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及李树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855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李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及李树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李子(prunussalicinalindl.),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李子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效。新鲜李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李子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作用,其中抗氧化剂含量高的惊人,堪称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级水果"。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物的外观及口感等也越来越挑剔。

李子在栽培过程中极不耐水,对土壤湿度的要求较高,果园排水不良等常致使李树烂根,导致李树生长不良或感染各种病害从而严重影响李子的产量、美观及口感等,使李子的档次降低,从而影响李子种植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制得的堆肥排水效果好、质地疏松、肥效长,能够为李树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其能够使李树在高含水量土壤环境下拥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李子的产量高、颗粒饱满、外观美观、口感好,李子档次高、可做精品水果、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其包括在种植地挖掘堆肥坑,在堆肥坑的底部设置厚度为8-10cm的凸台及环设于凸台的凹槽,于堆肥坑内依次进行:加入熟石灰分别在凸台及凹槽形成厚度为0.5-2cm的熟石灰层,放置3-7天;加入平均直径为2-4cm的第一碎石块填充凹槽并超出凸台的顶部2-4cm形成第一碎石层;加入长度为2-3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厚度为5-10cm的秸秆层;加入含水量为8-15%、大小与堆肥坑配合、厚度为5-15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度为10-20cm的牛粪层,放置5-7天;加入质量比为1:0.5-1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厚度为5-8cm的矿物质层;加入泥土形成厚度为25-35cm的土层。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其包括上述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进行堆肥,堆肥完成后10-20天之间在堆肥坑挖掘种植坑,将李树植入种植坑。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堆肥坑用于堆肥进行李树的种植。熟石灰用于疏松土质、调节堆肥坑土壤的酸碱性、杀灭土壤中大量的细菌及真菌等。第一碎石层设置于堆肥坑的底部用于沉积堆肥坑中过量的水分、增加堆肥坑的透气性。由于高含水量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堆肥坑底部的凸台利于将水分疏导至凹槽内,进一步提高疏水性能。河沙牛粪层作为牛粪层的基底防止牛粪渗漏至第一碎石层;新鲜牛粪与河沙牛粪层相互渗透以增加河沙牛粪层的肥力,使堆肥的肥效更长;其含有的河沙还可以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层用于提供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促进生长。秸秆层用于河沙牛粪层与第一碎石层之间的缓冲层,防止第一碎石层对河沙牛粪层的损伤;秸秆碎料段在含水量较高的环境下逐渐腐化,用作长效的有机质源。土层具有对堆肥坑的保护作用及植入李树的固定作用。各结构层相互配合,使堆肥排水效果好、湿度适宜、营养丰富、肥效长。

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在上述的堆肥坑中种植李树,李树能够在高含水量土壤中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李子的产量高、颗粒饱满、外观美观、口感好、档次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堆肥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堆肥坑;101-凸台;102-凹槽;110-熟石灰层;120-第一碎石层;130-秸秆层;140-河沙牛粪层;150-牛粪层;160-矿物质层;170-第二碎石层;180-土层;190-导水管;191-第一端部;192-第二端部;193-通孔;19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及李树种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首先在高含水量土壤种植地挖掘用于种植李树的堆肥坑100,请参阅图1。堆肥坑100的大小根据种植的李树的品种确定。

较佳地,堆肥坑100为横截面积约为1平方米的大致的圆柱型、椭圆柱型或多棱柱型,其对李树根系供肥充足且肥效利用率高。

进一步地,堆肥坑100按照矩形阵列防止挖掘,同一行上相邻两个堆肥坑100之间的距离为2.5-3米,同一列上相邻两个堆肥坑100之间的距离为3.5-4.5米,使李树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同时便于堆肥坑100内多余水分的疏导。

由于高含水量土壤中的水量较大,在堆肥坑100的底部设置凸台101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凸台101的厚度为8-10,凸台101的顶部及凹槽102的底部具有较大的高度差,便于将土壤中过多的水分疏导至凹槽102内,防止造成李树烂根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凸台101的“厚度”指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的高度或者说是宽度,此外本发明其他地方提到的“厚度”均指该层状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的高度或者说是宽度。

