
22.所述框架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的第一侧边的距离d大于5mm且小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支撑条的长度比所述距离d长5mm以上:
23.所述框架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的第二侧边的距离k大于5mm且小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支撑条的长度比所述距离k长5mm以上。
24.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2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蒸镀设备,包括上述的掩膜板组件。
26.本申请的掩膜板组件及蒸镀设备,通过设置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至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逐渐递增,即,由远离所述主体至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逐渐加宽位于第二掩膜板的主体的顶角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条的宽度,以提高对主体的支撑,从而能够更好的平衡在张网工艺中对主体的拉力,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第一掩膜板产生褶皱的机率,有效避免边缘混色的产生。
附图说明
27.图1是手机类产品常用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手机类产品的精细金属掩膜板与遮挡金属掩膜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29.图3是穿戴类产品常用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穿戴类产品的精细金属掩膜板与遮挡金属掩膜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31.图5是图1中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的开口m’、开口n’、开口o’、以及开口p’的平整度测试结果。
32.图6是穿戴类产品常用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的模拟张网结果。
33.图7是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掩膜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是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掩膜板组件的第一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是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掩膜板组件的第二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是图9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7.图1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掩膜板组件的第二掩膜板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2是图1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3是图11中的遮挡金属掩膜板的开口m、开口n、开口o、以及开口p的平整度测试结果。
40.图1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掩膜板组件的第二掩膜板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5是图1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掩膜板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掩膜板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7是图16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44.图18是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掩膜板组件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掩膜板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9是图18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46.图20是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掩膜板组件的第二掩膜板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1是图20中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49.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
“”
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50.实施例1
51.请结合图7至图13予以理解,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1。其包括:框架10、层叠设置于所述框架10上的第一掩膜板20和第二掩膜板30,所述第一掩膜板20位于所述第二掩膜板30远离所述框架10的一侧。
52.所述第一掩膜板2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掩膜条21,相邻的两个所述掩膜条21之间设有间隙22,每一所述掩膜条21上设有呈阵列排列的多个像素开口311。即,所述第一掩膜板20为精细金属掩膜板。
53.所述第二掩膜板30包括主体31以及沿主体31的外周缘设置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31连接,且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为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框架10的正投影不重合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端设置的第二端与所述框架10连接。且所述主体31与所述支撑条一体成型。
54.所述主体31上设置有呈阵列排列的多个用于限定显示区域的形状的开口311,所述开口311的尺寸小于所述掩膜条21的尺寸。所述支撑条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i的第一支撑条32、以及多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i的第二方向j设置的第二支撑条33,多条所述第一支撑条32沿第二方向j间隔设置,多条所述第二支撑条33沿第一方向i间隔设置。即,所述第二掩膜板30为遮挡金属掩膜板。所述主体31的设置第一支撑条32的侧边记为第一侧边312,设置第二支撑条33的侧边记为第二侧边313。
55.其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且所述第一支撑条32对应于所述间隙22设置。
56.首先,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为位于第二掩膜板30的主体31的顶角位置的第一支撑条32和第二支撑条33。如前所述,第二掩膜板30的主体31的顶角位置在张网工艺中容易产生褶皱。
57.通过设置该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越靠近主体31,所述第一支撑条32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宽度越宽),即,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加宽位于第二掩膜板30的主体31的顶角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以及所述
第二支撑条33的宽度,以提高对主体31的支撑,从而能够更好的平衡在张网工艺中对主体31的拉力,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第一掩膜板20产生褶皱的机率,有效避免边缘混色的产生。
5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与所述主体31的连接处均为圆角设置,以实现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的平滑过渡,并方便工艺的制作。
59.形成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31的圆角的圆弧的半径r小于或等于框架10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31的第一侧边312的距离d。也就是说,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31的圆角仅形成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与框架10的正投影不重叠的位置。
60.形成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圆角的圆弧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框架10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31的第二侧边313的距离k。也就是说,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圆角仅形成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与框架10的正投影不重叠的位置。
61.但不限于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均可以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向外斜向延伸,从而也能实现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以提高对主体31的支撑。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以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中的一个边是圆角设置,另一个边是斜向延伸设置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与所述掩膜条21不重叠。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为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框架10的正投影重合的部分,即与框架10连接的一端,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通过部分固定于所述框架10上实现与框架10连接,或者全部固定于所述框架10上实现与框架1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与所述掩膜条21不重叠,即,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掩膜条21之间(与所述间隙22的位置对应),以保证在所述掩膜条21焊接在框架10上时能够保持平整。
