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模加温模具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2602发布日期:2022-10-04 23: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模加温模具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模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模加温模具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2.低密度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在普通室温粉末刚性模压制成型条件下,通常仅可以制造密度≤7.1g/cm3的产品;低密度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综合力学、物理性能无法满足高强度零件(密度>7.1g/cm3)品质要求,因此需要强行提升压制力,现有模具结构无法承受这种程度的压制力,从而导致模具寿命降低,大大地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模加温模具的改进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模加温模具的改进结构,包括中模和设置在中模顶端的上冲以及上冲底端的下冲,所述中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内部加热的循环机构,中模的前端放置有加热设备,加热设备的两端对称连通有接杆,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芯棒,中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中模和加热设备的连接机构,接杆通过芯棒与连接机构相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机构是由进油口、加热油通道以及出油口组成,进油口开设在中模的侧壁表面中部,出油口对称开设在中模的另一侧壁表面中部,进油口与加热油通道之间设置有加热油通道,且加热油通道位于中模的内部呈螺旋状分布,加热油通道的内部循环分布有用于内部加热的加热媒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套筒,第二螺纹套筒设置在中模的侧壁表面中部,且与进油口同心,第二螺纹套筒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螺纹套筒的外部活动设置有第一螺纹套筒,第一螺纹套筒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芯棒活动设置在第一螺纹套筒的内部,且与第一螺纹套筒卡合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芯棒与第一螺纹套筒相连接的一端套合有缓冲垫,缓冲垫与芯棒胶合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套合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加热设备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加热媒介流速的调节装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中模加热的模具采用上冲、中模、下冲组合,中模设计增加加热油通道,使加热油可以在中模的内部循环流通,从而实现恒温控制的目的,进而实现在同样的压制力下,提升零件密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模加温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中模;2、上冲;3、下冲;4、加热设备;5、接杆;6、芯棒;7、第一螺纹套筒;8、第二螺纹套筒;9、进油口;10、加热油通道;11、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8.实施例
19.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模加温模具的改进结构,包括中模1和设置在中模1顶端的上冲2以及上冲2底端的下冲3,中模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内部加热的循环机构,中模1的前端放置有加热设备4,加热设备4的两端对称连通有接杆5,接杆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芯棒6,芯棒6的内部中空,中模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中模1和加热设备4的连接机构,接杆5通过芯棒6与连接机构相连通;
20.中模加热的模具采用循环机构的设计,进而实现在同样的压制力下,提升零件密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1.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循环机构是由进油口9、加热油通道10以及出油口11组成,进油口9开设在中模1的侧壁表面中部,出油口11对称开设在中模1的另一侧壁表面中部,进油口9与加热油通道10之间设置有加热油通道10,且加热油通道10位于中模1的内部呈螺旋状分布,加热油通道10的内部循环分布有用于内部加热的加热媒介;
22.中模设计增加加热油通道10,使加热油可以在中模1的内部循环流通,从而实现恒温控制的目的;
23.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套筒8,第二螺纹套筒8设置在中模1的侧壁表面中部,且与进油口9同心,第二螺纹套筒8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螺纹套筒8的外部活动设置有第一螺纹套筒7,第一螺纹套筒7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芯棒6活动设置在第一螺纹套筒7的内部,且与第一螺纹套筒7卡合连接;
24.在中模1与接杆5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是为了便于取出和安装接杆5,在接杆5与第一螺纹套筒7之间设置有芯棒6是为了保证在转动第一螺纹套筒7时不会带动接杆5的转动,从而便于拧紧第一螺纹套筒7;
25.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芯棒6与第一螺纹套筒7相连接的一端套合有缓冲垫,缓冲垫与芯棒6胶合连接;
26.在芯棒6与第一螺纹套筒7相连接的一端套合有缓冲垫是为了避免转动第一螺纹
套筒7时,芯棒6与第一螺纹套筒7之间的动力会损坏第一螺纹套筒7的内部;
27.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加热设备4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加热媒介流速的调节装置;
28.在加热设备4的前端设置有调节装置是为了保证可随时控制加热油通道10内部加热媒介的流通速度,保证适用于各种加热油通道10;
29.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螺纹套筒7的外表面套合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30.在第一螺纹套筒7的外表面套合有设有防滑纹的防护套是为了便于拧紧和拧松第一螺纹套筒7。
31.工作流程:
32.当需要进行中模1内部加热时,通过转动第一螺纹套筒7,使得第一螺纹套筒7的内螺纹与第二螺纹套筒8的外螺纹旋紧后,开启加热设备4和增压泵后,加热设备4将加热媒介温度提升至20℃,加热媒介通过增压泵、接杆5以及芯棒6流入第一螺纹套筒7,再经第一螺纹套筒7和第二螺纹套筒8流入流入进油口9,围绕中模1内部的加热油通道10循环流动后,从出油口11流回加热设备4。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