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079阅读:20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垃圾处理及再利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它的组成、性质和产量受各种因素影响有所差别,但具备如下特点:(1)含水率高,餐厨垃圾的含水率高,这就给其收集、运输和处理都带来很大的难度。餐厨垃圾渗滤水可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由于餐厨垃圾单位质量的热值在2100KJ/kg左右,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热值要求。(2)易腐烂变质,容易污染环境,餐厨垃圾含水率高,且其中有机物含量比例也较高(约占干物质质量的95%以上),易腐败发臭,易滋生病菌和病原微生物,如不加以适当的处理而直接利用,会造成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3)营养成分含量丰富,餐厨垃圾除有机物含量高之外,还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具有营养元素齐全、再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故应当实施资源化。

利用餐厨垃圾生产肥料可采用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技术,相比之下,采用厌氧堆肥技术处理餐厨垃圾,能从“能源回收”转移到“环境保护”,更能够充分使这些餐厨垃圾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利用的目的,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餐饮垃圾的利用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收集新鲜的餐饮垃圾,固液分离,去除固体垃圾;液体垃圾作为原料发酵有机肥料;

(2)制备发酵底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马铃薯薯渣7~19份、麸皮9~21份、棉籽4~13份、蚕沙7~22份、桑叶粉6~19份、草木灰7~18份、稻草8~21份、豆渣12~25份、氯化钠7~14份、碳酸钠2~7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步骤(1)分离得到的液体垃圾18~35份,搅拌混匀即可制得发酵底物;

(3)发酵底物第一次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0.6~2.2)×109CFU、酵母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0.9~2.3)×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搅拌混匀,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7.4~8.2,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4~8天;

(4)发酵底物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发酵底物翻堆,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2~2.5)×109CFU接种乳酸杆菌,用碳酸氢钠或乙酸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6.8~7.6,发酵温度为26℃~30℃,发酵3~7天后,再将链霉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0.4~1.5)×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翻堆后将发酵温度调至31~36℃,发酵4~9天即可获的有机肥料。

优选的,步骤(2)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马铃薯薯渣15份、麸皮16份、棉籽11份、蚕沙18份、桑叶粉14份、草木灰13份、稻草18份、豆渣18份、氯化钠12份、碳酸钠5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步骤(1)分离得到的液体垃圾30份,搅拌混匀即可制得发酵底物。

优选的,步骤(3)中将枯草芽孢杆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7×109CFU、酵母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8×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搅拌混匀,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7.8,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天。

优选的,步骤(4)中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发酵底物翻堆,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8×109CFU接种乳酸杆菌,用碳酸氢钠或乙酸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7.4,发酵温度为28℃,发酵4天。

优选的,步骤(4)中将链霉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2×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翻堆后将发酵温度调至32℃,发酵7天即可获的有机肥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能够有效分离餐饮垃圾中的液体垃圾,并分别以它们作为发酵的底物生产有机肥料,肥料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收集新鲜的餐饮垃圾,固液分离,去除固体垃圾;液体垃圾作为原料发酵有机肥料;

(2)制备发酵底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马铃薯薯渣7份、麸皮9份、棉籽4份、蚕沙7份、桑叶粉6份、草木灰7份、稻草8份、豆渣12份、氯化钠7份、碳酸钠2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步骤(1)分离得到的液体垃圾18份,搅拌混匀即可制得发酵底物;

(3)发酵底物第一次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0.6×109CFU、酵母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0.9×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搅拌混匀,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7.4,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4天;

(4)发酵底物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发酵底物翻堆,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2×109CFU接种乳酸杆菌,用碳酸氢钠或乙酸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6.8,发酵温度为26℃,发酵3天后,再将链霉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0.4×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翻堆后将发酵温度调至31℃,发酵4天即可获的有机肥料。

实施例2

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收集新鲜的餐饮垃圾,固液分离,去除固体垃圾;液体垃圾作为原料发酵有机肥料;

(2)制备发酵底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马铃薯薯渣15份、麸皮16份、棉籽11份、蚕沙18份、桑叶粉14份、草木灰13份、稻草18份、豆渣18份、氯化钠12份、碳酸钠5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步骤(1)分离得到的液体垃圾30份,搅拌混匀即可制得发酵底物;

(3)发酵底物第一次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7×109CFU、酵母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8×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搅拌混匀,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7.8,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天;

(4)发酵底物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发酵底物翻堆,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8×109CFU接种乳酸杆菌,用碳酸氢钠或乙酸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7.4,发酵温度为28℃,发酵4天后,再将链霉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2×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翻堆后将发酵温度调至32℃,发酵7天即可获的有机肥料。

实施例3

一种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收集新鲜的餐饮垃圾,固液分离,去除固体垃圾;液体垃圾作为原料发酵有机肥料;

(2)制备发酵底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马铃薯薯渣19份、麸皮21份、棉籽13份、蚕沙22份、桑叶粉19份、草木灰18份、稻草21份、豆渣25份、氯化钠14份、碳酸钠7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步骤(1)分离得到的液体垃圾35份,搅拌混匀即可制得发酵底物;

(3)发酵底物第一次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2.2×109CFU、酵母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2.3×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搅拌混匀,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8.2,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8天;

(4)发酵底物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发酵底物翻堆,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2.5×109CFU接种乳酸杆菌,用碳酸氢钠或乙酸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7.6,发酵温度为30℃,发酵7天后,再将链霉菌按每千克发酵底物接种1.5×109CFU的量接种到发酵底物中,翻堆后将发酵温度调至36℃,发酵9天即可获的有机肥料。

采用实施例1~3所述餐饮垃圾再利用方法制备获得的有机肥料施用于茄子生长周期内,以正常施用有机肥代替以往施用化肥,对照组依然施用化肥。结果如下表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