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07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该发酵设备能对添加了微生物的家畜粪便、秸秆的混合物进行通风和搅拌动作,从而使粪便和秸秆得到充分均匀发酵从而得到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从而促进了家畜养殖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猪牛羊的存栏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情况,从而致使家畜的排泄物激增,导致霉菌滋生繁殖,人们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对于家畜粪便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 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其缺点是污染江河湖海的生态环境,对水质造成永久性损害;(二)就近掩埋,其缺点是造成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导致废水、蚊虫等二次公害。农村秸秆的处理是长久以来困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问题,目前广大农村对秸秆的处理方式为焚烧,其缺点是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呼吸健康。传统的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以翻堆机、烘干机和通风设备为主,这些开放作业的设备会导致氮肥流失,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

专利号为200920053408.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直立式发酵搅拌槽结构,其是将有机材料置于桶内搅拌,底座安装热源从而加快菌类繁殖,以缩短发酵时间;但是,其热源只能通过底孔对底座上方的筒体内有机材料加热,不能循环流动,从而大大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针对现有设备占地面积大、有机物受热不均匀以及产品质量较差等缺陷,开发一种占地面积小、受热均匀、发酵效果好的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迫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该发酵设备占地面积小,通过在密闭结构边搅拌边通入热空气的方式,实现了有机废弃物内热空气的循环流动,使有机废弃物尽可能均匀发酵,增加了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该发酵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架、筒体、底部通气风机、空气加热器、顶部通气风机、抽气风机、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内部的转轴、以及带动所述转轴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筒体安装在底部支撑架上,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动力装置位于筒体的下方;所述抽气风机与筒体顶部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转轴由均为中空结构的上转轴和下转轴构成,上转轴的下端与下转轴的上端相连接、但不连通,上转轴的上端安装于筒体的顶壁,下转轴的下端穿出筒体的底壁、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底部通气风机通过空气加热器与下转轴的下端相连通;所述顶部通气风机与上转轴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上转轴或者下转轴的中空内腔相连通。

所述筒体的侧壁由外侧壁、保温材料和内侧壁构成,保温材料填充于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

所述内侧壁外周面的上部安装有电加热管或电加热丝。

所述内侧壁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湿度传感器,所述相邻的温度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相隔一定的距离,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靠近筒体底壁的位置处。

所述搅拌叶片呈空间交错布置方式安装于转轴。

所述搅拌叶片由下斜板、上斜板、底板和竖板拼接而成,所述通气孔设于底板;其中,下斜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小于上斜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

该发酵设备还包括一用于刮除筒体底壁上物料的刮料件,所述刮料件安装在靠近筒体底壁位置处的下转轴上、但不与筒体底壁相接触。

所述刮料件由刮料底板、刮料斜板和刮料竖板拼接而成。

该发酵设备还包括一撑料板,所述撑料板固定安装于筒体侧壁的内表面、且位于出料口的上方。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摆线针轮减速器、小链轮和大链轮;所述摆线针轮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步进电机相连接,输出端上安装有小链轮;所述大链轮安装于下转轴的下端、且与小链轮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占地面积小,采用立式密闭结构,防止了有害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保护了环境;通过底部通入热空气,上端电加热的方式,使桶内温度维持一恒定水平,促进微生物活动,搅拌轴边旋转边通气的方式,使微生物可以与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加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有机废弃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片安装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刮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撑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架24、筒体10、底部通气风机1、空气加热器26、顶部通气风机13、抽气风机14、转轴、带动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刮料件6和撑料板7;筒体10以焊接方式安装在底部支撑架24上。

筒体10为密闭的圆筒体结构,其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2;筒体10的侧壁由外侧壁3、保温材料和内侧壁5构成,保温材料4填充于外侧壁3与内侧壁5之间。具体实施例中,内侧壁5外周面的上部以套设方式安装有电加热管或电加热丝9,用于对筒体内的顶部物料加热,提高微生物发酵的效率;内侧壁5的内周面上在竖直方向相隔一定的距离安装有3个温度传感器17,以监测筒体10内的物料温度;在靠近筒体(10)底部位置处的内侧壁5上安装有1个湿度传感器20,为物料的出料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10的内部,由均为中空结构的上转轴15和下转轴19构成,上转轴15的下端与下转轴19的上端通过一对法兰18相连接、但不连通;上轴承15的上端通过上轴承12安装于筒体10的顶壁;下轴承19的下端穿出筒体10的底壁、安装于设置在筒体10下方的下轴承21。具体实施例中,上转轴15与筒体10的顶壁之间、以及下转轴19 与筒体10的底壁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以保证转轴旋转时筒体10内部的气密性。

底部通气风机1通过空气加热器26与下转轴19的下端相连通;顶部通气风机15与上转轴15的上端相连通。

上转轴15和下转轴19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搅拌叶片8,转轴上的搅拌叶片8 呈空间交错布置,见图1和图2;搅拌叶片8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通气孔与上转轴15或者下转轴19的中空内腔相连通。如图3所示,搅拌叶片8由下斜板81、上斜板82、底板83 和竖板84拼接而成,其中,下斜板81与底板83之间的夹角小于上斜板82与底板83之间的夹角,具体为:下斜板81与横板83之间的夹角为25°,使筒体10内的有机废弃物16容易被切开,以减少转轴所受到的阻力;上斜板82与横板83之间的夹角为35°,使筒体10内的有机废弃物16在搅拌的过程中能与微生物充分混合,提高产品质量。

刮料组件6用于刮除筒体10底壁上物料,安装在靠近筒体10底壁位置处的下转轴19上、但不与筒体10底壁相接触,即与筒体10的底壁相距一较小距离,以防止其与筒体10底壁产生摩擦;刮料件6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物料长时间粘住筒体10底壁而不易脱落的问题。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刮料件6由刮料底板61、刮料斜板62和刮料竖板63拼接组焊而成,刮料斜板62与刮料底板61之间的夹角为15°,以保证转动过程中受到较小的阻力,提高寿命。

撑料板7固定安装于筒体10侧壁的内表面、且位于出料口2的上方,以保证在卸料过程中,筒体10上部未发酵好的物料能顺利落下而又不会因速度过快随已发酵好的物料一同流出。

抽气风机14通过一管道与筒体10顶部的内腔相连通,用于抽走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产生的废弃以及一部分挥发的水蒸气,以确保筒体10内维持在合适的压强下。

所述动力装置位于筒体10的下方,包括步进电机27、摆线针轮减速器25、小链轮23和大链轮22;摆线针轮减速器25的输入端与步进电机27相连接,输出端上安装有小链轮23;大链轮22安装于下转轴19的下端、且与小链轮23相配合。

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实现其它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