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463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皮果,【拉丁学名】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别名】黄弹、黄皮、黄枇、黄弹子、鸡皮果,是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它果色泽金黄、光洁耀目,根据性味,可分甜、酸两个系统,有些品种甜酸适口、汁液丰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可与荔枝并称,叶、根皮及果核均供药用。黄皮果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甾醇、黏液质、酚类成分。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根可治气痛及疝痛。药用价值:黄皮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叶、果和种子等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之说。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黄皮果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剂。黄皮果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尤以苦味黄皮果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在我广西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石山地区,石山脚、半山腰、石缝里、零星荒坡地、群众的房前屋后,生长着一种野生的山黄皮树。植物分类上属芸香科。其特征为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嫁接的树高有3-4米,实生一般5-8米,最高可达20-25米 ;中龄期胸径一般16-25厘米,百年以上的老龄树胸径可达150厘米以上。果树新梢萌动在2月中旬,3月上中旬展叶,盛花期为4月中旬左右,果实成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果实为浆果,单果重一般2-3克,最重达7-9克,近球形,幼果青绿色,成熟后变黄白色。据调查,最高株产可达60公斤,一般也有20-30公斤,为石山地区农民的传统腌制酱料和食品调料原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黄皮果适应性强,适生范圈广,病虫害少,生长健壮,产量高,是广西的优良果类之一。广西各地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给黄皮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因之分布甚广。据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龙州试验场调查,我区龙州、宁明、崇左、凭祥、大新、天等、扶绥等县(市)最多,其次百色、田东、那坡、靖西、隆安、马山、邕宁等县有少量分布。据介绍,目前我区约有10-12万多株,年产鲜果1100-1200吨。近十几年来,由于市场销路好,需求量大,群众尝到 了甜头,野生的山黄皮已人工栽培,龙州县林业局苗圃去年育下了30余万株黄皮果苗,供群众种植。

目前黄皮果种植所用的肥料种类很多,其中黄皮果专用肥料也大多采用市场上购买的肥料,但现有的黄皮果专用化肥中,大多数为化学肥料,虽然可短时间内满足黄皮果的生长需要,但肥效持续时间短,黄皮果的吸收率也较低,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易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硬,使土壤严重遭到破坏,从而影响黄皮果的生长,对黄皮果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施化肥又重氮轻磷钾,忽视补充钙镁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致使肥料施用上有机无机比例失调、氮磷钾比例失调、中量和微量元素不足及有效性低,影响了黄皮果的品质及坐果率。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726680.X:申请人: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发明名称: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尿素20-25份、磷酸二铵10-12份、硫酸钾16-18份、熟石灰1-1.5份、硫酸镁0.5-1份、硫酸钾1-1.5份、硼酸1-1.5份、柠檬酸螯合锌0.01-0.1份、硫酸铜0.01-0.1份、七水硫酸锰0.01-0.1份、钼酸钠0.01-0.1份、三氯化铁0.01-0.1份、氨基酸螯合硒0.1-0.2份、杀菌杀虫剂5-8份、作物秸秆4-6份、腐熟动物粪便5-8份及花生壳粉3-5份。该肥料尽管成分简单,制作方便,克服了传统化学肥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并不能有效的保护土质结构,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从而导致黄皮果树根部受害,长期使用会危害积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难以给黄皮果种植户带来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促进黄皮果生长发育并改善黄皮果质量,并且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防止土壤盐碱化的肥料,对黄皮果的增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让肥力在投入后第一时间迅速释放,持续为黄皮果提供所需营养成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壤板结,保持疏松,防止土壤盐碱化,促进黄皮果根系的生长发育。并实现节约施肥,减少施用量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畜类粪便、草木灰、秸秆粉末、糖渣、沼气渣、鹧鸪菜、复合菌液;