63.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的宽度w小于或等于所述间隙22的宽度w。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与所述掩膜条21不重叠,即,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掩膜条21之间,以保证在所述掩膜条21焊接在框架10上时能够保持平整。
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最小宽度等于所述间隙22的宽度,以使第一支撑条32以最大限度的宽度提供支撑力。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二端322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最小宽度,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最小宽度为1.8mm~2.0mm。
65.所述框架10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31的第一侧边的距离d大于5mm且小于所述开口311沿第一方向i的尺寸,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长度比所述距离d长5mm以上。
66.所述框架10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31的第二侧边的距离k大于5mm且小于所述开口311沿第二方向j的尺寸,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长度比所述距离k长5mm以上。
67.所述第二支撑条33沿第一方向i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主体31上的开口311沿所述第一方向i的尺寸,以避免对开口311的形状造成影响。即,所述第二支撑条33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条3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开口311沿所述第一方向i的尺寸。
68.本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1的第二掩膜板30的开口m、开口n、开口o、以及开口p的平整度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开口m的z值波动为26.85μm,开口n的z值波动为30.96μm,开口o的z值波动为30.27μm,开口p的z值波动27.49μm,均接近正常遮挡金属掩膜板的褶皱水平。
6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蒸镀设备。该蒸镀设备包括上述的掩膜板组件1。
70.实施例2
71.如图14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的整体结构基本和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的结构在实施例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也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即,不仅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其余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也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即,全部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条32对主体31的支撑强度。
7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均为圆角设置,以实现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也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的平滑过渡,并方便工艺的制作。
73.形成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3211与所述主体31的连接处的圆角的圆弧的半径r小于或等于框架10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31的第一侧边的距离d。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31的圆角仅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条32与框架10的正投影不重叠的位置。
74.同样,与实施例1中相同,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3211可以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向外斜向延伸,从而也能实现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以提高对主体31的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两侧边可以是直线形。
75.但不限于此,如图18和19所示,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两个侧边3211也可以是弧形。所述弧形的一端最高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条32与所述框架10的正投影相交的位置s(在图18和图19中,所述弧形的一端位于低于最高位置s的位置),所述弧形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31的第一侧边312相切,且切点最远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2之间的间距的中点t(在图18和图19中,所述弧形的另一端位于中点t的位置)。
76.所述弧形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条32与所述框架10的正投影相交的位置s,另一端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2之间的间距的中点t时,该弧形为最长弧形,该弧形的计算公式为:
77.r=d/2+h2/8d
78.其中,r为所述弧形的半径,d为所述主体31的第一侧边与所述框架10的内周缘之间的距离,h为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之间的距离。
79.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部分的其余的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通过部分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均为圆角设置,来实现宽度的递增。或者,通过部分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向外斜向延伸,来实现宽度的递增。
80.实施例3
81.如图20和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1的整体结构基本和实施例2中的结构相同,其不同的之处在于,在实施例2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也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即,不仅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其余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也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即,全部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支撑条33对主体31的支撑强度。
82.在本实施例中,请复参阅图20和图21所示,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均为圆角设置,以实现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也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的平滑过渡,并方便工艺的制作。
83.形成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3311与所述主体31的连接处的圆角的圆弧的半径r小于或等于框架10的内边缘到所述主体31的第二侧边313的距离k。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圆角仅形成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与框架10的正投影不重叠的位置。
84.同样,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可以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向外斜向延伸,从而也能实现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以提高对主体31的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两侧边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弧形。
8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部分的其余的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宽度均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逐渐递增。通过部分其余所述第一支撑条32的第一端321均为圆角设置,来实现宽度的递增。或者,通过部分其余所述第二支撑条33的第一端33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由远离所述主体31至靠近所述主体31的方向向外斜向延伸,来实现宽度的递增。
86.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