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施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及陶瓷杯坯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厂商陶瓷杯坯扫灰、精口、内外施釉、坯底抹余釉、擦底等都是人工操作,即使某一部分有机械代替,也不连贯,致使一条线上十几个工人操作,产量相对较低。此外,陶瓷行业现状为,生产人员密集,工作环境差,要有经验的熟练工操作,并且质量波动大不稳定,加上劳动强度大,造成岗位缺人,生产成本高, 因此,陶瓷行业的用工及质量是未来的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及陶瓷杯坯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机械代替人工加工,实现了杯坯底部的自动清洗,简化了陶瓷杯坯加工的生产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方设置有多个坯外底吸附结构,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有第一横向平移机构、第一纵向平移机构,所述工作台面上排列有多个坯内底吸附结构,所述坯内底吸附结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二横向平移机构、第二纵向平移机构,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多个海绵板,所述坯外底吸附结构、坯内底吸附结构、海绵板的个数以及设置间距对应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坯内底吸附结构包括第一吸坯器和自转步进电机,所述自转步进电机设置于第一吸坯器下方,所述第一吸坯器与所述自转步进电机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转步进电机的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内穿设有吸气压管,所述吸气压管与所述第一吸坯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外围设置有第一海绵体。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板呈圆形状,且所述海绵板下表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坯内底吸附结构另一侧设置有坯身清洗机构,所述坯身清洗机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坯内底吸附结构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海绵体,所述第三支架连接有第三横向平移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上对应第二海绵体的位置设置有自转驱动件,所述第二海绵体与所述自转驱动件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海绵体一侧设置有塑料压水棒,所述塑料压水棒设置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第二海绵体上方还连接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连接外部供水管道。
一种陶瓷杯坯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依次设置有自动精口扫灰装置、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自动坯身清洗装置、自动喷内釉装置、烘干装置、自动浸外釉装置以及抹底装置,各装置之间通过横向、纵向平移机构或者夹杯机械手进行杯坯输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其工作台面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下方设置有多个坯外底吸附结构,第一支架连接有第一横向平移机构、第一纵向平移机构,在完成生产线的精口、清灰操作后,其第一支架通过坯外底吸附结构将杯坯(杯子呈杯口朝下状)吸附,通过第一横向平移机构和第一纵向平移机构将杯坯盖设在坯内底吸附结构上,其坯内底吸附结构吸附杯坯内底,并通过其下方的自转步进电机带动杯坯旋转,其第二支架上的海绵板在第二横向平移机构、第二纵向平移机构驱动下使其到达杯坯正上方,并使海绵板压至杯坯上,其杯坯的自转使得海绵板对杯坯外底进行了自动清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杯坯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其机械代替人工操作,只需人工放坯、收坯,操作简单,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作环境,且占地面积在同等产量下,自动化生产线可减三分之一场地,设备成熟后,同等产量可减少人员一半以上,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坯内底吸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陶瓷杯坯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图1-3中所示的一种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面1,工作台面1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下方设置有多个坯外底吸附结构3,第一支架2连接有第一横向平移机构4、第一纵向平移机构5,在完成生产线的精口、清灰操作后,其第一支架2通过坯外底吸附结构1将杯坯(杯子呈杯口朝下状)吸附,通过第一横向平移机构4和第一纵向平移机构5将杯坯盖设在坯内底吸附结构6上,其坯内底吸附结构6吸附杯坯内底,坯内底吸附结构6包括第一吸坯器7和自转步进电机8,自转步进电机8设置于第一吸坯器7下方,第一吸坯器7与自转步进电机8的转轴连接,第一吸坯器7通过其下方的自转步进电机8带动杯坯旋转,其第二支架9上的海绵板10在第二横向平移机构11、第二纵向平移机构12驱动下使其到达杯坯正上方,并使海绵板10压至杯坯上,其杯坯的自转使得海绵板10对杯坯外底进行了自动清洗。
自转步进电机8的转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穿设有吸气压管13,吸气压管13与第一吸坯器7连接,其吸气压管13连接有抽真空设备。
对杯坯底部清洗过程中,其海绵板10呈圆形状,且海绵板10下表面倾斜设置,使得海绵板10与杯底存在一定倾斜角度,使得其杯坯自转时对坯底清洗更彻底。
为了实现在清洗过程中,对杯坯内部也进行清洗,其空心轴外围设置有第一海绵体14。
本实施例中,其坯内底吸附结构6另一侧设置有坯身清洗机构15,坯身清洗机构15包括第三支架16,第三支架16上设置有与坯内底吸附结构6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海绵体17,第三支架16连接有第三横向平移机构18,第三支架16上对应第二海绵体17的位置设置有自转驱动件19,其相邻三个自转驱动件19之间通过皮带轮带动,从而实现其自转,其自转驱动件19可以为主驱动辊也可以为从驱动辊,第二海绵体17与自转驱动件19的转轴连接。驱动第三横向平移机构18将第二海绵体17靠近杯坯,同时启动第一自转步进电机8以及自转驱动件19,第一自转步进电机8以及自转驱动件19反向转动,使得坯身与第二海绵体17能够相互摩擦接触,其第三机架16上方设置有水管,水管淋湿第二海绵体17,塑料压水棒21设置于工作台面1上,并紧靠第二海绵体17设置,其将第二海绵体17上的洗杯坯时的余泥浆挤掉。给水管连接外部供水管道。
一种陶瓷杯坯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工作台面1上依次设置有自动精口扫灰装置A、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B、自动坯身清洗装置C、自动喷内釉装置D、烘干装置E、自动浸外釉装置F以及抹底装置G,各装置之间通过横向、纵向平移机构或者夹杯机械手进行杯坯输送。
具体生产线的功能为:
自动精口扫灰装置A,生产线前端设置人工放杯坯放置处(杯坯底投上、口投下),工作台面上的杯坯吸附结构,将杯坯吸附至精口盘,精口盘带动其上方的清洗海绵转动,从而达到杯坯精口目的,精口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杯坯吸附结构将杯坯吸附至扫灰帚位置,电机带动扫灰帚转动,吸附结构将杯坯的杯口朝下罩入扫灰帚内,对杯坯内部进行清灰。
陶瓷陶瓷杯坯的自动坯底清洗装置B、自动坯身清洗装置C,此两个步骤上方已详述,在此不加以赘述。
自动喷内釉装置D,通过杯坯吸附结构将经过坯底、坯身清洗的杯坯移至喷釉管正上方,吸附结构下降使得杯坯口紧贴筛网,喷釉泵喷釉,杯坯喷完釉后,翻转使得杯坯口投上、底投下,完成了喷釉工艺,进入下一步。
烘干装置E,喷完内釉后的杯坯经夹杯机械手将其夹入烘干装置进行烘干输送至后端平台上。
自动浸外釉装置F,杯坯经过燥干和位置校对后,夹杯机械手夹住杯坯内部,将其倾斜移入浸釉池后,完成外釉步骤,通过横向、纵向平移机构将其退入抹底装置处。
抹底装置G,横向、纵向平移机构的杯坯吸附机构将杯坯带入抹底海绵上方,抹底海绵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对杯坯底部进行抹底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其移入坯架H上。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