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工艺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玻璃杯的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玻璃具晶莹透明、反射、着色、刻磨等独特品质,因此,无数工艺家们以玻璃为材质,通过设计、彩绘、调色、吹制等把人的思想愿望展示为各种玻璃艺术品。
杯状物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中物品样式,如水杯、笔筒等。
最原始的玻璃杯主要由吹制而成,该法所制玻璃成型后需要再经过切割、抛光、磨边等后续工艺,且吹制过程较为复杂。另一种制造玻璃杯的方法为压制成型,即将玻璃水放置于一定的模具中,用冲头压制成型,该方法简单快捷,但是设备投资较大,且脱模困难,极易引发玻璃杯产生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简易玻璃杯的浇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玻璃杯的浇注装置,所述的浇注装置具有套置设置的石墨模具和铸铁模具;所述的石墨模具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柱状体;所述的铸铁模具为一柱状体,所述的铸铁模具置于所述石墨模具的中心,即,所述铸铁模具的一端与石墨模具的底面接触;所述铸铁模具与石墨模具之间形成用以浇注玻璃杯的模腔,所述模腔厚度为4~10mm;所述铸铁模具的上端面低于石墨模具的上端面,且石墨模具的上端面与铸铁模具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10mm。
所述的石墨模具为空心圆柱体或方柱体。
所述的铸铁模具为圆柱体或方柱体。
所述的铸铁模具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或方柱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玻璃杯的浇注装置,采用石墨模具与铸铁模具组合而成的浇注装置,方便实验室以及较小的工坊制造各种艺术杯,并且石墨与铸铁模具的大小可灵活的变换,即可浇注出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玻璃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模具,2、铸铁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玻璃杯的浇注装置,所述的浇注装置具有套置设置的铸铁模具2和石墨模具1;所述的石墨模具1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柱状体;所述的铸铁模具2为一柱状体,所述的铸铁模具2置于所述石墨模具1的中心,即,所述铸铁模具2的一端与石墨模具1的底面接触;所述铸铁模具2与石墨模具1之间形成用以浇注玻璃杯的模腔,该实施例中所述模腔厚度为4mm;所述铸铁模具2的上端面低于石墨模具1的上端面,且石墨模具1的上端面与铸铁模具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mm。
所述的石墨模具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
所述的铸铁模具2为一实心圆柱体。
当所述的铸铁模具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或方柱体时,其下端与石墨模具1的底面接触。
石墨及其制品具有高强耐酸性、抗腐蚀和耐高温3000℃以及耐低温-204℃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冶金、化工、石油化工、高能物理、航天、电子等方面;由于石墨热膨胀系数小,而且能耐急热急冷的变化,因此常被用作玻璃器的铸模。
铸铁是含碳大于2.1%的铁碳合金,可用于铸造复杂零件,因其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耐高温、耐磨性等,被广泛用作玻璃制品烧制模具。
普通铸铁0~600℃线胀系数α在11×10(-6)/K -13.5×10(-6)/K 之间,普通石墨100~600℃线胀系数α不大于4×10(-6)/K,而我们常见的钠钙硅玻璃在100-580℃线胀系数α在7×10(-6)/K左右。因此,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利用各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即α铸铁 > α玻璃 > α石墨,进行一种简易玻璃杯的浇注装置组装,确保玻璃杯成型后自动脱模的同时不会炸裂。
浇筑之前,将铸铁模具2倒置于石墨模具1中央,放置于高温炉内加热至550摄氏度;浇筑时,将装配好的模具取出,确保铸铁模具2位于石墨模具1正中央,之后将熔融好的玻璃液迅速浇注至铸铁模具2与石墨模具1之间的缝隙中,直至玻璃液完全封住铸铁模具2的底部并与石墨模具杯1的边缘平齐;浇筑完成后,将成型后的玻璃与模具一同移至退火窑,待退火完成后即可获得已脱模的简易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