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76872发布日期:2022-01-07 22:0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烟丝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


背景技术:

2.烟草制丝设备所使用的各种长轴件较多,这类部件多数是通过轴承安装于设备上,使用过程中轴承出现异常后,会造成轴类件的轴颈磨损,轴颈磨损后会导致整个轴的报废。
3.通常,修复磨损轴颈的方法为,通过在轴颈磨损部位堆焊以弥补轴颈磨损量,但由于堆焊后轴颈圆柱度以及与轴的同心度变差,无法恢复轴类件的旋转精度。因而往往需要对堆焊修复的轴颈再次修磨,已恢复原有轴颈的尺寸。
4.目前的修磨方式是运回机械厂通过机床修复,或人工用电动角磨机对堆焊后的轴颈进行打磨,此两种方法均存在弊端,一是返厂修复费用高、周期长;二是人工修磨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解决制丝设备的轴类件返厂修复费用高、周期长及人工修复精度差的问题。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其中包括:侧边支架、底部支架、修磨支架、顶部支架、升降螺杆、滑动导杆、升降梁、升降横梁、滑动块、角磨机、可调支撑、调整螺杆以及支撑轴承;
8.两个所述侧边支架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架的两侧,四个所述修磨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侧边支架上,所述顶部支架与四个所述修磨支架连接;
9.所述升降螺杆与所述顶部支架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下部与所述升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梁连接,所述升降梁的两端与设置在所述修磨支架的内侧面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横梁下部设有所述滑动块,所述角磨机固定于所述滑动块的下部,两个所述升降梁之间设置有所述滑动导杆,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导杆活动连接;
10.所述可调支撑设置于由所述侧边支架以及所述底部支架构成的机架内,在所述可调支撑的中部的螺纹孔内穿设有所述调整螺杆,且所述调整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支架连接,所述调整螺杆的其中一端设有调整操作部;在所述可调支撑的上部以及至少一个所述侧边支架的上部,均设置有用于承托并转动待处理轴类件的支撑轴承。
1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块的下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角磨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1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升降螺杆的上部设置有升降手柄。
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两个所述侧边支架之间还连接有支撑导杆,所述可调支撑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支撑导杆的通孔。
14.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装还包括至少四个可调支座,所述可调支座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架的下部。
15.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边支架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部支架安装的定位凹槽。
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修磨支架的下部设有用于与所述侧边支架安装的对接凹槽。
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槽采用燕尾槽。
18.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操作部采用四方头结构。
19.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20.本发明的构思在于,通过侧边支架、底部支架、修磨支架、顶部支架、升降螺杆、滑动导杆、升降梁、升降横梁、滑动块、角磨机、可调支撑、调整螺杆以及支撑轴承构建出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其中以侧边支架、底部支架、可调支撑、调整螺杆及支撑轴承组成放置轴类件的机架,可通过调整可调支撑与侧边支架的距离,适应不同直径轴类件的放置,并可以由支撑轴承实现承托、旋转待打磨的轴类件本体的目的。其中以侧边支架、修磨支架、顶部支架、升降螺杆、滑动导杆、升降梁、升降横梁及滑动块组成角磨机的升降及水平移动的空间,以便角磨机与不同尺寸的轴类件轴颈精准接触。本发明为修磨轴类件轴颈提供了极大便利,在保障修磨精度的同时,实现了轴类件轴颈磨损后高效且经济的修复操作,有效避免了轴类件因轴颈磨损导致整个零件报废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丝设备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的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侧边支架2、底部支架3、修磨支架4、顶部支架5、升降螺杆6、滑动导杆8、升降梁9、升降横梁12、滑动块11、角磨机10、可调支撑17、调整螺杆14以及支撑轴承18、19。
