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5390发布日期:2023-11-22 21:2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喷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


背景技术:

1、表面光滑的玻璃容易导致眩光,还存在指纹残留等问题,尤其使用在如手机、电脑屏幕等智能设备上时,会严重影响人的视觉舒适度。而通过对玻璃表面进行喷砂雾化,降低其透光率和光泽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玻璃要达到良好的防眩光同时具有较高透光性的效果,则对喷砂枪的单位时间出砂量要求较高。而传统喷砂设备中的砂罐虽然也能向喷砂枪供砂,但基本不严格控制单位时间供砂量,导致喷砂枪的出砂量不稳定,使玻璃表面的磨砂效果达不到产品要求。

2、此外,位于砂罐底部靠近出砂口的砂粒由于受到的压力大,容易抱团,导致出砂时不能及时排出,从而使出砂量的更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供料较为精确,从而确保了玻璃表面喷砂后的雾化质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包括砂罐,砂罐的上方设有缓冲罐,缓冲罐底部通过条形孔与砂罐连通;缓冲罐的内腔上部设有进砂管,进砂管的进料口位于缓冲罐外;缓冲罐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有卸料轴,卸料轴位于条形孔处且两者相配合;卸料轴侧壁上设有凹槽;砂罐内腔中设有破拱结构,砂罐的底部设有第一出砂口。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料轴上设有至少两条凹槽,各凹槽绕卸料轴的轴线布置;凹槽的开口宽度不大于条形孔的宽度,卸料轴的侧壁与条形孔边缘相配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砂管横向布置,其长度与缓冲罐的长度相适配,进砂管的底部设有第二出砂口。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破拱结构包括相连接的转轴和螺旋叶片,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破拱结构位于砂罐的内腔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砂罐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砂罐内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吹气管,吹气管的出气端朝向破拱结构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管为至少两条,进气口连接有导气总管,各吹气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导气总管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砂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砂罐底部的长度方向排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罐侧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上下布置的第一料位计接头;砂罐的侧壁下部设有第二料位接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罐顶部设有排气口。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的优点为:

13、1、通过进砂管进入缓冲罐的砂粒,被卸料轴挡住,砂粒先进入卸料轴的凹槽内。随着卸料轴转动,卸料轴凹槽内的砂粒进入砂罐,卸料轴旋转速度越快,砂罐的单位时间进砂量也越多,从而可较为精确地控制从砂罐的第一出砂口输送至喷砂枪的砂量,让经过喷砂处理后的玻璃表面质量更稳定,提高合格率。当卸料轴不转动时,卸料轴的侧壁与条形孔配合,缓冲罐内的砂粒不会进入砂罐。

14、2、卸料轴上设置至少两条凹槽,分布更均匀性,卸料轴对称性更好,而且每次凹槽卸料所需卸料轴的旋转角度更小。

15、3、进砂管横向布置且其长度与缓冲罐的长度相适配,让缓冲罐进砂后,砂粒在卸料轴上方的分布更均匀,减少因砂粒分布不均出现单位时间供砂量不稳定的问题。

16、4、砂罐中通过设置带有转轴和螺旋叶片的破拱结构,可对位于砂罐内腔底部的砂粒进行搅动,防止砂粒拱起和抱团,让砂粒能更顺畅地从第一出砂口输出,进一步提高出砂量的精确性。

17、5、通过吹气管向砂罐内吹气,驱使砂罐内的砂粒随着气压升高而被挤出第一出砂口并输送至喷砂枪。吹气管为多条,可作用在多个区域,气流分布更均匀,减少出现局部供砂不稳定的问题。

18、6、随着缓冲罐内砂量增加,为避免缓冲罐内气压升高,通过排气口可确保缓冲罐内的气压稳定。

19、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包括砂罐(2),其特征在于,砂罐(2)的上方设有缓冲罐(1),缓冲罐(1)底部通过条形孔(11)与砂罐(2)连通;缓冲罐(1)的内腔上部设有进砂管(3),进砂管(3)的进料口(31)位于缓冲罐(1)外;缓冲罐(1)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连接有卸料轴(4),卸料轴(4)位于条形孔(11)处且两者相配合;卸料轴(4)侧壁上设有凹槽(41);砂罐(2)内腔中设有破拱结构(6),砂罐(2)的底部设有第一出砂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轴(4)上设有至少两条凹槽(41),各凹槽(41)绕卸料轴(4)的轴线布置;凹槽(41)的开口宽度不大于条形孔(11)的宽度,卸料轴(4)的侧壁与条形孔(11)边缘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管(3)横向布置,其长度与缓冲罐(1)的长度相适配,进砂管(3)的底部设有第二出砂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拱结构(6)包括相连接的转轴(62)和螺旋叶片(61),转轴(62)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7);破拱结构(6)位于砂罐(2)的内腔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罐(2)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21),砂罐(2)内设有与进气口(21)连通的吹气管(23),吹气管(23)的出气端朝向破拱结构(6)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23)为至少两条,进气口(21)连接有导气总管(24),各吹气管(23)的进气端均与所述导气总管(2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砂口(8)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砂罐(2)底部的长度方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1)侧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上下布置的第一料位计接头(9);砂罐(2)的侧壁下部设有第二料位接头(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1)顶部设有排气口(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包括砂罐,砂罐的上方设有缓冲罐,缓冲罐底部通过条形孔与砂罐连通;缓冲罐的内腔上部设有进砂管,进砂管的进料口位于缓冲罐外;缓冲罐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有卸料轴,卸料轴位于条形孔处且两者相配合;卸料轴侧壁上设有凹槽;砂罐内腔中设有破拱结构,砂罐的底部设有第一出砂口。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喷砂机粉斗结构,供料较为精确,从而确保了玻璃表面喷砂后的雾化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薛敬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凯华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