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导球器的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60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导球器的磨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钢球的磨盘,是对现有的蘑盘构成形式的改进。
在对滚动轴承的钢球加工过程中,需经光球工序,初研工序以及精研工序等。在上述加工工序中,如


图1所示,钢球加工是依靠上、下两磨盘给钢球施加一定的压力,在磨料等研磨料的配合下磨削加工。磨盘的沟道是围绕盘心的若干个同心圆。由于每个同心圆的直径差异,因而每个沟道的圆周长亦存在差异。每磨一转,里、外沟道的钢球磨削量不一致,造成加工误差。以3M4780钢球磨床精研板为例,里沟路径和外沟路径相差261/713;里沟钢球出球量每转一周也只有外沟钢球的452/713,如上里沟钢球常出现断流,实际上里沟钢球出球数还达不到外沟球出球数452/713,所以用里沟钢球向外推外沟钢球必然造成每一个球的磨削量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导球器的磨盘。它可以实现里、外钢球磨削量趋于一致,减少钢球的相互差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磨盘、下磨盘、隔板,隔板两侧分别是进球道和出球道,其特征在于在出球道上设置有导球器,该导球器中间有挡板,档板将出球道分隔成里出球道和外出球道,档板顶端与出球道里端之间是里外出球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在出球道上设置导球器,导球器上的档板将出球道分隔成里、外出球道,这样就会形成呈沟的钢球先从出球道滚出,又被完送入进球道;而外沟的钢球后从出球道流出,又被后送入进球道,因而使每一个钢球的磨削量趋于一致,从而解决了钢球加工的相互差过大的问题。
图1是已有技术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蘑盘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磨盘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球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球器的A-A剖视图。
(1)上磨盘;(2)下磨盘;(3)进球道;(4)隔板;(5)出球道;(6)导球器;(7)档板;(8)里外出球口;(9)里出球道;(10)外出球道;(11)钢球。
参见图2、图3、图4、图5,在出球道(5)上设有导球器(6),导球器(6)上具有一档板(7),档板(7)将出球道(5)分隔成里、外出球道(9),档板(7)的顶端与出球道(5)最里端之间构成里外出球口(8)。钢球(11)经一圈过磨削后,从磨盘内流出,由于档板(7)的作用,里沟的钢球(11)先从里外出球口(8)滚至外出球道(10),而外沟的钢球(11)须经较长的曲折路线才能从里到外滚出,而里沟的钢球(11)在循环中又先被送入进球道(3),因而里、外沟的钢球(11)磨削路线趋于一致,使里、外沟钢球的相互差减少至标准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逆向导球器(6),使外沟钢球(11)推动里沟钢球(11)循环,使里、外钢球(11)的磨削量保持在标准范围内,提高了成品钢球的质量,减少了钢球(11)加工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导球器的磨盘,它包括上磨盘(1)、下磨盘(2)、隔板(4),隔板(4)两侧分别是进球道(3)和出球道(5),其特征在于在出球道(5)上设置有导球器(6),该导球器(6)中间有挡板(7),档板(7)将出球道(5)分隔成里出球道(9)和外出球道(10),档板(7)顶端与出球道(5)里端之间是里外出球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导球器的磨盘,包括上磨盘、下磨盘、隔板,隔板两侧分别是进球道和出球道,其特征在于在出球道上设置有导球器,该导球器中间有挡板,挡板将出球道分隔成里出球道和外出球道,挡板顶端与出球道里端之间是里外出球口。由于设置逆向导球器,使外沟钢球推动里沟钢球循环,使里、外钢球的磨削量保持在标准范围内,提高了成品钢球的质量,减少了钢球加工费用。
文档编号B24B37/02GK2317992SQ9724473
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攀峰 申请人:李攀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