进一步地,将凸台101设置为其直径自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的形式,便于水分的疏导,且结构稳定性好。

堆肥操作时,首先向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熟石灰加入的量使其在凸台101及凹槽102的表面形成厚度为0.5-2cm的熟石灰层110。

熟石灰具有疏松土质的作用,使堆肥坑100的土壤具有疏松的结构,其透气性良好,利于李树的生长。熟石灰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同时能杀灭大量的土壤中原有的细菌或者真菌,为李树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进一步地,在熟石灰投入堆肥坑100完成土壤调理后,较佳地,用3-5kg水喷淋熟石灰层110使熟石灰大量溶解后渗透于土壤中,降低熟石灰的量,使土壤保持李树生长所适宜的酸碱度。

加入熟石灰进行土壤处理后,向堆肥坑100内加入平均直径为2-4cm的第一碎石块使其填充凹槽102并超出凸台101顶部2-4cm形成第一碎石层120。

第一碎石层120由颗粒较大的对碎石块构成,其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具有大量的、体积较大的间隙,能够增加堆肥坑100底部的透气性,同时填充于凹槽102部分的碎石块能够积存大量的堆肥坑100中过量的水分,使堆肥坑100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适宜的湿度,防止李树根部发生烂根等现象致使李树生长不良或出现多种病虫害现象。

设置完成第一碎石层120后,向堆肥坑100内加入秸秆碎料段在第一碎石层120的顶部形成秸秆层130,秸秆碎料段的用量以形成的秸秆层130的厚度在5-10cm的范围内为宜。

秸秆碎料段具有疏松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堆肥坑100底部的透气性。秸秆层130的设置具有缓冲作用,能够降低第一碎石层120顶部的尖锐部分对堆肥坑100内结构的破坏。秸秆碎料段的长度为2-3cm,一方面防止秸秆碎料段在发酵前后大量填充于第一碎石层120的间隙中影响第一碎石层120的透气及透水性;另一方面,便于秸秆碎料段在高含水量的环境下逐渐腐熟,使其作为长效的有机肥为李树提供有机质。

秸秆层130的设置完成后,向堆肥坑100内加入由河沙及牛粪混合组成的河沙-牛粪块料在秸秆层130顶部形成河沙牛粪层140。河沙-牛粪块料的大小与堆肥坑100配合,即河沙-牛粪块料垂直于堆肥坑100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与堆肥坑100在该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大小大致的相同,河沙牛粪层140由整块的河沙-牛粪块料组成。河沙牛粪层140设置完成后向堆肥坑100内加入新鲜牛粪使其在河沙牛粪层140的顶部形成厚度为10-20cm牛粪层150,新鲜牛粪较佳的选取由1年龄期以上的牛排泄且排泄时间在48小时以内的牛粪,其肥效较佳。

整块结构的河沙牛粪层140作为牛粪层150的基底,防止新鲜牛粪大量地渗入第一碎石层120而影响牛粪层150的肥效、影响第一碎石层120的透气性能及疏水性能。

牛粪层150采用新鲜的牛粪,肥效释放较干料快;河沙牛粪层140肥效河沙-牛粪块料的含水量为8-15%,较低的湿度便于减缓肥效的释放速度、增长肥效,两者相互配合实现对李树的生长进行长期、充足的供肥。牛粪层150在含水量较高时与河沙牛粪层140之间具有相互渗透作用,使新鲜牛粪的一部分养分储存于河沙牛粪层140内,有利于增加河沙牛粪层140的肥力及增长其有效供肥时间。

河沙中含有种类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李树的生长、结果;河沙的加入同时能够增强河沙-牛粪块料的硬度及强度等物理性能,提高对牛粪层150的支撑作用。

