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5559发布日期:2023-12-21 09:3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海绵加工,具体为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1、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熔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符合规格,再将合格的玻璃块经过加热锻压,成光学透镜毛胚。通常光学镜片需要从毛坯立方体加工为曲面,加工需要经过反复多次打磨和抛光工序。首先进行粗打磨,擦除光学镜片外表面上的粗糙物质,在光学镜片上建立初步模型,然后对光学镜片进行精抛光,测定r值,多次调整抛光使光学镜片双面细腻光滑,清洁杂质和粉末,再开始修边操作,将光学镜片边缘打磨至所需的透镜外径。磨边操作完成以后,再进行镀膜、上墨和最后的光学冷加工操作。用特殊胶水将两片大小和外径相等,但r值相反的光学镜片粘合在一起,才算完成了对光学镜片的所有加工流程。

2、目前广泛使用的光学镜片打磨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开号为cn 218947227 u的一种光学镜片的双面打磨装置,该装置通过弧形槽和两个夹片仅对光学镜片顶部夹紧固定,双面同时进行打磨工作时,受力不均容易造成镜片报废,并且喷淋组件由内腔底部向上喷淋,清洁碎屑粉末不到位,单一工作仓,存在打磨零件磨损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具备打磨加工更智能、分段加工精度高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包括机体,固定安装于机体内部底面的底座,固定安装于机体内部的打磨机构,固定安装于机体顶部的单片机,固定安装于机体背面的驱动电机,所述机体背面转动连接有小圆盘和大圆轮,所述小圆盘轴心线和大圆轮轴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小圆盘正面和大圆轮正面开设有操作轨,所述操作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滑块正面轴接有第一伸缩操作杆,所述第一伸缩操作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真空吸盘。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打磨仓、间隔板和抛光仓,所述打磨仓固定安装于机体内部最左侧,所述抛光仓固定安装于机体最右侧,所述打磨仓和抛光仓中间固定安装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垂直于机体底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磨仓包括鼓风机、限位板、打磨机构、底座和左底座,所述打磨仓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打磨仓内壁左侧,所述打磨仓内壁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左侧活动连接有左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底座上表面,且贯穿转盘内部轴心处,所述转盘内部轴心处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套接于转轴,所述转轴上表面开设有四组卡动槽,所述卡动槽滑动连接四组卡块,所述卡块与固定块弹簧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左打磨轮,右打磨轮,所述左打磨轮固定安装于左底座,所述右打磨轮固定安装于间隔板左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间隔板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操作杆,所述第二伸缩操作杆远离间隔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真空吸盘。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光仓正面固定安装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滴管和抛光轮,所述滴管位于抛光轮后侧,所述机体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滴瓶,所述滴瓶瓶口卡接于滴管顶端,所述滴管底端固定连接于抛光仓内壁正面,且贯穿机体右表面,所述抛光仓内部底面设为斜面,所述抛光仓内壁右侧开设有排水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控制端电性连接电动打磨轮、旋转电机、电机、第一伸缩操作杆、第一电动真空吸盘、驱动电机、第二伸缩操作杆、第二电动真空吸盘和抛光轮,所述打磨仓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仓门,所述抛光仓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仓门,所述第一仓门和第二仓门均为透明耐腐蚀材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小圆盘逆时针翻转180度水平翻转曲面,大圆轮顺时针翻转90度,使毛坯垂直于底面,两个电动真空吸盘吸附曲面,不磨损毛坯曲面的同时,受力点均匀,伸缩杆配合电动打磨轮从毛坯中心点由内向外进行打磨,透镜不易报废,加工精度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包括机体(1),固定安装于机体(1)内部底面的底座(2),固定安装于机体(1)内部的打磨机构,固定安装于机体顶部的单片机(3),固定安装于机体(1)背面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背面转动连接有小圆盘(4)和大圆轮(5),所述小圆盘(4)轴心线和大圆轮(5)轴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小圆盘(4)正面和大圆轮(5)正面开设有操作轨(6),所述操作轨(6)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滑块正面轴接有第一伸缩操作杆(8),所述第一伸缩操作杆(8)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真空吸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打磨仓(10)、间隔板(11)和抛光仓(12),所述打磨仓(10)固定安装于机体(1)内部最左侧,所述抛光仓(12)固定安装于机体(1)最右侧,所述打磨仓(10)和抛光仓(12)中间固定安装有间隔板(11),所述间隔板(11)垂直于机体(1)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仓(10)包括鼓风机(13)、限位板(14)、打磨机构、底座(2)和左底座(15),所述打磨仓(10)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3)和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垂直于打磨仓(10)内壁左侧,所述打磨仓(10)内壁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左侧活动连接有左底座(15),所述底座(2)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16),所述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贯穿底座(2)上表面,且贯穿转盘(16)内部轴心处,所述转盘(16)内部轴心处设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套接于转轴(17),所述转轴(17)上表面开设有四组卡动槽(19),所述卡动槽(19)滑动连接四组卡块(20),所述卡块(20)与固定块(18)弹簧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左打磨轮(21),右打磨轮(22),所述左打磨轮(21)固定安装于左底座(15),所述右打磨轮(22)固定安装于间隔板(11)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11)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操作杆(23),所述第二伸缩操作杆(23)远离间隔板(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真空吸盘(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仓(12)正面固定安装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滴管(25)和抛光轮(26),所述滴管(25)位于抛光轮(26)后侧,所述机体(1)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滴瓶(27),所述滴瓶(27)瓶口卡接于滴管(25)顶端,所述滴管(25)底端固定连接于抛光仓(12)内壁正面,且贯穿机体(1)右表面,所述抛光仓(12)内部底面设为斜面,所述抛光仓(12)内壁右侧开设有排水槽(2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3)控制端电性连接电动打磨轮、旋转电机、电机、第一伸缩操作杆(8)、第一电动真空吸盘(9)、驱动电机、第二伸缩操作杆(23)、第二电动真空吸盘(24)和抛光轮(26),所述打磨仓(10)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仓门(29),所述抛光仓(12)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仓门(30),所述第一仓门(29)和第二仓门(30)均为透明耐腐蚀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海绵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智能打磨装置,包括机体,固定安装于机体内部底面的底座,固定安装于机体内部的打磨机构,固定安装于机体顶部的单片机,固定安装于机体背面的驱动电机,机体背面转动连接有小圆盘和大圆轮,小圆盘轴心线和大圆轮轴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小圆盘正面和大圆轮正面开设有操作轨,操作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正面轴接有第一伸缩操作杆,第一伸缩操作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真空吸盘。该装置通过伸缩操作杆和电动真空吸盘吸附曲面,水平打磨,受力均匀,透镜不易报废,两个电动真空吸盘配合固定毛坯垂直于机体底面,不磨损曲面的同时,抛光精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朴万洙,倪功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我信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