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3199发布日期:2022-12-13 20:1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u形螺栓加工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


背景技术:

2.u型螺栓在调质、热处理、清洗过程中,承载零件的金属料框会同步u型螺栓工序,在此过程中金属料框会出现热胀冷缩、断裂、漏件等影响正常工序以及造成零件不合格的潜在因素,为了消除目前存在的隐患,需构思一种新型金属料框满足生产需求。
3.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在使用时,金属料框承载u型螺栓在调质、热处理、清洗过程中最大限度消除热胀冷缩、断裂、漏件现象,工序过程中,会出现金属料框变形、局部断裂、漏件等影响正常生产。
4.于是,发明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金属料框承载u型螺栓在调质、热处理、清洗过程中最大限度消除热胀冷缩、断裂、零漏件现象,工序过程中,会出现金属料框变形、局部断裂、漏件等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包括材料框;
8.所述材料框由拼接板、固定架、底座、隔水板、承载装置与升降装置组成,所述材料框呈正方形结构;
9.拼接板,拼接板,拼接板的上方插装连接有固定架;
10.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与底座插装连接;
11.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水板,且底座分别与拼接板、固定架活动连接;
12.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隔水板的上方,且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承载装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拼接板包括:
14.纵向杆,纵向杆呈方形结构,且纵向杆插装连接在底座的内部;
15.连接杆,连接杆与纵向杆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相错设置;
16.箍圈,箍圈固定连接在拼接板的两侧,且拼接板通过箍圈与固定架插装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
18.固定框,固定框呈方形结构,且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装杆;
19.插装杆,插装杆为圆柱型结构,且插装杆呈四组设置,四组插装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四周,插装杆分别与箍圈、底座插装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隔水板活动连接在底座的上方,且隔水板上设有预留孔。
21.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
22.承载板,承载板为方形结构,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槽;
23.限位槽,限位槽呈u形结构,且限位槽呈三组设置,三组限位槽分别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四周,且限位槽之间相错固定。
2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25.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弹簧与承载板;
26.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隔水板固定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
28.镂空槽,镂空槽设置在底座的内部,且镂空槽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a与导向板b;
29.导向板a,导向板a呈菱形结构,且导向板a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板a对称设置;
30.导向板b,导向板b呈菱形结构,且导向板b固定连接在镂空槽内部,导向板b设置在两组导向板a之间,且导向板b的一端与排水口相搭接;
31.排水口,排水口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侧。
32.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33.1.本实用新型拼接板的设置,采用间隙配合式活动结构,拼接板及主结构均为活动可拆卸,避免了热处理到清洗高低温过程应力集中、热胀冷缩、断裂现象;拼接板网格为狭长纵向设计,与零件的横向摆放形成横纵向,避免了零件从网格中漏件的情况发生;新金属料框辅具结构相较于老结构更具有实用性及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工序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减了维修频率,有效控制了成本输出,生产效率提高40%,维修频率下降30%。
34.2.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摆放与拿取u形螺栓时自动控制承载装置的升降,在摆放较多的u形螺栓时承载装置自动下降,拿出u形螺栓时承载装置自动上升,利于零件的摆放与拿取。
