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自动智能养护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05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自动智能养护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养护技术。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桥梁及其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涉及到混凝土质量的高低。但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养护初期用水量过大,从而造成了对水较大的浪费,特别是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来说,这是完全没必要的;第二是混凝土养护时间往往不足,在标准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往往需要28天,而在现场施工时,前期养护往往做的比较好,而到了后期,则对养护比较疏忽,有的根本不再进行养护,给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留下一定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自动智能养护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混凝土自动智能养护的装置,滴管8安装在待养护的混凝土7上,在混凝土7的表面布设湿度采集器1,湿度采集器1与湿度收集器2联接,湿度收集器2与智能分析系统3联接,能够将湿度采集器1采集到的混凝土7表面的湿度进行收集并将收集数据传给智能分析系统3,智能分析系统3与安装于水箱6上的水箱开关4联接,水箱开关4另一端与总水管5连接,若干个滴管8与总水管5并联,在滴管8上均匀开设有滴孔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混凝土表面湿度来调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可保证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同时保证水分不至于过多浪费。采用这种装置,除了水箱内水量不足时需要加水外,其他时间混凝土的养护可自动进行,无需进行过多的关注,可充分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同时避免由于养护人的疏忽而较长时间未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情况发生。若将混凝土养护水源直接连接到自来水管上,则无需对水箱进行加水,则更是简化了养护人的工作。专利的结构形式比较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有效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控制,节约用水量和养护人员,而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凝土制动智能养护装置图。图2是滴管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混凝土自动智能养护的装置,在混凝土表面布设湿度采集器1,这种采集器1在测量混凝土7表面的湿度时,不需要在混凝土表面打孔,而只需将仪器探头靠在被测量物表面即可测定其表面的含水率。并且测定速度非常快,一秒钟即可完成。设定湿度采集器每2小时自动采集一次数据。

如图1所示,湿度收集器2将湿度采集器1采集到的混凝土7表面的湿度进行收集并将收集数据传给智能分析系统3,当混凝土表面最小湿度小于某一值、或混凝土表面湿度的平均值小于某一值时,智能分析系统3将指令传到水箱开关4,则水箱开关4打开,水箱6里的水通过总水管5流到滴管8内,开始进行混凝土养护。而当混凝土7表面湿度均大于某一值时,则智能分析系统3将指令传到水箱开关4,水箱开关7关闭,不再进行防水。

如图1所示,在待养护的混凝土旁边设置水箱6,用来盛放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水,水箱开关4由智能开关来控制,可根据指令进行开关。在距水箱底部某一高度处设报警器9,一旦水箱内的水低于报警器位置,则进行报警提醒对水箱进行加水。

如图1、图2所示,养护采用滴管8的方式进行养护,可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一般情况下将滴管8铺在混凝土表面,通过滴管8上的孔10向外滴水。滴管上面用土工布覆盖。土工布可以存储水分,并将水分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分散。土工布上面覆盖土工膜,以防水分的挥发。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为:

(1)混凝土7表面湿度采集器1的布设:当混凝土表面初凝,需要进行洒水养护时,则应将湿度采集器1进行布置。布置时应注意将采集器1在混凝土表面分开布置,同时注意不要布置在水平表面的低洼处;

(2)将养护时需要的滴管8按一定的间距进行布设,滴管8表面可覆盖土工布,对滴管内滴出的水有一个存储和分散的作用,土工布上层覆盖土工膜,防止水分的挥发;

(3)事先将养护水源的水箱6准备好,根据养护混凝土面积的大小、水箱的容积、初步确定水箱的加水频率;

(4)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定时检查混凝土的养护状况和养护设备的运行状况,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混凝土的养护达到规范要求后,及时将养护设备移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