25.两个所述侧边支架2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架3的两侧,四个所述修磨支架4分别连接在所述侧边支架2上,所述顶部支架5与四个所述修磨支架4连接。
26.所述升降螺杆6与所述顶部支架5连接,所述升降螺杆6的下部与所述升降横梁12连接,所述升降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梁9连接,所述升降梁9的两端与设置在所述修磨支架4的内侧面的滑槽41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横梁12下部设有所述滑动块11,所述角磨机10固定于所述滑动块11的下部,两个所述升降梁9之间设置有所述滑动导杆8,所述滑动块11与所述滑动导杆8活动连接。
27.所述可调支撑17设置于由所述侧边支架2以及所述底部支架3构成的机架内,在所
述可调支撑17的中部的螺纹孔内穿设有所述调整螺杆14,且所述调整螺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支架2连接,所述调整螺杆14的其中一端设有调整操作部141;在所述可调支撑17的上部以及至少一个所述侧边支架2的上部,均设有用于承托并转动待处理的轴类件的支撑轴承18、19。
28.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滑动块11的下部连接有固定架110,所述角磨机10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10上。
29.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在所述升降螺杆6的上部设置有便于操作的升降手柄7。
30.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在两个所述侧边支架2之间还连接有支撑导杆13,所述可调支撑17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支撑导杆13的通孔。支撑导杆13在可调支撑17移动过程中起到平稳导向作用。
31.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工装还包括至少四个可调支座1,所述可调支座1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架3的下部。可调支座1可配合调整实现整个工装的水平,例如可通过旋转可调支座1改变可调支座1内的螺杆啮合长度从而调整整个工装的高低,更佳地,在侧边支架2和/或底部支架3和/或顶部支架5的上部采用平面结构,便于放置水平尺等工具以辅助可调支座1调整工装的水平状态。
32.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支架2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部支架3安装的定位凹槽。在此构思基础上,所述修磨支架4的下部也可以设有用于与所述侧边支架2安装的对接凹槽。通过凹槽结构的设计可以保障各支架的组装精度,且方便工装的拆装操作。
33.进一步地,所述滑槽41采用燕尾槽。燕尾槽结构可确保角磨机10升降过程水平、稳定。
34.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调整操作部141可采用四方头结构。四方头有利于使用标准工具旋转调整螺杆14,例如可通过四方头扭动调整螺杆14旋转,实现可调支撑17的移动。
35.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在所述底部支架3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31。从而使得整个工装的整体质量减轻,便于拆装操作的同时也便于移动、运输。
36.为便于理解前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此处提供如下工作原理供操作参考:通过旋转可调支座1将整个工装调节水平,轴类件轴颈磨损后,可前期先在磨损部位进行堆焊以补偿磨损部位的磨损量,堆焊后将需要修磨的轴类件放置于侧边支架2与可调支撑17上部的支撑轴承18、19上,并可通过工具旋转调整螺杆14改变可调支撑17位置来微调放置后的轴类件的高度。
37.通过旋转升降手柄7带动升降螺杆6旋转,由于升降螺杆6与顶部支架5螺纹连接,且升降螺杆6与升降横梁12固定连接,从而可带动下方的升降横梁12,以及升降梁9、滑动导杆8、滑动块11、角磨机10上下移动,并可使角磨机10沿滑动导杆8水平移动,从实现角磨机10的磨片与轴类件需要修复的轴颈部位良好接触。
38.在修磨操作时,角磨机10的磨片与需要修磨的轴类件磨损部位轻微接触后,可启动角磨机10,并可通过推拉角磨机10沿滑动导杆8水平移动,以修磨堆焊后形成的高低不平的轴颈圆周表面。由于轴类件放置于侧边支架2与可调支撑17上部的支撑轴承18、19上,因而可便于人工旋转轴类件,已达到修磨整个圆周面。例如在磨完一圈后,可再次旋转升降手柄7带动升降螺杆6旋转,使下方的升降横梁12,以及升降梁9、滑动导杆8、滑动块11、角磨机
10向下再次移动接触待修磨部位,重复上述过程动作,实现轴类件的轴颈圆周面的修复。
3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构思在于,通过侧边支架、底部支架、修磨支架、顶部支架、升降螺杆、滑动导杆、升降梁、升降横梁、滑动块、角磨机、可调支撑、调整螺杆以及支撑轴承构建出轴类件轴颈修磨工装,其中以侧边支架、底部支架、可调支撑、调整螺杆及支撑轴承组成放置轴类件的机架,可通过调整可调支撑与侧边支架的距离,适应不同直径轴类件的放置,并可以由支撑轴承实现承托、旋转待打磨的轴类件本体的目的。其中以侧边支架、修磨支架、顶部支架、升降螺杆、滑动导杆、升降梁、升降横梁及滑动块组成角磨机的升降及水平移动的空间,以便角磨机与不同尺寸的轴类件轴颈精准接触。本发明为修磨轴类件轴颈提供了极大便利,在保障修磨精度的同时,实现了轴类件轴颈磨损后高效且经济的修复操作,有效避免了轴类件因轴颈磨损导致整个零件报废的问题。
40.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41.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