35.3.本实用新型隔水板的设置,隔水板可以在u形螺栓冲洗的过程中将冲洗的水与螺栓进行隔离,避免了底座底部积水对u形螺栓造成的腐蚀。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接板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42.图中:
43.1、材料框;
44.2、拼接板;201、纵向杆;202、连接杆;203、箍圈;
45.3、固定架;301、固定框;302、插装杆;
46.4、底座;401、镂空槽;402、排水口;403、导向板a;404、导向板b;
47.5、隔水板;501、预留孔;
48.6、承载装置;601、承载板;602、限位槽;
49.7、升降装置;701、导向杆;70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51.参见图1至附图6,一种u形螺栓调质快换料框结构,包括有材料框1;
52.材料框1由拼接板2、固定架3、底座4、隔水板5、承载装置6与升降装置7组成,所述材料框1呈正方形结构;
53.拼接板2,拼接板2,拼接板2的上方插装连接有固定架3;
54.固定架3,固定架3的底部与底座4插装连接;
55.底座4,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水板5,且底座4分别与拼接板2、固定架3活动连接;
56.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固定连接在隔水板5的上方,且升降装置7上活动连接有承载装置6。
57.如图4所示,其中,拼接板2包括:
58.纵向杆201,纵向杆201呈方形结构,且纵向杆201插装连接在底座4的内部;
59.连接杆202,连接杆202与纵向杆201固定连接,且连接杆202相错设置;
60.箍圈203,箍圈203固定连接在拼接板2的两侧,且拼接板2通过箍圈203与固定架3插装连接;拼接板2采用间隙配合式活动结构,拼接板2及主结构均为活动可拆卸,避免了热处理到清洗高低温过程应力集中、热胀冷缩、断裂现象;拼接板2网格为狭长纵向设计,与零件的横向摆放形成横纵向,避免了零件从网格中漏件的情况发生;新金属料框辅具结构相较于老结构更具有实用性及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工序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减了维修频率,有效控制了成本输出,生产效率提高40%,维修频率下降30%。
61.如图3所示,其中,固定架3包括:
62.固定框301,固定框301呈方形结构,且固定框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装杆302;
63.插装杆302,插装杆302为圆柱型结构,且插装杆302呈四组设置,四组插装杆302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301的四周,插装杆302分别与箍圈203、底座4插装连接。
64.如图5所示,其中,底座4包括:
65.镂空槽401,镂空槽401设置在底座4的内部,且镂空槽401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a403与导向板b404;
66.导向板a403,导向板a403呈菱形结构,且导向板a403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板a403对称设置;
67.导向板b404,导向板b404呈菱形结构,且导向板b404固定连接在镂空槽401内部,
导向板b404设置在两组导向板a403之间,且导向板b404的一端与排水口402相搭接;
68.排水口402,排水口402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一侧。
69.如图5所示,其中,隔水板5活动连接在底座4的上方,且隔水板5上设有预留孔501。隔水板5可以在u形螺栓冲洗的过程中将冲洗的水与螺栓进行隔离,避免了底座4底部积水对u形螺栓造成的腐蚀。
70.如图6所示,其中,承载装置6包括:
71.承载板601,承载板601为方形结构,承载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槽602;
72.限位槽602,限位槽602呈u形结构,且限位槽602呈三组设置,三组限位槽602分别固定连接在承载板601的四周,且限位槽602之间相错固定。
73.如图6所示,其中,升降装置7包括:
74.导向杆701,导向杆7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4上,且导向杆701上滑动连接有弹簧702与承载板601;
75.弹簧702,弹簧702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601、隔水板5固定连接。升降装置7可以在摆放与拿取u形螺栓时自动控制承载装置6的升降,在摆放较多的u形螺栓时承载装置6自动下降,拿出u形螺栓时承载装置6自动上升,利于零件的摆放与拿取。
76.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装置6上的限位槽602可以更换为限位杆,且限位杆通长设置,便于对较多的u形螺栓进行限位。
7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78.本实用新型中,将u形螺栓贴合限位槽602放置,放置较多的u形螺栓后承载板601压动弹簧702自动下降,便于螺栓的摆放,在拿取u形螺栓时,承载板601通过弹簧702自动进行复位,材料框1整体采用间隙配合式活动结构,拼接板2及主结构均为活动可拆卸,避免了热处理到清洗高低温过程应力集中、热胀冷缩、断裂现象;拼接板2网格为狭长纵向设计,与零件的横向摆放形成横纵向,避免了零件从网格中漏件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底座4与隔水板5可以将u形螺栓清洗后的水进行分离。
79.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80.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