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具制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杯具局部内外表面的浸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陶瓷杯具表面上釉主要为了能够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现有陶瓷杯具上釉工艺多为浸釉,即把陶瓷杯具浸入到储釉容器中进行上釉,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将陶瓷杯具取出即可,但现在市场上的陶瓷杯具表面的釉层通常有很多种颜色,而且有时还会存在在同一个面上需要上不同颜色的釉的情况,因此上述这种传统的上釉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生产要求,同时对施釉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地对陶瓷杯具局部的内外表面上釉的方法,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杯具局部内外表面的浸釉装置,包括支腿、储釉盆和导管,所述支腿设置在所述储釉盆的下方,在所述储釉盆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管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导管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相等,在所述储釉盆的内部设有一垫板,在所述垫板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垫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导管上,且所述垫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储釉盆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上端的高度与所述储釉盆侧壁的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支腿与所述储釉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1、本实用新型在储釉盆的底部设有导管,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装置不仅能够方便快捷的在陶瓷杯具局部的内外表面实现上釉,同时导管在杯具浸釉的过程中能够将杯具内腔中的空气排出,使得杯具内外表面上的釉液层边沿整齐一致。2、通过在储釉盆内部的底部设置垫板,待浸釉的陶瓷杯具倒扣进储釉盆内并放置在垫板上,调节垫板的厚度就可以调节杯具内外表面上釉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多种设计要求的陶瓷杯具的浸釉作业。3、储釉盆内的垫板通过螺钉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廉。4、导管上端的高度与储釉盆的侧壁的高度一致,方便储釉盆内部釉液的加注,提高了浸釉工作的效率。5、增加支腿方便了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设备的安放和固定,支腿与储釉盆螺纹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式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保护范围并不受制于本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陶瓷杯具局部内外表面的浸釉装置,包括支腿4、储釉盆2和导管1,支腿4设置在储釉盆2的下方,在储釉盆2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导管1插入第一通孔内,且导管1的外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等,在储釉盆2的内部设有一垫板3,在垫板3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垫板3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导管1上,且通过螺钉5固定在储釉盆2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待浸釉的陶瓷杯具倒扣进浸釉盆2内,且导管1的上端插入杯具的内腔,此时杯具内腔内的空气经导管1排至杯具外,实现了在杯具内外侧进行浸釉作业的目的,因杯具内腔内的空气经导管1排出,避免出现类似传统的杯具内腔内的空气从杯口处排出而引起釉液冒泡翻滚的现象,因此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杯具局部的内外侧实现上釉,且釉层边沿整齐一致,美观大方。
作为优选,导管1上端的高度与储釉盆2侧壁的高度一致,此种设计方案是为了方便向储釉盆2内部加注釉液,提高了浸釉工作的效率。
作为优选,支腿4与储釉盆2螺纹连接,增加支腿4方便了本实施例所说的设备的安放和固定,支腿4通过其外表面上的螺纹与位于储釉盆2底部的螺纹孔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