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石炉炉气除尘及利用的方法

文档序号:34690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石炉炉气除尘及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石炉炉气治理及废渣综合利用。电石炉炉气以其排放量大、粉尘粒度小、温度高、含尘浓度高、容易粘附结块五大特性给炉气除尘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目前,电石炉炉气的除尘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除尘主要有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沉降室除尘、电除尘等单级或多级除尘。其缺点是除尘效率低,不能达标排放;或因运行数月后,由于粉尘粘附在除尘器上,使除尘器工作失效。湿法除尘主要有水浴除尘、水膜除尘等方法,其缺点是产生剧毒的氰化物废水,造成水资源污染。再则不论是干法除尘或湿法除尘其除下来的数千吨粉尘均需占地堆放,易形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企业难于承担,因此国内大多数企业均是采取简单的一级旋风除尘或不经任何除尘处理而直接排放于大气,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将电石炉炉气的除尘、利用及电石渣、粉煤灰等废渣综合利用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由引风机[3]将炉气从电石炉[1]炉顶引出,进入除尘器[2],除尘下来的粉尘送到砖厂作生产原料,炉气经引风机[3]加压后,气体一部份进入干燥仓[4],利用高温炉气对仓内的矿石(焦炭等)进行烘干,降温后的炉气与从旁路过来的炉气混合,进入调节器[5],通入水或蒸气调节处理后进入养护窑[6]。利用炉气对用石灰、电石渣、粉煤灰、山砂等原料制成的砖坯进行养护,生产建材制品。炉气中的微细粉尘在窑内的湿热蒸气作用下产生凝聚沉降下来,尾气经排气烟囱[7]排放于大气,从而达到了电石炉炉气的除尘及利用。
附图
[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简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按石灰或电石渣15~30%、粉煤灰或山砂70~85%的比例加水混合搅拌,入消化仓存化2~4天后,加水搅拌送入压砖机压制成砖坯,用窑车送入养护窑。电石炉炉气由引风机从电石炉炉顶引出,经除尘器除尘后送入干燥仓,利用高温炉气对矿石进行干燥。降温后的炉气与从旁路来的炉气混合入调节器,通入水降温调节后入养护窑对窑内的砖坯进行养护5~10天,即制得成品。炉气中的微细粉尘在窑内的湿热蒸气作用下产生凝聚沉降下来,尾气由排气烟囱排空。从而达到电石炉炉气的除尘及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石炉炉气除尘及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引风机[3]将炉气从电石炉[1]炉顶引出,进入除尘器[2],除尘下来的粉尘送到砖厂作生产原料,炉气经引风机[3]加压后,气体一部份进入干燥仓[4],利用高温炉气对仓内的矿石(焦炭等)进行烘干,降温后的炉气与从旁路过来的炉气混合,进入调节器[5],通入水或蒸气调节处理后进入养护窑[6],利用炉气对用石灰、电石渣、粉煤灰、山砂等原料制成的砖坯进行养护,生产建材制品。炉气中的微细粉尘在窑内的湿热蒸气作用下产生凝聚沉降下来,尾气经排气烟囱[7]排放于大气,从而达到了电石炉炉气的除尘及利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电石炉炉气除尘及利用的方法。即用引风机将电石炉炉气引出除尘后,利用高温炉气对矿石进行干燥,再经调节处理后送入养护窑。利用炉气对砖坯进行养护生产建材制品。炉气中的微细粉尘在窑内湿热蒸汽作用下产生凝聚沉降下来,从而达到了电石炉炉气的除尘和利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投资少,不产生粉尘及含氰污水排放形成的二次污染,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C01B31/32GK1461936SQ0212252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日
发明者彭华先 申请人:彭华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