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2631发布日期:2023-09-16 01:2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通常使用铜、锌、锰、硅、镁等合金元素,20世纪初由德国人alfred wilm发明,对飞机发展帮助极大,一次大战后德国铝合金成分被列为国家机密,跟普通的碳钢相比有更轻及耐腐蚀的性能,但抗腐蚀性不如纯铝,在干净、干燥的环境下铝合金的表面会形成保护的氧化层。

2、目前,常用的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且脆性较大,力学性能较差,有时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容易影响铝合金的使用场合,不便于人们使用,因此提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常用的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且脆性较大,力学性能较差,有时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容易影响铝合金的使用场合,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铝合金原料,所述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15-25份、cu:5-15份、mn:5-10份、cr:10-20份、ti:3-7份、mg:50-70份、si:40-60份、zr:5-15份、zn:100-200份、sn:100-300份、ga:10-15份、in:50-100份及ce:10-100份,具体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3、步骤一、原料熔融混合,将准备的多种原料分别放入多个熔炉中进行溶化,等到完全熔化后,再将多种原料倒至一个熔炉中,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熔融的混合料;

4、步骤二、第一次精炼扒渣,对熔融的混合料进行喷粉精炼,并在精炼完毕后进行扒渣处理,使混合料合金化;

5、步骤三、第二次精炼扒渣,再次对合金化的混合料进行喷粉精炼,在第二次精炼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扒渣处理,制得熔融铝合金;

6、步骤四、静置铸造,将熔融铝合金进行静置,等待一端时间后,将熔融铝合金浇注至准备的模具中,并进行冷却铸造成型,制得铝合金半成品;

7、步骤五、淬火铸造,将制得的铝合金半成品进行重复锻造处理,且在每次锻造后均进行淬火、时效热处理,最终制得高强度铝合金成品。

8、优选的,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15份、cu:15份、mn:5份、cr:20份、ti:3份、mg:70份、si:40份、zr:15份、zn:100份、sn:300份、ga:10份、in:100份及ce:10份。

9、优选的,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25份、cu:5份、mn:10份、cr:10份、ti:7份、mg:50份、si:60份、zr:5份、zn:200份、sn:100份、ga:15份、in:50份及ce:100份。

10、优选的,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20份、cu:10份、mn:8份、cr:15份、ti:5份、mg:60份、si:50份、zr:10份、zn:150份、sn:200份、ga:12份、in:75份及ce:55份。

11、优选的,在步骤一中,将多种原料进行加热熔炼时,熔炼温度为800-820摄氏度,加热熔炼的时间为1h,且对多种熔化后的原料混合熔炼时,熔炼温度为720-760摄氏度,熔炼时间为1h,同时每隔10-15分钟对混合的原料搅拌一次。

12、优选的,在步骤二中,对混合料进行第一次精炼时,向混合料中加入高效精炼剂,高效精炼剂的质量组份为20-30份,第一次精炼的温度为710-730摄氏度,第一次精炼时间为10min。

13、优选的,在步骤三中,对混合料进行第二次精炼时,向混合料中加入高效精炼剂,高效精炼剂的质量组份为10-20份,第二次精炼的温度为720-740摄氏度,第二次精炼时间为8min。

14、优选的,在步骤四中,在对熔融铝合金浇注时,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在700-730摄氏度下浇注,浇注速度为50mm/min-70mm/min,冷却水强度为0.13mpa-0.15mpa。

15、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应用,包括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作为建筑门窗、机械零件和电力金具的应用。

1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通过采用采用fe、cu、mn、cr、ti、mg、si、zr、zn、sn、ga:10-15份、in及ce作为铝合金的原料,同时通过原料熔融混合,将准备的多种原料分别放入多个熔炉中进行溶化,等到完全熔化后,再将多种原料倒至一个熔炉中,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熔融的混合料;第一次精炼扒渣,对熔融的混合料进行喷粉精炼,并在精炼完毕后进行扒渣处理,使混合料合金化;第二次精炼扒渣,再次对合金化的混合料进行喷粉精炼,在第二次精炼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扒渣处理,制得熔融铝合金;静置铸造,将熔融铝合金进行静置,等待一端时间后,将熔融铝合金浇注至准备的模具中,并进行冷却铸造成型,制得铝合金半成品;淬火铸造,将制得的铝合金半成品进行重复锻造处理,且在每次锻造后均进行淬火、时效热处理,最终制得高强度铝合金成品的制备工艺,从而能够提高制得的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铝合金的脆性,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扩大铝合金的使用范围,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原料,所述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15-25份、cu:5-15份、mn:5-10份、cr:10-20份、ti:3-7份、mg:50-70份、si:40-60份、zr:5-15份、zn:100-200份、sn:100-300份、ga:10-15份、in:50-100份及ce:10-100份,具体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15份、cu:15份、mn:5份、cr:20份、ti:3份、mg:70份、si:40份、zr:15份、zn:100份、sn:300份、ga:10份、in:100份及ce: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25份、cu:5份、mn:10份、cr:10份、ti:7份、mg:50份、si:60份、zr:5份、zn:200份、sn:100份、ga:15份、in:50份及ce: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20份、cu:10份、mn:8份、cr:15份、ti:5份、mg:60份、si:50份、zr:10份、zn:150份、sn:200份、ga:12份、in:75份及ce:5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将多种原料进行加热熔炼时,熔炼温度为800-820摄氏度,加热熔炼的时间为1h,且对多种熔化后的原料混合熔炼时,熔炼温度为720-760摄氏度,熔炼时间为1h,同时每隔10-15分钟对混合的原料搅拌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对混合料进行第一次精炼时,向混合料中加入高效精炼剂,高效精炼剂的质量组份为20-30份,第一次精炼的温度为710-730摄氏度,第一次精炼时间为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对混合料进行第二次精炼时,向混合料中加入高效精炼剂,高效精炼剂的质量组份为10-20份,第二次精炼的温度为720-740摄氏度,第二次精炼时间为8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在对熔融铝合金浇注时,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在700-730摄氏度下浇注,浇注速度为50mm/min-70mm/min,冷却水强度为0.13mpa-0.15mpa。

9.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高强度铝合金作为建筑门窗、机械零件和电力金具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涉及到铝合金的制备工艺领域,包括铝合金原料,所述铝合金原料具体包括以下组分组成:Fe:15‑25份、Cu:5‑15份、Mn:5‑10份、Cr:10‑20份、Ti:3‑7份、Mg:50‑70份、Si:40‑60份、Zr:5‑15份、Zn:100‑200份、Sn:100‑300份、Ga:10‑15份、In:50‑100份及Ce:10‑100份,具体包括以下制备工艺:步骤一、原料熔融混合,将准备的多种原料分别放入多个熔炉中进行溶化,等到完全熔化后,再将多种原料倒至一个熔炉中,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熔融的混合料。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制得的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铝合金的脆性,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扩大铝合金的使用范围,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军,吴俊霞,郭爱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阳市江南铝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