较佳地,河沙-牛粪块料由质量比为1:1-2的河沙和干牛粪混匀、晾晒后挤压成型得。干牛粪指含水量为30%-50%的牛粪,干牛粪的选用能够减少晾晒时间,河沙和干牛粪的上述质量比使河沙和干牛粪之间能够较好地相互粘合。

牛粪层150设置完成后,向堆肥坑100内加入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在牛粪层150顶部形成矿物质层160,用于提供大量的磷及钾元素,促进李树的生长及李子的发育,有利于改善李子的口感及颗粒饱满度。同时,矿物质层160能够防止无机盐肥料造成的牛粪层150以及堆肥坑100附近的土壤的板结现象;其具有缓释作用,能够长效供肥;其疏松多孔,能够调理堆肥坑100的物理结构,增强透气性;其能够与牛粪层150之间进行相互渗透促进矿物质层160及牛粪层150内养分的释放,提高肥效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含磷石英砂岩及所述含钾粉砂质页岩的粒径均为0.5-1mm。颗粒过大,其肥效利用率低、供肥量小;颗粒过大,其肥效时间较短、透气性降低。

矿物质层160设置完成后,向堆肥坑100内加入泥土形成厚度为25-35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土层180具有对堆肥坑100的保护作用及对植入李树的固定作用。

在向堆肥坑100加入泥土设置土层180之前,较佳地向堆肥坑100内加入平均直径为1-2cm第二碎石块以使其在矿物质层160的顶部形成厚度为3-5cm的第二碎石层170。第二碎石层170具有较强的透气性,有利于土层180及矿物质层160等结构中水分的蒸发、散失,进一步提高堆肥坑100的透气、疏水效果。第二碎石块的平均直径为1-2cm,使第二碎石层170具有较大的比表面,便于水分的汇集及挥发;其空隙较小,避免土层180中土壤填充起空隙影响其透气、透水性。

进一步地,填完土层180后,还可以在堆肥坑100内设置导水管190。导水管190大致竖直地设置,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191及第二端部192,将第一端部191伸入第一碎石层120填充于凹槽102的部分,将第二端部192设置于土层180远离第一碎石层120的一侧即将第二端部192暴露于外部中。导水管190将第一碎石层120与外部进行连通,增强第一碎石层120的透气性,便于加快第一碎石层120内水分的挥发,利于对堆肥坑100湿度及透气性的自动调节。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导水管190较佳地设置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导水管190按照上述设置均匀分布于堆肥坑100内。

较佳地,在导水管190的侧壁设置多个通孔193使导水管190与各堆肥结构层连通,便于对堆肥各结构层水分的疏导并增强透气性。每个通孔193设置与其配合的滤网194防止堆肥各结构层物料进入导水管190内。导水管190较佳地设置于堆肥坑100的边缘,防止其对李树种植操作的影响。

根据上述堆肥方法在高含水量土壤堆肥制得的堆肥坑100,各结构层相互配合为李树提供排水效果好、透气性佳、湿度适宜、营养丰富、肥效长的生长环境。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在上述堆肥坑100堆肥挖掘种植坑将李树植入。堆肥完成后10-20天间结构稳定、肥效充足,适宜移摘。较佳地,将种植坑设置于挖掘坑的中部,便于充分利用堆肥坑100肥效。控制种植坑的底部位于牛粪层150,便于李树充分利用牛粪层150肥效,便于堆肥各结构层对李树的营养供给。种植坑的直径与移摘的李树树干的直径匹配为宜,及种植坑的直径稍大于李树的直径,防止种植坑过大在移摘李树后需要对空隙进行大量的填埋,便于保持堆肥坑100的物理结构部及功能。

