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124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工件斜面的机械设备,准确地说是涉及玻璃磨边机。
现有的玻璃磨边机主要由磨头组件、导轨、工作台、工作台主轴、主电机、水盘构成,其工作过程是主电机通过工作台主轴使工作台转动;磨头组件通过导轨移动至适合位置对安置在工作台上的玻璃进行磨削;水盘用于回收冷却水及磨削玻璃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粉末。附


图1a和附
图1b是现有的玻璃磨边机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
图1a是主视图,附
图1b是俯视图,如图所示,主电机8通过带动一对皮带轮和一对齿轮使工作台主轴3转动,从而带动工作台2转动,其中工作台主轴轴承4是单列向心球轴承;三个磨头组件1与上床身12固定在一起,底座9、下床身10、导轨11固定在一起,磨头组件1与上床身12构成的部件可以在导轨11上移动至适合位置对安置在工作台2上的玻璃进行磨削,玻璃安放在工作台2上的夹具5上,通过真空管7抽真空使其固定;水盘6的位置高于导轨11。
现有的玻璃磨边机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采用三个磨头组件1,使得每个磨头磨削分配量大,导致磨削速度偏低,约为1.5米/分,影响了生产效率及磨削质量;(2)工作台主轴3采用单列向心球轴承4,从该轴承受力分析,其内环主要承受轴向力,而此类轴承主要是用来承受径向力的,不能承受大的轴向力,因而使用一段时间后,内环滚子逐渐磨损,间隙逐渐增大,造成主轴运转不顺畅不平稳,使工作台2运转有抖动现象,导致磨削玻璃质量下降;(3)由于导轨11位置低于水盘6,使水盘6上含玻璃粉末的冷却水滴漏于导轨11上,导轨1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严重生锈,造成上床身12移动困难,难以将磨头组件1移动至适合位置对玻璃进行磨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玻璃磨边机进行改进(1)采用四个磨头组件,使磨削速度提高至3米/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磨削质量;(2)工作台主轴改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由轴承支座承受轴向力,使轴承内环与滚子磨损降到最低程度,主轴与轴承的轴向间隙也容易调整,从而消除主轴的窜动现象,磨出的玻璃面不再有机械振纹,达到提高磨削玻璃质量的目的;(3)导轨11安装位置高于水盘,使冷却水不易飞溅到导轨上,从而易于维修保养导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磨削速度较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2)工作台主轴改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避免了主轴窜动,工作台运转平稳,从而提高了磨削质量;(3)导轨安装位置高于水盘,易于维修保养。
附图2a和附图2b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磨边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a是主视图,附图2b是俯视图,如图所示,改进后的玻璃磨边机与现有技术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四个磨头组件1;主电机8带动的一对皮带轮直径改为90毫米和350毫米;工作台主轴轴承4改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3;导轨11安装位置高于水盘6。
实施例用结构如附图2a、附图2b所示的玻璃磨边机磨削半径为400毫米玻璃的斜面。将工作台2上的夹具5和四个磨头组件1移至半径为400毫米的圆周上,将玻璃置于夹具5上,启动真空泵,磨头组件和主电机即可进行磨削,待磨削完毕,关闭真空泵,取下玻璃,磨削后的玻璃表面光洁度3.2,无明显磨削纹路,导轨使用二年时无锈迹,工作台运转平稳。
对比实施例使用结构如附
图1a、附图2b所示的玻璃磨边机,磨削的玻璃及操作过程同上述实施列,所得玻璃表面光洁度为6.3,有明显磨削纹路,导轨使用四个月时严重生锈,工作台运转不平稳。
权利要求一种由磨头组件、导轨、工作台、工作台主轴、主电机、水盘构成的玻璃磨边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四个磨头组件,工作台主轴轴承是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导轨位置高于水盘。
专利摘要一种由磨头组件、导轨、工作台、工作台主轴、主电机、水盘构成的玻璃磨边机,采用四个磨头组件,工作台主轴轴承采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导轨位置高于水盘,从而提高磨削速度,消除工作台抖动和爬行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和磨削质量,改善玻璃磨边机的操作性能。
文档编号B24B9/10GK2180404SQ93220949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日
发明者李毅, 曾颂华, 冯梅, 许海峰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