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弃海鱼制备微生物菌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2717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海鱼制备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由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连作等,致使我国大面积的耕地土壤板结,其中的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土壤的渗透性和维持养分的平衡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农残增加,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都在采用微生物菌肥调整土壤结构,改善作物品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特定活性微生物的肥料制品,它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空气中的惰性氮素转化为农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离子态氮素,将土壤中难溶的无机物如磷酸钙等变成可溶的无机物,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并通过分泌促植物生长的物质达到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效果。

现有的微生物菌肥存在着菌种单一、菌肥中微生物含量低、活菌数低、使用效果差等多种问题,导致生物肥料的推广受阻,增产效果不明显,且现有的微生物菌肥颗粒强度较低,在长期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碎和变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微生物菌肥存在着菌种单一、菌肥中微生物含量低、活菌数低、使用效果差且肥料颗粒强度较低,在长期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质和破碎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废弃海鱼制备微生物菌肥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沼液将废弃海鱼浸泡后发酵处理得发酵物,随后将以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叶杆菌等制备的混合悬菌液与沉降剂搅拌混合,经离心处理得菌泥沉淀物,将其与发酵物搅拌得混合物,再将稻壳制成粉末后热解制得稻壳灰,将稻壳灰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抽滤,收集滤渣烘干得处理后的稻壳粉末,将其与混合物搅拌混合后风干并造粒处理,即可得到微生物菌肥,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含有丰富的菌种,菌肥中微生物含量高,有效活菌数高,具有较佳的使用效果及较高的利用率,且菌肥颗粒强度高、有效期长,易于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称取500~600g废弃的海鱼,斩碎后加入3~4L沼液中,浸泡1~2天后过滤得滤渣,并向其接种滤渣质量0.8~1.0%的混合菌剂,搅拌20~30min后在50~60℃温度下堆肥发酵3~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10~12h翻肥一次,发酵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发酵物,备用;所述的混合菌剂是由细黄链霉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酵母菌按质量比1:1:1:2混合;

(2)分别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叶杆菌、啤酒酵母菌,从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悬液、纳豆芽孢杆菌悬液、德氏乳杆菌悬液、叶杆菌悬液和啤酒酵母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混合菌悬液;

(3)向上述混合菌悬液中加入混合菌悬液质量10~15%的沉降剂,搅拌混合30~40min后以3000~5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分离,得沉淀物,并与步骤(1)备用的发酵物按质量比1:50混合,得混合物,备用;所述的沉降剂是由芽糊精、壳聚糖和大豆粉按质量比3:1:3混合;

(4)称取300~500g稻壳,晒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30~40min,得稻壳粉末,将其放入管式炉中,升高温度至480~520℃,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解1~2h,热解后取出得稻壳灰,将稻壳灰按质量比1:10与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混合20~30min后抽滤,收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后放入烘箱中,在80~100℃温度下干燥4~6h,得处理后的稻壳粉末;

(5)将上述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按质量比1:5与步骤(3)备用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自然风干,风干30~50h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微生物菌肥。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将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颗粒采用基施方法施用于玉米作物根部,施用量为20~40kg/亩,每隔35~45天施用一次,共连续施用2~3次即可。经检测,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达3~4亿/g,使用菌肥后玉米的茎腐病发生率降低了18~20%,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10~12%,且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期长达3~5年,易于长期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菌种丰富、微生物含量高、活菌数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且肥效利用率高,对作物无害,而且适用作物范围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2)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颗粒强度高、有效期长,长途运输不易破碎,常温下长时间保存亦不会失效; (3)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抗逆性,减少病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称取500~600g废弃的海鱼,斩碎后加入3~4L沼液中,浸泡1~2天后过滤得滤渣,并向其接种滤渣质量0.8~1.0%的混合菌剂,搅拌20~30min后在50~60℃温度下堆肥发酵3~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10~12h翻肥一次,发酵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发酵物,备用;所述的混合菌剂是由细黄链霉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酵母菌按质量比1:1:1:2混合;随后分别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叶杆菌、啤酒酵母菌,从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悬液、纳豆芽孢杆菌悬液、德氏乳杆菌悬液、叶杆菌悬液和啤酒酵母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混合菌悬液;再向上述混合菌悬液中加入混合菌悬液质量10~15%的沉降剂,搅拌混合30~40min后以3000~5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分离,得沉淀物,并与上述步骤备用的发酵物按质量比1:50混合,得混合物,备用;所述的沉降剂是由芽糊精、壳聚糖和大豆粉按质量比3:1:3混合;再称取300~500g稻壳,晒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30~40min,得稻壳粉末,将其放入管式炉中,升高温度至480~520℃,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解1~2h,热解后取出得稻壳灰,将稻壳灰按质量比1:10与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混合20~30min后抽滤,收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后放入烘箱中,在80~100℃温度下干燥4~6h,得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最后将上述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按质量比1:5与上述步骤备用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自然风干,风干30~50h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微生物菌肥。