优选地,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畜类粪便14-26份、草木灰14-27份、秸秆粉末20-30份、糖渣15-28份、沼气渣14-30份、鹧鸪菜15-25份、复合菌液12-23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畜类粪便16-23份、草木灰16-23份、秸秆粉末22-28份、糖渣17-25份、沼气渣16-27份、鹧鸪菜17-23份、复合菌液15-21份。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畜类粪便18份、草木灰18份、秸秆粉末27份、糖渣23份、沼气渣20份、鹧鸪菜21份、复合菌液18份。

最优选,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畜类粪便20份、草木灰20份、秸秆粉末25份、糖渣20份、沼气渣22份、鹧鸪菜18.5份、复合菌液17.5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黄皮果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3~4.5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3~4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50~65%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5~7.5,并保持20~30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7~11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5~65℃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10~14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其中上述黄皮果促生长肥料中,所述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秸秆粉末为玉米、水稻、甘蔗、油菜的一种或几种的秸秆粉末;所述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肥料各原料简介如下:

畜类粪便:本发明动物肥料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所需肥料在经过本发明的堆肥,发酵等处理之后,有效含量均达到80%以上,同时按本发明比例配制畜类粪便能够使经过特殊发酵处理后的秸秆粉末中多糖成分转换成乳酸和脂肪酸,使得本发明制成肥料营养更加充分、丰富,能够满足黄皮果各生长时期的养分需要。

草木灰: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属于不可溶物质。草木灰肥料因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是凡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草木灰质轻且呈碱性,干时易随风而去,湿时易随水而走,与氮肥接触易造成氮素挥发损失。

秸秆粉末: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将秸秆粉末碎并经过酸碱中和等处理,将其中的可溶性成分与畜类粪便结合溶于土壤之中,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良,进而增强土壤肥力,促进黄皮果的生长发育。同时本发明所制秸秆为玉米、水稻、甘蔗、油菜的一种或几种的粉末,其中富含大量植物所需营养成分,将其重归土壤不仅减轻速效化肥的投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抑制过度施肥对土壤造成的进一步损害。

沼气渣:沼气肥是一种含氮、磷、钾齐全的速缓兼备的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的氨态氮。畜类粪便尽管能够提供黄皮果各个时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黄皮果的生长,但是会提高黄皮果种植地里甲烷的排放量,甲烷的无限制的排放会令温室效应加重,不过沼气渣在本发明中的比例混合使用能够加强土壤对甲烷的溶解,既能够保证动物粪肥释放养分到土壤之中促进黄皮果生长,又可以抑制温室效应的发生。

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具有驱虫杀虫,健脾化痰消积,安神的功效。也具有能使瘦弱得小孩转为肥壮,保小孩根基稳固,四季平安。小孩成人患有寄生虫服用后能将体内之肠虫驱除,能令患者身体恢复精神愉快。鹧鸪菜对土壤中的钠离子有吸附作用,具有土壤降盐的效果,防止土壤盐碱化,因而增强了土壤的保肥性。

复合菌液:本发明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微复合菌液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多糖,这些糖类化合物是形成土壤团粒的粘结剂,团粒结构的改变导致土壤疏松,切断土壤毛细管孔隙,增加非毛细管孔隙,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使得盐碱土加速淋盐作用,抑制了返盐,同时,菌种群的繁殖生长在土壤中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加速了土壤中难溶解性盐的溶解,对土壤碱性起到了中和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创新点是:

