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9151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中应用于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天然砂是其主要的细骨架,目前多数地区应用的是天然砂,天然砂属于地方资源,而且短期内不可再生;随着建设量的增加,我国不少地区天然砂已近枯竭,同时由于天然河砂的过渡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许多地方已严禁或限制开采天然河砂,由此导致工程用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的混凝土还不具备以上的综合性能或者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性能,以满足我国不断加深的钻井建设的需要,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更快地进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优选地,骨料包括河砂、陶沙;砂石、陶沙的重量比为10∶1-3。

优选地,骨料、硅酸盐水泥的重量比为90-100∶44-46。

优选地,粉煤灰、矿渣粉、凹凸棒石、膨胀珍珠岩的重量比为20-24∶18-22∶6-7∶16-18。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骨料:100份;硅酸盐水泥:45份;粉煤灰:20份;矿渣粉:20份;凹凸棒石7份;膨胀珍珠岩17份;减水剂2份;分散剂1.1份;表面活性剂0.3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配方合理,方法简单,具有强度高、轻质、高阻水、高阻燃、粘结强度高等优点,易得且成本低廉; 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吸音性能,而且还可减少水泥用量,能使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折强度高,不易开裂,不堵泵,密实性好,而且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骨料:80份;硅酸盐水泥:40份;粉煤灰:10份;矿渣粉:15份;凹凸棒石5份;膨胀珍珠岩15份;减水剂1.5份;分散剂0.8份;表面活性剂0.1份。

本实施例中,骨料包括河砂、陶沙;砂石、陶沙的重量比为10∶1。

实施例二

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骨料:120份;硅酸盐水泥:50份;粉煤灰:30份;矿渣粉:25份;凹凸棒石9份;膨胀珍珠岩20份;减水剂2.5份;分散剂1.5份;表面活性剂0.5份。

本实施例中,骨料包括河砂、陶沙;砂石、陶沙的重量比为10∶3。

实施例三

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骨料:100份;硅酸盐水泥:45份;粉煤灰:20份;矿渣粉:20份;凹凸棒石7份;膨胀珍珠岩17份;减水剂2份;分散剂1.1份;表面活性剂0.3份。

本实施例中,骨料包括河砂、陶沙;砂石、陶沙的重量比为10∶2。

实施例四

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骨料:90份;硅酸盐水泥:43份;粉煤灰:18份;矿渣粉:18份;凹凸棒石6份;膨胀珍珠岩16份;减水剂1.8份;分散剂1.0份;表面活性剂0.2份。

本实施例中,骨料包括河砂、陶沙;砂石、陶沙的重量比为10∶1。

实施例五

一种适用于高噪音环境的吸音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骨料:110份;硅酸盐水泥:47份;粉煤灰:25份;矿渣粉:22份;凹凸棒石8份;膨胀珍珠岩18份;减水剂2.2份;分散剂1.2份;表面活性剂0.4份。

本实施例中,骨料包括河砂、陶沙;砂石、陶沙的重量比为1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