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用铸锭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0817发布日期:2024-03-13 20:5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用铸锭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铸锭加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用铸锭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钛合金铸锭指的是通过铸造工艺制备的钛合金块状物体。铸锭是一种初步的形状,通常是用于后续加工和制造成各种最终产品的起始材料,真空电子束冷床炉是用来熔炼铸锭的一种设备,在铸锭熔炼后需要进行冷却,定型后形成新的形态,现有的冷却装置只是通过水冷环对熔炼后的铸锭进行冷却,且自身散热的效果不够强,对外的散热速度较慢。

2、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2121079232.2)所公开的“一种铝钛合金锭浇注后快速冷却装置”,其说明书公开:通过浇注产生的铝钛合金锭其冷却速度较慢,通常顶部散热较快,底部散热比较慢,使得铝钛合金锭的生产效率降低;上述申请可佐证现有技术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用铸锭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冷却装置自身散热的效果不够强,对外的散热速度较慢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一种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用铸锭冷却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4、一种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用铸锭冷却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四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滑动贯穿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端面安装有冷却环,所述冷却环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却环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两个所述支架的端面设有散热夹持检测机构,所述散热夹持检测机构包括蜗轮环,所述蜗轮环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架的端面,所述蜗轮环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冷却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可拆卸桨叶组件,所述可拆卸桨叶组件包括线轮,所述线轮固定连接在卡块的表面,所述线轮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柱,所述螺柱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螺柱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线轮和叶片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叶片远离弹簧的一侧,所述叶片的端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线轮的内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圆弧面设有纸圈,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驱动限位机构,所述驱动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限位机构分别位于蜗轮环的两侧,所述驱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侧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以长杆的中点处轴对称分布,所述长杆位于固定框靠近端部的位置,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长板,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长板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长板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处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卡框,所述卡框的内壁滑动插设有卡块,所述可拆卸桨叶组件安装在卡块的表面。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圆弧面开设有卡槽。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蜗杆的上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润滑油块。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长板彼此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长板远离固定框一端的侧壁,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端面均开设有矩形孔,其中一个所述矩形孔的内壁插设有插板,另一个所述矩形孔的内壁插设有方板,所述插板和方板的上端面均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板远离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圆弧面开设有漏孔。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上下两侧均呈圆弧状,所述润滑油块的形状呈圆弧状,所述润滑油块位于蜗杆的上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环、散热片、冷却管、第一电机以及可拆卸桨叶组件,通过冷却管环形缠绕在冷却环上,从而提高冷却环与冷却管的接触面积,并借助环形缠绕的散热片提高对冷却环的散热能力,借助第一电机驱动可拆卸桨叶组件,可提高散热片的散热能力,而在不需要进行散热时,借助卡框和卡块的滑动,可使可拆卸桨叶组件拆卸下来,并借助弹簧的弹力以及叶片上的凹槽,可使叶片夹持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连接处,并借助检测块上的纸圈,可对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处是否泄漏进行检测,尽量避免在水流流通时,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出现泄漏而不便于及时发现的情况,即在对熔炼后的铸锭冷却时,可拆卸桨叶组件可作为散热组件使用,加强散热效果,而在不冷却时,可拆卸桨叶组件又可经过形态位置的变化,转变为夹持检测组件对进水管出水管进行泄漏检测;

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矩形槽、支撑板、毛刷辊和卡槽,在可拆卸桨叶组件对散热片进行散热时,毛刷辊可同步对散热片进行清理,提高散热片表面的洁净程度,提高散热片与冷却环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而将毛刷辊拆卸下后,通过支撑板的转动,借助卡槽与固定板的卡合以及进水管出水管对支撑板的支撑,可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稳固,即在对散热片散热时,毛刷辊可作为清理组件使用,提高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强散热效果,在不散热时,毛刷辊可经过位置的变化,形成稳固组件,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稳固;

15、3.通过设置的蜗杆、蜗轮环、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三电机、润滑油块、固定架,在蜗杆和蜗轮环的相互传动下,可使可拆卸桨叶组件围绕着冷却环转动,提高散热效果,借助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使用,可调节蜗杆的位置,通过固定块的使用,可对润滑油块的位置进行稳固,进而通过润滑油块与蜗杆的接触,达到润滑蜗杆的效果,而在将冷却后的铸锭取出时,借助第二电机的驱动,可使固定架的位置发生转变,进而在冷却后的铸锭移出时,可通过固定架对冷却后的铸锭进行限位,提升稳定性,且固定块圆弧状的特性既符合冷却后铸锭的形状又在润滑油块润滑时,保证黄油能够集中在中间滴落,即在对熔炼后的铸锭冷却时,固定架可对润滑油块进行稳固,保证润滑油块能够对蜗杆进行润滑,第二电动伸缩杆可调节蜗杆的位置,而在不冷却时,经过位置的转变,固定架又可对冷却后的铸锭进行限位,第二电动伸缩杆又可实时的调节固定架与冷却后铸锭之间的距离;

16、4.通过设置圆筒、漏孔以及第四电机,通过圆筒以及漏孔的使用,可对蜗杆与润滑油块接触时产生的飞溅物进行收集,而在不润滑时,对冷却后的铸锭进行限位时,通过第四电机的驱动,可调整圆筒的位置,借助圆筒的转动,可减小固定架与冷却后铸锭之间的摩擦力,即在对熔炼后的铸锭进行冷却时圆筒可作为收集组件,对润滑油块的飞溅物进行收集,在移出冷却后的铸锭时,经过位置的变化又可减小固定架与冷却后铸锭之间的摩擦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