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031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人畜健康。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偏施化肥而不重视有机肥施用的现状,不仅降低了土壤生产力和农作物的质量,对生态环境也有非常巨大的破坏。对此,如何合理有效结合化肥与利用有机废弃物制造的有机肥,其意义不仅在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而且在结合化肥与有机肥的同时,还可以同时赋予复合肥料更多的功效,比如保水、防虫等,不仅有效的增强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可以减少农业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稻种植用发酵肥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硫酸亚铁1-2、豆腐渣4-5、植物甾醇1-2、蔗糖脂肪酸酯0.06-0.1、虾壳粉3-4、沸石24-30、棉籽壳10-14、淘米水6-10、硫酸镁2-3、牛蒡根0.1-0.2、甲酰胺0.3-0.5、棕榈酸钙0.7-1、海螺壳粉5-7、磷酸二氢铵20-30、尿素80-100、黄原胶1-2。

一种所述的发酵香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沸石在700-800℃下煅烧1-2小时,出料冷却,加入到6-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50-60分钟,过滤,将沉淀烘干,磨成细粉,得预处理石粉;

(2)将上述棕榈酸钙加入到其重量36-40倍的无水乙醇中,升高温度为50-60℃,保温搅拌10-14分钟,加入上述蔗糖脂肪酸酯,搅拌至常温,加入上述预处理石粉,超声3-5分钟,抽滤,将沉淀水洗2-3次,在37-40℃下真空干燥2-3小时,得改性石粉;

(3)取上述黄原胶,加入到去重量60-70倍的去离子水中,升高温度为57-60℃,加入甲酰胺,保温搅拌20-30分钟,加入上述硫酸亚铁,搅拌至常温,得酰胺分散液;

(4)将上述豆腐渣、淘米水、棉籽壳、牛蒡根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体系重量3-4%的乳酸杆菌,在30-40℃下密封保温6-8小时,出料,加入植物甾醇,搅拌均匀,得发酵液;

(5)将上述改性石粉加入到上述酰胺分散液中,超声3-4分钟,加入上述发酵液,继续超声10-15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肥料通过酰胺分散液处理石粉,将有益物质分散到石粉的微孔结构中,起到了一定的缓释效果,进了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成品的营养价值,加入的黄原胶等,可以提高微孔的粘接性,对重金属起到一定的吸附效果,从而降低水稻的污染,提高成品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稻种植用发酵肥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硫酸亚铁1、豆腐渣4、植物甾醇1、蔗糖脂肪酸酯0.06、虾壳粉3、沸石24、棉籽壳10、淘米水6、硫酸镁2、牛蒡根0.1、甲酰胺0.3、棕榈酸钙0.7、海螺壳粉5、磷酸二氢铵20、尿素80、黄原胶1。

一种所述的发酵香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沸石在700℃下煅烧1小时,出料冷却,加入到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50分钟,过滤,将沉淀烘干,磨成细粉,得预处理石粉;

(2)将上述棕榈酸钙加入到其重量36倍的无水乙醇中,升高温度为50℃,保温搅拌10分钟,加入上述蔗糖脂肪酸酯,搅拌至常温,加入上述预处理石粉,超声3分钟,抽滤,将沉淀水洗2次,在37℃下真空干燥2小时,得改性石粉;

(3)取上述黄原胶,加入到去重量60倍的去离子水中,升高温度为57℃,加入甲酰胺,保温搅拌20分钟,加入上述硫酸亚铁,搅拌至常温,得酰胺分散液;

(4)将上述豆腐渣、淘米水、棉籽壳、牛蒡根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体系重量3%的乳酸杆菌,在30℃下密封保温6小时,出料,加入植物甾醇,搅拌均匀,得发酵液;

(5)将上述改性石粉加入到上述酰胺分散液中,超声3分钟,加入上述发酵液,继续超声10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即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