实例1

首先称取500g废弃的海鱼,斩碎后加入3L沼液中,浸泡1天后过滤得滤渣,并向其接种滤渣质量0.8%的混合菌剂,搅拌20min后在50℃温度下堆肥发酵3天,发酵过程中,每隔10h翻肥一次,发酵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发酵物,备用;所述的混合菌剂是由细黄链霉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酵母菌按质量比1:1:1:2混合;随后分别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叶杆菌、啤酒酵母菌,从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悬液、纳豆芽孢杆菌悬液、德氏乳杆菌悬液、叶杆菌悬液和啤酒酵母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混合菌悬液;再向上述混合菌悬液中加入混合菌悬液质量10%的沉降剂,搅拌混合30min后以3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分离,得沉淀物,并与上述步骤备用的发酵物按质量比1:50混合,得混合物,备用;所述的沉降剂是由芽糊精、壳聚糖和大豆粉按质量比3:1:3混合;再称取300g稻壳,晒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30min,得稻壳粉末,将其放入管式炉中,升高温度至480℃,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解1h,热解后取出得稻壳灰,将稻壳灰按质量比1:10与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混合20min后抽滤,收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放入烘箱中,在80℃温度下干燥4h,得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最后将上述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按质量比1:5与上述步骤备用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自然风干,风干30h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微生物菌肥。

本实例操作简便,使用时,将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颗粒采用基施方法施用于玉米作物根部,施用量为20kg/亩,每隔35天施用一次,共连续施用2次即可。经检测,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达3亿/g,使用菌肥后玉米的茎腐病发生率降低了18%,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10%,且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期长达3年,易于长期保存。

实例2

首先称取550g废弃的海鱼,斩碎后加入3.5L沼液中,浸泡1.5天后过滤得滤渣,并向其接种滤渣质量0.9%的混合菌剂,搅拌25min后在55℃温度下堆肥发酵4天,发酵过程中,每隔11h翻肥一次,发酵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发酵物,备用;所述的混合菌剂是由细黄链霉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酵母菌按质量比1:1:1:2混合;随后分别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叶杆菌、啤酒酵母菌,从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悬液、纳豆芽孢杆菌悬液、德氏乳杆菌悬液、叶杆菌悬液和啤酒酵母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混合菌悬液;再向上述混合菌悬液中加入混合菌悬液质量13%的沉降剂,搅拌混合35min后以4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分离,得沉淀物,并与上述步骤备用的发酵物按质量比1:50混合,得混合物,备用;所述的沉降剂是由芽糊精、壳聚糖和大豆粉按质量比3:1:3混合;再称取400g稻壳,晒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35min,得稻壳粉末,将其放入管式炉中,升高温度至500℃,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解1.5h,热解后取出得稻壳灰,将稻壳灰按质量比1:10与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混合25min后抽滤,收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后放入烘箱中,在90℃温度下干燥5h,得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最后将上述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按质量比1:5与上述步骤备用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自然风干,风干40h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微生物菌肥。

本实例操作简便,使用时,将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颗粒采用基施方法施用于玉米作物根部,施用量为30kg/亩,每隔40天施用一次,共连续施用2次即可。经检测,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达3.5亿/g,使用菌肥后玉米的茎腐病发生率降低了19%,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11%,且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期长达4年,易于长期保存。

实例3

首先称取600g废弃的海鱼,斩碎后加入4L沼液中,浸泡2天后过滤得滤渣,并向其接种滤渣质量1.0%的混合菌剂,搅拌30min后在60℃温度下堆肥发酵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12h翻肥一次,发酵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发酵物,备用;所述的混合菌剂是由细黄链霉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酵母菌按质量比1:1:1:2混合;随后分别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叶杆菌、啤酒酵母菌,从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悬液、纳豆芽孢杆菌悬液、德氏乳杆菌悬液、叶杆菌悬液和啤酒酵母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混合菌悬液;再向上述混合菌悬液中加入混合菌悬液质量15%的沉降剂,搅拌混合40min后以5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分离,得沉淀物,并与上述步骤备用的发酵物按质量比1:50混合,得混合物,备用;所述的沉降剂是由芽糊精、壳聚糖和大豆粉按质量比3:1:3混合;再称取500g稻壳,晒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40min,得稻壳粉末,将其放入管式炉中,升高温度至520℃,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解2h,热解后取出得稻壳灰,将稻壳灰按质量比1:10与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混合30min后抽滤,收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后放入烘箱中,在100℃温度下干燥6h,得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最后将上述处理后的稻壳粉末按质量比1:5与上述步骤备用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自然风干,风干50h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微生物菌肥。

本实例操作简便,使用时,将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颗粒采用基施方法施用于玉米作物根部,施用量为40kg/亩,每隔45天施用一次,共连续施用3次即可。经检测,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达4亿/g,使用菌肥后玉米的茎腐病发生率降低了20%,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12%,且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肥有效期长达5年,易于长期保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