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方法

文档序号:343814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桨叶干燥机和旋转闪蒸干燥机二级烘干生 产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l。该烘干生产工艺存在如下不足因旋闪干燥机采用了热风烘干,
为了保证产品的水分达标和布袋除尘器不结露,排空的空气温度达到iocrc左右,外排风量
在9800raVh左右,因此,外排的空气带走了大量的热能,造成大量能耗损失。生产流程中使
用设备多,工艺管网、电气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都较复杂;系统安全稳定性差、故障率高;
系统泄漏点多,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因流程复杂,造成占地面积大、 一次性投资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产能高、投资省、占地 面积小、能耗低、能源可能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流程短、操作简单、故障率低,工艺管网、 电气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简单的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化学氢氧化铝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台串联的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 铝滤饼进行烘干;先利用第一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行预烘干至水份重量 含量降至4%以下;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经一级桨千机预烘干后的氢氧化铝物 料直接烘干成合格的产品。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2台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串联生产的两级干燥生产工艺,利用第一 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物料进行预烘干,将物料中的水份含量由10%以上降至4%以下,然 后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物料直接烘干成合格的产品。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 烘干生产工艺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在产能相同的条件下,投资可节省20%、能耗可降低68 %、设备使用数量减少70%、占地面积可减少25%、能源完全可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工艺 管网、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十分简单、系统连续运行稳定性高、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诸多 关键优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方法,采用二台串联的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 行烘干;先利用第一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行预烘干至水份重量含量降至 4%以下;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经一级桨干机预烘干后的氢氧化铝物料直接烘干成合格的产品。 实施例1
操作时,氢氧化铝滤饼含水重量为10%,先利用第一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型号SK-35, 换热面积35m2,主轴转速16. 55r/min,功率45kw,工作介质饱和蒸汽)对氢氧化铝滤饼进 行预烘干至含水量为4%。同时一台真空带式过滤机采用一台西门子2BE3400-446型真空泵, 过滤机真空管装在过滤机烘干区,增加过滤机上的蒸汽加热器的加热面积,以降低氢氧化铝 滤饼的水份,减轻一级桨干机的结疤,提高系统的产能。
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经一级桨干机预烘干后的氢氧化铝物料直接烘干成 合格的产品。
将二台桨干机的主轴和夹套蒸汽管道分开,在两根管道上各加装安全阀,以防止夹套焊 缝炸裂的安全设备事故主轴和夹套的蒸汽冷凝回水管路分离开,选用DN80浮球式疏水阀, 以提高桨干机的换热效果。
实施例2
操作时,氢氧化铝滤饼含水重量为10%,先利用第一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型号SK-35, 换热面积35m2,主轴转速16. 55r/min,功率45kw,工作介质饱和蒸汽)对氢氧化铝滤饼进 行预烘干至含水量为3. 5%。同时一台真空带式过滤机采用一台西门子2BE3400-446型真空泵, 过滤机真空管装在过滤机烘干区,增加过滤机上的蒸汽加热器的加热面积,以降低氢氧化铝 滤饼的水份,减轻一级桨干机的结疤,提高系统的产能。
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经一级桨干机预烘干后的氢氧化铝物料直接烘干成 合格的产品。
将二台桨干机的主轴和夹套蒸汽管道分开,在两根管道上各加装安全阀,以防止夹套焊 缝炸裂的安全设备事故;主轴和夹套的蒸汽冷凝回水管路分离开,选用DN80浮球式疏水阀, 以提高桨干机的换热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化学氢氧化铝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台串联的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行烘干;先利用第一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行预烘干至水份重量含量降至4%以下;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经一级桨干机预烘干后的氢氧化铝物料直接烘干成合格的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氢氧化铝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台串联的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行烘干;先利用第一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对氢氧化铝滤饼进行预烘干至水份重量含量降至4%以下;再利用第二级楔形空心桨叶干燥机将经一级桨干机预烘干后的氢氧化铝物料直接烘干成合格的产品。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烘干生产工艺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在产能相同的条件下,投资可节省20%、能耗可降低68%、设备使用数量减少70%、占地面积可减少25%、能源完全可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工艺管网、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十分简单、系统连续运行稳定性高、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诸多关键优势。
文档编号C01F7/44GK101580254SQ20091008605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日
发明者峻 严, 霞 冉, 吴长河, 张文豪, 张荣涛, 杨长付, 汪任初, 玉 王, 王忠阳, 苏进祥, 郭明磊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