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秸秆还田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1971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秸秆还田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基本都是依靠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壤的养分,促使作物的生长,而农作物的秸秆则被焚烧掉,但是在焚烧秸秆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1 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3 倍, 这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在焚烧的时候,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所以人们需 要更加满足要求的秸秆还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秸秆还田处理方法。它处理成本低、效率高,使农作物的各个部分都能尽可能的被分解掉,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 中的养料,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秸秆还田处理方法,它的处理方法为:

步骤一:首先将秸秆粉碎或切割成3-5CM的小段;

步骤二:在田间相隔2-3M进行开槽,开槽深度30-50CM、宽度为5-10CM,且田间开槽的两点相互连通;构成“田”字结构;

步骤三:将秸秆粉碎填充到田间水槽内部,填充高度不超过槽深的一半;然后在秸秆粉碎上端浇灌湿粪便,通过粪便中的各种腐化菌,将秸秆碎料进行快速缓慢的腐化还田。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处理成本低、效率高,使农作物的各个部分都能尽可能的被分解掉,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 中的养料,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处理方法为:

步骤一:首先将秸秆粉碎或切割成3-5CM的小段;

步骤二:在田间相隔2-3M进行开槽,开槽深度30-50CM、宽度为5-10CM,且田间开槽的两点相互连通;构成“田”字结构;

步骤三:将秸秆粉碎填充到田间水槽内部,填充高度不超过槽深的一半;然后在秸秆粉碎上端浇灌湿粪便,通过粪便中的各种腐化菌,将秸秆碎料进行快速缓慢的腐化还田。

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处理成本低、效率高,使农作物的各个部分都能尽可能的被分解掉,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 中的养料,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