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37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涉及水玻璃加工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硅酸钠的生产方法有干法和湿法,湿法又称为液相法。由于液相法生产硅酸钠能耗低,仅为干法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基本无环境污染,因此,用液相法生产硅酸钠得到了普遍应用。根据液相法生产硅酸钠工艺分析,液相法生产硅酸钠至少存在下述问题一是当采用在反应釜夹套中通入冷却水吸热降温时,降温时间需要2小时左右,降压时间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能;二是采用开启减压排空阀缓慢泄入冷凝罐中时,同样需要水进行冷却,降压时间也长,需要消耗大量水和电能;或者采用不降压而是直接将其排到贮存罐中, 虽节省了水,但由于压力高,料液中尚有未反应的硅砂,不仅会造成设备管理磨损,导致蒸汽溢出而带走部分硅酸钠,既浪费了大量蒸汽能源,还有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液相法制取硅酸钠的反应装置[申请号 201020216269. 0],它包括与至少两只反应釜均相通连接的排料管、与至少两只反应釜均相通连接的蒸汽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排料控制阀,蒸汽管上设置有进气控制阀,在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减压排空管,在减压排空管上设置有减压排空控制阀,减压排空管一端与反应釜相通连接、另一端与蒸汽管相通连接。还有人发明了一种液相法制备液态硅酸钠的过滤设备[申请号200810061644. 6],包括抽滤槽、叶片抽滤机、真空泵、料液储槽和电动行车, 叶片抽滤机由若干个抽滤叶片、支架和料液管道组成,料液管道固定在支架顶部,抽滤叶片悬挂在料液管道上,抽滤叶片的料液出口与料液管道连通;抽滤槽位于叶片抽滤机的下方; 电动行车设于叶片抽滤机的上方驱动叶片抽滤机移动,真空泵与料液储槽相连接,料液管道和料液储槽连通。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需要提供动力才能实现下料,能源损耗大,操作不够便捷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利用重力自动下料,能源损耗少的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包括配料槽,所述的配料槽上设有下料管,在下料管上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槽设置在支撑装置上。在上述的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配料槽固定在支架上部,所述的支架的一侧设有平台,所述的平台上设有阶梯。[000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能够实现利用重力自动下料,能源损耗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配料槽1、下料管2、阀门3、支撑装置4、支架41、平台42、阶梯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包括配料槽1,所述的配料槽1上设有下料管2,在下料管2上设有阀门3。配料槽1设置在支撑装置4上。支撑装置4包括支架 41,所述的配料槽1固定在支架41上部,所述的支架41的一侧设有平台42,所述的平台42 上设有阶梯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配料槽1、下料管2、阀门3、支撑装置4、支架41、平台42、 阶梯4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包括配料槽(1),所述的配料槽(1)上设有下料管 O),在下料管( 上设有阀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槽(1)设置在支撑装置(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 (4)包括支架(41),所述的配料槽(1)固定在支架Gl)上部,所述的支架Gl)的一侧设有平台(42),所述的平台02)上设有阶梯0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涉及水玻璃加工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配料槽,所述的配料槽上设有下料管,在下料管上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槽设置在支撑装置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水玻璃加工系统的供料机构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能够实现利用重力自动下料,能源损耗少。
文档编号C01B33/32GK202226679SQ20112033496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张金忠 申请人:张金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