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玻璃的锡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899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的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在平板玻璃浮法工艺中,锡槽是成型设备,用于盛装熔融的锡液,熔化好的玻璃液从入口端流入锡槽,漂浮在锡液上摊平形成平板玻璃,固化成形后的平板玻璃带从出口端离开锡槽,在锡槽出口处,为阻挡锡液溢出,出口底砖上平面的水平高度必须高于锡液液面,因此平板玻璃带必须先经过爬坡段才能水平移动,此时的平板玻璃带已硬化成形,向上爬坡会降低平板玻璃的成品率。在公开号CN104310760 ,专利名称为一种平板玻璃水平出口锡槽的挡锡装置,包括锡槽,在所述锡槽的一侧设有锡槽出口,在锡槽的底部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底砖,在所述锡槽内还设有锡液,在所述锡槽出口的底部至少配合连接一个直线电机,直线电机与所述锡液对应驱动配合,在所述直线电机的外侧包裹一层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固定连接在底砖上,所述直线电机包裹隔热层后其上表面低于所述锡液的液面高度。利用直线电机的特性,它可推动金属物质沿直线运动,在直线电机上表面向内持续推力下,锡液无法流入平板玻璃与直线电机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阻挡锡液溢出的目的。从而使平板玻璃带从出口移动出去时不用爬坡,提高了平板玻璃的成品率。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一个问题,隔热层与平板玻璃之间存在间隙,容易使空气从间隙处进入锡槽,锡液在高温环境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使锡液氧化形成氧化锡,并沾在平板玻璃上,造成玻璃缺陷,影响玻璃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玻璃的锡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容易通过隔热层与平板玻璃之间的间隙进入锡槽,导致对锡液造成氧化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用于生产玻璃的锡槽,包括装有锡液的锡槽本体,锡槽本体的一端设有玻璃出口,在锡槽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底砖,在玻璃出口处设有挡锡装置,挡锡装置包括直线电机,直线电机上包裹有一层隔热层,隔热层与底砖固定连接,直线电机顶部的隔热层的上表面位于所述锡液的液面所在水平面的下方,直线电机的上部设有空腔,直线电机的顶部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喷气孔,喷气孔向上延伸并贯穿隔热层,直线电机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与氮气压缩机连通。

直线电机顶部的隔热层的上表面位于所述锡液的液面所在水平面的下方,使平板玻璃经过锡液从玻璃出口移出时,平板玻璃的下端面与直线电机顶部的隔热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设置空腔,用于往喷气孔中注入氮气。设置喷气孔,用于往平板玻璃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处注入氮气。设置进气管,用于往空腔中注入氮气。设置氮气压缩机,用于往进气管中注入一定压力的氮气。

工作原理:控制直线电机工作,同时控制氮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往空腔中注入氮气,氮气从喷气孔中喷出并充满整个平板玻璃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直线电机持续推动锡液,使锡液与直线电机之间产生空隙,当直线电机往远离锡液的方向运动时,平板玻璃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处的一部分氮气持续的进入锡液与直线电机的空隙中,阻挡锡液往间隙处流动;当直线电机往锡液所在方向运动时,空隙处的氮气被直线电机和锡液进行挤压,从而使氮气加速从平板玻璃的两侧排出,氮气的流动带动锡液的流动,从而带动锡液从平板玻璃的两侧流动,使锡液在水平方向上循环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氮气进入平板玻璃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使间隙处的氮气压力增大,从而使空气不能进入间隙,进而避免了空气通过间隙进入到锡槽本体中对锡液进行氧化。2、喷出的氮气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对平板玻璃形成支撑,防止平板玻璃变形。3、氮气填充进直线电机与锡液之间的空隙处,当直线电机推动锡液时,氮气对直线电机推动锡液的作用形成缓冲,从而避免锡液的运动方向发生突变而产生较大的波浪,进而避免了锡液在平板玻璃上形成水波纹,避免影响平板玻璃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直线电机内设有冷却管。通过设置冷却管,使冷却管对直线电机进行降温,从而使直线电机的温度保持在工作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锡槽本体上安装有驱动直线电机竖向移动的丝杠。通过丝杠调整直线电机的高度,从而调整直线电机与平板玻璃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而调整间隙处的气压,以适应阻挡空气进入间隙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丝杠的底部设有驱动丝杠转动的蜗轮蜗杆机构,蜗轮与丝杠平键连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带动丝杠转动,从而方便进行人工调节;同时,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丝杠自行转动。

进一步,所述丝杠的内部设有水流通道,冷却管与水流通道连通。通过冷却管往水流通道内注入冷却水,从而对丝杠进行降温,防止丝杠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变形。

进一步,所述冷却管的表面设有若干翅片。翅片就是冷却管表面向外凸起的金属片。通过翅片增加冷却管与周围氮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热交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生产玻璃的锡槽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锡槽本体1、出口底砖2、锡液3、空隙3a、间隙3b、直线电机4、空腔41、隔热层5、喷气孔51、冷却管6、平板玻璃7、进气管8、丝杠9。

如图1所示的用于生产玻璃的锡槽,包括装有锡液3的锡槽本体1,锡槽本体1的右端设有玻璃出口。在锡槽本体1的底部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底砖,在玻璃出口的下侧设有出口底砖2。在出口底砖2上设有挡锡装置,挡锡装置包括直线电机4,直线电机4的右侧设有竖向的丝杠9,丝杠9固定安装在出口底砖2的右侧,丝杠9上具有滑块,滑块与直线电机4通过螺栓连接。丝杠9的内部设有水流通道。丝杠9的下部设有蜗轮蜗杆机构,丝杠9与蜗轮平键连接。直线电机4的外侧包裹一层隔热层5,出口底砖2上设有滑动块,隔热层5与出口底砖2的滑动块固定连接。隔热层5为耐火材料。直线电机4顶部的隔热层5的上表面低于锡液3的液面高度。直线电机4的内部设有冷却管6,冷却管6的表面焊接有若干翅片,冷却管6内通入循环的冷却水,冷却管6与水流通道连通。直线电机4的顶部设有空腔41,直线电机4的顶部设有若干与空腔41连通的喷气孔51,喷气孔51向上延伸并贯穿隔热层5。直线电机4上设有进气管8,进气管8的一端与空腔41连通。锡槽本体1的外侧设有氮气压缩机,进气管8的另一端与氮气压缩机连通。

使用时,控制直线电机4工作,同时控制氮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8往空腔41中注入氮气,氮气从喷气孔51中喷出并充满整个平板玻璃7与隔热层5之间的间隙3b,直线电机4持续推动锡液3,使锡液3与直线电机4之间产生空隙3a,当直线电机4往远离锡液3的方向运动时,平板玻璃7与隔热层5之间的间隙3b处的一部分氮气持续的进入锡液3与直线电机4的空隙3a中,阻挡锡液3往间隙3b处流动;当直线电机4往锡液3所在方向运动时,空隙3a处的氮气被直线电机4和锡液3进行挤压,从而使氮气加速从平板玻璃7的两侧排出,氮气的流动带动锡液3的流动,从而带动锡液3从平板玻璃7的两侧流动,使锡液3在水平方向上循环流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