(1)科学配比、机理新颖:本发明肥料通过几种成分的科学合理配比混合,对黄皮果整个生长过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作用机理,促进黄皮果质量品质的提高并且增产增收,具体各成分产生的作用主要是所配比的畜类粪便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高,除了满足黄皮果生长基本所需之外,在和使经过翻肥、堆肥和发酵等特殊处理后的秸秆粉末混合后,使秸秆中的多糖成分转换成乳酸和脂肪酸,在满足生长基本所需的基础之上提供更加充分丰富的营养满足黄皮果各生长时期的养分需要,促进黄皮果增产,产生经济效益。从秸秆的使用来看,本发明所制秸秆为玉米、水稻、甘蔗、油菜的一种或几种的粉末,其中富含大量植物所需营养成分,将与畜类粪便混合其重归土壤不仅减轻速效化肥的投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抑制过度施肥对土壤造成的进一步损害。本发明中还加入了草木灰,其调整了土壤中钠离子和钙离子之间的比例,降低了钠离子的活性,起到降盐的作用,同时还含有磷、铁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及一定量的游离酸,既可以作为肥料加以利用,也可作为土壤改良剂降低盐碱土的pH;同时草木灰与秸秆作用可以产生给土质层提供了张力,保持土壤的疏松多孔,防止板结。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中国专利201510726680.X公布的《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从本发明的实验数据中两种肥料的表现来看,本发明肥料在促进黄皮果增产方面有着更加优异的效果,特别是在黄皮果的亩产量上平均产量要比现有技术要高出128.71/亩,同时从实验所结果实来看,使用本发明肥料所结出的黄皮果果实质量要比现有技术所种植出的果实质量明显更好。

(2)减少施用,节约原料: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肥料,使用的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通过这些微复合菌液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多糖,这些产生的糖类化合物成为土壤团粒的粘结剂,团粒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土壤疏松,同时在本发明肥料的成分中草木灰与秸秆作用可以产生给土质层提供了张力,保持土壤的疏松多孔,防止板结,土壤的疏松有利于肥料在土壤中自由流动,进而深入根系,更好的发挥肥料的肥力,而且节约了用量,不必大量施肥才可以达到预期肥效。

(3)调节土壤结构,防止土壤过盐化:不同于传统的肥料,往往只注重增加肥效,忽略了施肥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因而会导致土壤过盐化,进一步的损害土壤和在土壤上所种植的植物。现有技术201510726680.X公布的《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注重肥效的持久,忽略了对土壤的伤害,而本发明肥料加入了草木灰,其调整了土壤中钠离子和钙离子之间的比例,降低了钠离子的活性,起到降盐的作用,鹧鸪菜对土壤中的钠离子有吸附作用,具有土壤降盐的效果,防止土壤盐碱化,因而增强了土壤的保肥性。

(4)提高品质,取得经济效益:按照本发明肥料中各原料比例合理配比之后,施肥所结的黄皮果果实品质更好,从本发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可溶糖的含量相比现有技术201510726680.X公布的《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此三项的含量分别高出0.58%、7.01%和1.98%,说明本发明肥料可以另黄皮果品质更加优异,有助于帮助黄皮果种植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

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畜类粪便14kg、草木灰27kg、秸秆粉末20kg、糖渣28kg、沼气渣14kg、鹧鸪菜25kg、复合菌液12kg。

其中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秸秆粉末为玉米、水稻和甘蔗的秸秆粉末按3:2:2混合而成;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2、制备方法: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3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4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50~65%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5,并保持30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7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65℃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10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实施例2: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

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畜类粪便26kg、草木灰14kg、秸秆粉末30kg、糖渣15kg、沼气渣30kg、鹧鸪菜15kg、复合菌液23kg。

其中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秸秆粉末为玉米和甘蔗的秸秆粉末按1:2的比例混合而成;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2、制备方法: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4.5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3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65%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5,并保持30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7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65℃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10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实施例3: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

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畜类粪便16kg、草木灰23kg、秸秆粉末22kg、糖渣17kg、沼气渣27kg、鹧鸪菜17kg、复合菌液21kg。

其中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秸秆粉末为玉米的秸秆粉末;所述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2、制备方法: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3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3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50%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5,并保持20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7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5℃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10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实施例4: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

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畜类粪便23kg、草木灰16kg、秸秆粉末28kg、糖渣17kg、沼气渣27kg、鹧鸪菜17kg、复合菌液21kg。

