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08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硫酸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硫酸生产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硫酸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高浓度的硫酸是一种工业常用的生产原料,如可以用来作为电动车蓄电池的电解液,高浓度的硫酸生产一般是通过三氧化硫和较低浓度的硫酸进行反应得到的。现有技术的硫酸反应装置原料利用率低,安全性差,且气体污染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硫酸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硫酸反应装置原料利用率低,安全性差,且气体污染较重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硫酸反应装置,包括有三氧化硫储气塔、反应塔、浓硫酸放料罐、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上侧部通过管路与三氧化硫储气塔连通,反应塔顶部设置有浓硫酸进料口、 向反应塔内喷洒的喷洒头,所述浓硫酸放料罐通过放料管连通至浓硫酸进料口,所述反应塔侧部设置有尾气排出口,反应塔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回液口,所述回液口通过带抽液泵的回液管与反应塔的喷洒头连通;所述吸收塔被隔板隔开为上部的碱池和下部的中和池,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向中和池喷洒的喷洒头,位于中和池上部侧壁安装有循环管,中和池下部侧壁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连通至反应塔的尾气排出口,所述循环管连通至所述输气管上。所述的硫酸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硫酸放料罐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层,所述放料管中设置有石棉块,所述石棉块有多个,每隔一段距离均勻分布在放料管中,且每个石棉块均堵满所在的放料管管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和维护方便。反应塔通过硫酸进液口使低浓度的硫酸进入,然后与通入反应塔中的三氧化硫气体反应,以得到高浓度的硫酸,同时通过抽液泵将反应塔中反应后得到的硫酸通过喷洒头重新送入反应塔进行反应,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高浓度硫酸的成品率。通过吸收塔喷洒头将碱池中的碱性物质送入中和池中中和酸性尾气,同时循环管将中和后的气体循环送入中和池中,确保酸性气体被完全中和。 浓硫酸放料罐的放料管中设置有多段石棉块,通过石棉块起到减缓放料管中的硫酸流速的作用,以避免由于硫酸流速过快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聚四氟乙烯内衬层可以提高放料罐的防腐蚀性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高浓度硫酸的成品率,也大大提高了放料罐的使用寿命,尾气吸收效果较强,有效地减轻了三氧化硫制浓硫酸造成的气体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硫酸反应装置,包括有三氧化硫储气塔1、反应塔2、浓硫酸放料罐3、 吸收塔4,反应塔2上侧部通过管路5与三氧化硫储气塔1连通,反应塔2顶部设置有浓硫酸进料口 6、向反应塔2内喷洒的喷洒头7,浓硫酸放料罐3通过放料管8连通至浓硫酸进料口 6,反应塔2侧部设置有尾气排出口 9,反应塔2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10、回液口 11,回液口 11通过带抽液泵12的回液管13与反应塔2的喷洒头7连通;吸收塔4被隔板隔开为上部的碱池14和下部的中和池15,隔板上安装有向中和池15喷洒的喷洒头16,位于中和池 15上部侧壁安装有循环管17,中和池15下部侧壁安装有输气管18,输气管18连通至反应塔的尾气排出口 9,循环管17连通至输气管18上。浓硫酸放料罐3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层19,放料管8中设置有石棉块20, 石棉块20有多个,每隔一段距离均勻分布在放料管8中,且每个石棉块20均堵满所在的放料管8管段。
权利要求1.硫酸反应装置,包括有三氧化硫储气塔、反应塔、浓硫酸放料罐、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上侧部通过管路与三氧化硫储气塔连通,反应塔顶部设置有浓硫酸进料口、 向反应塔内喷洒的喷洒头,所述浓硫酸放料罐通过放料管连通至浓硫酸进料口,所述反应塔侧部设置有尾气排出口,反应塔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回液口,所述回液口通过带抽液泵的回液管与反应塔的喷洒头连通;所述吸收塔被隔板隔开为上部的碱池和下部的中和池,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向中和池喷洒的喷洒头,位于中和池上部侧壁安装有循环管,中和池下部侧壁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连通至反应塔的尾气排出口,所述循环管连通至所述输气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硫酸放料罐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层,所述放料管中设置有石棉块,所述石棉块有多个,每隔一段距离均勻分布在放料管中,且每个石棉块均堵满所在的放料管管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酸反应装置,包括有三氧化硫储气塔、反应塔、浓硫酸放料罐、吸收塔,反应塔与三氧化硫储气塔连通,反应塔顶部有浓硫酸进料口、喷洒头,浓硫酸放料罐通过放料管连通至浓硫酸进料口,反应塔侧部有尾气排出口,反应塔底部有出液口、回液口,回液口与反应塔喷洒头连通;吸收塔被隔板隔开为碱池和中和池,隔板上有喷洒头,中和池下部的输气管连通至反应塔的尾气排出口,中和池上部的循环管连通至输气管。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高浓度硫酸的成品率,也大大提高了放料罐的使用寿命,尾气吸收效果较强,有效地减轻了三氧化硫制浓硫酸造成的气体污染。
文档编号C01B17/74GK202164116SQ20112022549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潘文华, 王惠智 申请人:安徽博远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