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1698阅读:27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属于杏鲍菇生产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杏鲍菇学名刺芹侧耳,是含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和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的食用菌“新秀”,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角色。

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由南方福建等地兴起,逐渐北移,工厂化栽培现已普及各地,但问题随之而来:原料、气候等因素南北各有差异,例如南方培养料中普遍采用甘蔗渣,在北方有较大的采购和储运难度,使用成本随之升高,南方气候温和潮湿北方寒冷干燥,差异颇大,盲目照搬在原料质量方面、菌种适应性方面、菌包生长管理方面都容易出现偏差。而在食用菌行业内,甚至可能是仅仅5%的湿度达不到就容易出现低产、霉菌污染、菌丝活力低、养分传输力不足等情况。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原料和管理手段达到当地最佳的生产管理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大的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同时提高了杏鲍菇菌丝的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方法为:

菌种处理:

(1)将选好的母种进行切割,并放入灭好菌的pda培养基试管中进行培养;

(2)将培养基装入菌种袋灭菌,形成原种培养基,冷却后,将培养好的母种接入原种培养基上培养三十天,培养基上长满菌丝,完成原种扩接;

(3)再将培养基装入菌种袋灭菌中形成栽培种,将每个原种培养基作为单位接种在每包栽培种培养基上形成栽培种;

(4)栽培种培养;

(5)培养完成栽培种培养后,将栽培种的菌种袋进行消毒后使用;

菌包制作:

(1)将原木屑进行建堆发酵;

(2)将发酵的原木屑配合养料进行配料和拌料;

(3)将拌好的料放入袋中,并加扣盖环和盖形成菌包;

(4)将菌包采用并冷却,准备接种;

杏鲍菇培养处理:

(1)将菌包的盖打开,将每个菌包中接种入一个长满菌丝的栽培种培养基并扣盖;

(2)接种好的菌包25℃下养菌35天;

(3)培养后的菌包,迅速放入出菇室,环境温度维持在12-20℃范围,每天早晚喷淋一次水,3-5天后菌包开始出菇,20天内菌包出菇完毕。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均为木条,规格为0.7cm*0.7cm*14.5cm,将ph值调节为8,每60-70根装入一个15*33的聚丙烯菌种袋灭菌后形成。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选用杨木木条。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杂木屑和养料的成分为:杂木屑重量含量为25%-40%、豆秸粉重量含量为10%-30%、麸皮重量含量为15%-30%、玉米芯重量含量为15%-30%、份、豆粕重量含量为5%-10%、玉米粉重量含量为1%-10%,石灰重量含量为1%-3%,碳酸钙重量含量为1%-3%,kh2po4重量含量为0.1%-0.3%,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率调节到60%-70%。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栽培种于25℃下培养30天。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培养完成栽培种培养后,将栽培种的菌种袋进行消毒的方法为,使用酒精对栽培种的菌种袋进行擦拭。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菌包制作中,将制作好的菌包采用高压124℃灭菌4小时,冷却至30℃以下准备接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采用上述方案生产的杏鲍菇菌包,菌包的碳氮比搭配合理,营养物质充分,特别是豆秸粉、玉米芯的合理搭配完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甘蔗渣的使用,提高了杏鲍菇的生物转化率,缩短杏鲍菇的生产周期5天左右。同时,结合本生产工艺可以有效增加杏鲍菇的菌丝活性,提高抗病性,提高10%-15%单产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方法为

一、菌种处理

(1)母种选择:选择菌丝健壮、浓白,菌丝边缘整齐的试管母种作为一代母种;

(2)接种培养:在超净台上,将一代母种切割成小菌种,接入灭好菌的pda培养基试管中,于23℃培养12天,长满试管作为扩接母种使用;

(3)原种扩接:原种培养基为杨木木条,规格为0.7cm*0.7cm*14.5cm,调节ph8,每60-70根装入一个15*33的聚丙烯菌种袋灭菌,冷却后,选择长满试管的扩接母种,在超净台上,用接种钩将pda菌丝体划菌块,接入灭好菌的含水量60%的原种培养基上,一般在25℃下30天左右菌丝在培养基上长满,形成原种。

(4)接种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制作方法与原种培养基相同,将上述长满菌丝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上,每根原种接1包栽培种培养基,形成栽培种;

(5)栽培种培养:栽培种于25℃下培养30天;

(6)菌种预处理:菌种使用时用酒精擦拭外袋后使用;

二、菌包制作

(1)原料预处理:杂木屑经过2个月建堆发酵;

(2)配料拌料:杂木屑重量含量为30%、豆秸粉重量含量为20%、麸皮重量含量为23%、玉米芯重量含量为18%、豆粕重量含量为21%、玉米粉重量含量为3%,石灰重量含量为1%,碳酸钙重量含量为2%,kh2po4重量含量为0.3%,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率调节到66%;

(3)打包:选择大小18×36cm、厚度5丝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1.35kg,装好袋后扣上盖环和盖,形成菌包;

(4)灭菌:将菌包采用高压124℃灭菌4小时,冷却至30℃以下准备接种;

三、杏鲍菇培养处理

(1)菌包接种:每个菌包接入一根长好菌丝的栽培种木条,扣盖;

(2)菌包培养:接种好的菌包25℃下养菌35天,

(3)菌包出菇:培养后的菌包,迅速放入出菇室,环境温度维持在18℃范围,每天早晚喷淋一次水,5天后菌包开始出菇,20天内菌包出菇完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属于杏鲍菇生产方法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方法为:将菌包的盖打开,将每个菌包中接种入一个长满菌丝的栽培种培养基并扣盖;接种好的菌包25℃下养菌35天;培养后的菌包,迅速放入出菇室,环境温度维持在12‑20℃范围,每天早晚喷淋一次水,3‑5天后菌包开始出菇,20天内菌包出菇完毕,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大的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同时提高了杏鲍菇菌丝的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宇;司呈磊;苏建昌;郑伟刚;李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2.28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