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46905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
(一)所属技术领域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涉及一种以一水型铝土矿为原料,采用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中的种分后母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拜耳法是一种成熟的氧化铝生产工艺,特别适于处理铝硅比含量高的三水型铝土矿,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的特点。但在处理一水型铝土矿时,由于其铝硅比低.矿赋成份的差异,难于用传统的纯拜耳法生产。对一水型铝土矿的生产氧化铝的研究,采用混联法生产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其由于一水硬型铝土矿本身的特点决定,其产品收率、过程及设备运转等各项指标大都低于纯拜耳法,蒸发器内产生结疤,能耗高,效率低。
目前在混联法生产中,氧化铝的种分过程的采用工艺与拜耳法相同,种分末槽母液经立盘过滤机过滤后,母液返回循环使用。分析表明,由于采用的矿物原料不同,混联法的氢氧化铝产品多为中间型的、颗粒小,过滤性能较采用三水型铝土矿拜耳法生产的氢氧化铝过滤性能及沉降性能都要差,致使母液中的氢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常常大于6g/l,有时甚至更高,高含量氢氧化铝浮游物母液,直接进入受液槽、板式交换器到蒸发。造成大量氢氧化铝浮游物在流程中循环,不但造成巨大浪费,而且氢氧化铝浮游物进入蒸发器内产生结疤,使蒸发器的蒸发量下降。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以一水型铝土矿为原料、采用混联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蒸发器内产生结疤、能耗高、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方法的改进方法。
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包括矿浆制备、压煮溶出、沉降过滤、料浆制备、熟料烧成、粗液脱硅、碳分分解、种分分解、焙烧的常规混联法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将种分后的母液经再过滤,使其中氢氧化铝浮游物浓度达到0.05--1g/l,再返回系统循环。
发明的方法,其再过滤过程是采用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其溢流作为循环母液经板式换热器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回收。
本发明的方法,用于混联法中的种分后的母液中再过滤,使母液中的氢氧化铝浮游物的指标达到0.05--1g/l。并将母液中的氢氧化铝浮游物及时回收,避免氢氧化铝在生产流程中的无效循环,提高了系统产能.降低了消耗,并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使系统的综合指标得以提高。使用的设备投资小、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过滤精度高。


附图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包括矿浆制备、压煮溶出、沉降过滤、料浆制备、熟料烧成、粗液脱硅、碳分分解、种分分解、焙烧的常规混联法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将种分后的母液经再过滤,将种分后的母液经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其溢流作为循环母液经板式换热器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回收,溢流中的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小于1g/l,再返回系统循环。
实施例1种分后的母液含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小于12g/l,经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溢流氧化铝浮游物浓度为0.8g/l作为母液经板式换热后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
实施例2种分后的母液含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小于30g/l,经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溢流氧化铝浮游物浓度为1.0g/l作为母液经板式换热后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
实施例3种分后的母液含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小于6g/l,经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溢流氧化铝浮游物浓度为0.09g/l作为母液经板式换热后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
实施例4种分后的母液含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小于20g/l,经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溢流氧化铝浮游物浓度为0.08g/l作为母液经板式换热后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
实施例5种分后的母液含氧化铝浮游物浓度小于24g/l,经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溢流氧化铝浮游物浓度为0.8g/l作为母液经板式换热后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包括矿浆制备、压煮溶出、沉降过滤、料浆制备、熟料烧成、粗液脱硅、碳分分解、种分分解、焙烧的常规混联法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将种分后的母液经再过滤,使其中氢氧化铝浮游物浓度达到0.05--1g/l,再返回系统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再过滤过程是采用袋式过滤机进行过滤,其溢流作为循环母液经板式换热器去蒸发工序,底流去种分槽回收。
全文摘要
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涉及一种以一水型铝土矿为原料,采用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中的种分后母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种分后的母液经再过滤,使其中氢氧化铝浮游物浓度达到0.05-1g/l,再返回系统循环。本发明的方法,可将母液中的氢氧化铝浮游物及时回收,避免氢氧化铝在生产流程中的无效循环,以提高了系统产能,降低了消耗,并减少蒸发器的结疤现象,使系统的综合指标得以提高。
文档编号C01F7/00GK1389401SQ0212558
公开日2003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3日
发明者李光柱, 董保才, 马达卡, 丁安平, 吴金珠, 周胜利, 江基旺, 李学武, 王义岗, 任巨金, 谢文俊, 郭恩喜, 于斌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