其中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秸秆粉末为水稻的秸秆粉末;所述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2、制备方法: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4.5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4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65%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7.5,并保持30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11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65℃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 14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实施例5: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

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畜类粪便18kg、草木灰18kg、秸秆粉末27kg、糖渣23kg、沼气渣20kg、鹧鸪菜21kg、复合菌液18kg。

其中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秸秆粉末为玉米、水稻、和油菜的秸秆粉末按2:1:2的比例混合而成;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2、制备方法: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3.5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3.2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60%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7.2,并保持28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9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6℃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12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实施例6: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

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畜类粪便20kg、草木灰20kg、秸秆粉末25kg、糖渣20kg、沼气渣22kg、鹧鸪菜18.5kg、复合菌液17.5kg。

其中畜类粪便为牛粪、鸡粪和猪粪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秸秆粉末为玉米、水稻、甘蔗、油菜的秸秆粉末按2:2:1:1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复合菌液为圆褐固氮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海杆菌按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2、制备方法:

(1)酸碱处理:将秸秆粉碎至4cm,喷洒PH值为12.5的石灰水,使秸秆湿润即可,待秸秆与碱性溶液反应3.5h后,用清水浸泡晾干;将晾干后的秸秆粉用PH值为4.5的白醋水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晾干备用;

(2)酸碱中和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秸秆粉放入清水中,并加入浓度为50~65%的稀氨水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7,并保持25min不变,后捞出晾干;

(3)堆肥发酵:将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份与畜类粪便、草木灰、沼气渣和鹧鸪菜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后,在大棚内堆肥发酵10天;

(4)翻肥: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60℃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70℃,按要求比例喷洒复合菌液,12天发酵成熟;

(5)混合造粒:将步骤(4)制得的物料拨开,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常温后,将粘土按要求比例与堆肥混合均匀,然后造粒干燥,即可得到黄皮果专用肥料。

应用实例: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县长安镇对本发明肥料进行了两个相关实验。

实施例1: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保证施肥量与黄皮果树品质一致,进一步地对本发明肥料与市售常规肥料和按201510726680.X公布的《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制备的肥料进行果实产量效果的对比,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肥料对黄皮果产量的影响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肥料对于黄皮果增产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从单株产量来看,本发明实施例制作的肥料平均达到了35.92kg,相比对照例1增加了16.57kg,相比对照例2增加了14.60kg;从亩产量来看,平均产量达到了636.76kg,相比对照例1增加了209.38kg/亩,相比对照例2增加128.71kg/亩,在增产率上也比现有技术效果优异。同时采用本发明肥料在制备上更加简便,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发明肥料具有推广使用的优势。

实验例2:本发明肥料与采用现有技术肥料施肥后黄皮果树树各项指标对比:

实验地点: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县长安镇。

实验方法:在同一片黄皮果树种植区域平均分成8个分区,分别记为实施例1~6,对照例1(市售常规肥料)和对照例2(按中国专利201510726680.X所述方法制备的肥料),在对应的分区按每亩施肥80-90kg进行,将肥料加水500倍稀释后淋施,淋施时间为6-8月,每月淋施1次。将收获的果实按照如下测定方法测定指标:游离氨基酸(GB/T8314-2002)、水浸出物和可溶糖(GB/T8305-2002)。

表2本发明肥料与现有技术肥料施肥后黄皮果树各项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肥料可以明显提高黄皮果树的品质,从效果来看,在本发明施肥后黄皮果中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2.07%,相比对照例1施肥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0.51%,相比对照例2施肥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0.58%;本发明施肥后水浸出物中平均含量为49.36%,相比对照例1施肥后水浸出物含量提高9.05%,相比对照例2施肥后水浸出物含量提高7.01%;本发明肥料施肥后可溶糖的平均含量为7.73%,相比对照例1施肥后可溶糖含量提高3.09%,相比对照例2施肥后可溶糖含量提高1.98%。综上所述,施用本发明肥料黄皮果的品质提升明显,拥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