该李树种植方法利用上述的堆肥坑100进行李树种植,李树生长环境良好、养分充足,李子的产量高、颗粒饱满、外观美观、口感好,该李子档次高、可做精品水果、经济效益高。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2.5m、列距4.5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的圆柱状堆肥坑100;在堆肥坑100底部设置8cm厚的凸台101以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于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在凸台101及凹槽102形成0.5cm厚的熟石灰层110,放置3天;用3kg水喷淋熟石灰层110,晾晒1天;加入平均直径为2cm的碎石填充凹槽102形成超过凸台101顶部2cm厚的第一碎石层120;加入长度为2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5cm厚的秸秆层130;加入由质量比为1:1的河沙和含水量为30%的干牛粪混匀、晾晒至含水量为8%、挤压成直径1m厚5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140;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10cm的牛粪层150;加入质量比为1:0.5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5cm厚的矿物质层160;加入平均直径为1cm的碎石形成5cm厚的第二碎石层170;加入泥土形成厚35cm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在导水管190侧壁开设多个通孔193并用滤网194封闭,于堆肥坑100边缘将导水管190一端插入第一碎石层120填充于凹槽102部分、一端暴露于地表。10天后于堆肥坑100中部挖掘底部位于牛粪层150、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实施例2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3m、列距4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的圆柱状堆肥坑100;在堆肥坑100底部设置9cm厚的凸台101以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于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在凸台101及凹槽102形成1cm厚的熟石灰层110,放置5天;用4kg水喷淋熟石灰层110,晾晒2天;加入平均直径为3cm的碎石填充凹槽102形成超过凸台101顶部3cm厚的第一碎石层120;加入长度为3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8cm厚的秸秆层130;加入由质量比为1:1.5的河沙和含水量为40%的干牛粪混匀、晾晒至含水量为12%、挤压成直径1m厚10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140;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15cm的牛粪层150;加入质量比为1:0.8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6cm厚的矿物质层160;加入平均直径为1.5cm的碎石形成4cm厚的第二碎石层170;加入泥土形成厚30cm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在导水管190侧壁开设多个通孔193并用滤网194封闭,于堆肥坑100边缘将导水管190一端插入第一碎石层120填充于凹槽102部分、一端暴露于地表。15天后于堆肥坑100中部挖掘底部位于牛粪层150、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实施例3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3m、列距4.5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的圆柱状堆肥坑100;在堆肥坑100底部设置10cm厚的凸台101以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于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在凸台101及凹槽102形成2cm厚的熟石灰层110,放置7天;用5kg水喷淋熟石灰层110,晾晒3天;加入平均直径为4cm的碎石填充凹槽102形成超过凸台101顶部4cm厚的第一碎石层120;加入长度为3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10cm厚的秸秆层130;加入由质量比为1:2的河沙和含水量为50%的干牛粪混匀、晾晒至含水量为15%、挤压成直径1m厚15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140;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20cm的牛粪层150;加入质量比为1:1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8cm厚的矿物质层160;加入平均直径为2cm的碎石形成5cm厚的第二碎石层170;加入泥土形成厚25cm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在导水管190侧壁开设多个通孔193并用滤网194封闭,于堆肥坑100边缘将导水管190一端插入第一碎石层120填充于凹槽102部分、一端暴露于地表。20天后于堆肥坑100中部挖掘底部位于牛粪层150、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实施例4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3m、列距4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的圆柱状堆肥坑100;在堆肥坑100底部设置9cm厚的凸台101以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于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在凸台101及凹槽102形成1cm厚的熟石灰层110,放置5天;加入平均直径为3cm的碎石填充凹槽102形成超过凸台101顶部3cm厚的第一碎石层120;加入长度为3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8cm厚的秸秆层130;加入由质量比为1:1.5的河沙和含水量为40%的干牛粪混匀、晾晒至含水量为12%、挤压成直径1m厚10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140;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15cm的牛粪层150;加入质量比为1:0.8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6cm厚的矿物质层160;加入平均直径为1.5cm的碎石形成4cm厚的第二碎石层170;加入泥土形成厚30cm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在导水管190侧壁开设多个通孔193并用滤网194封闭,于堆肥坑100边缘将导水管190一端插入第一碎石层120填充于凹槽102部分、一端暴露于地表。15天后于堆肥坑100中部挖掘底部位于牛粪层150、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实施例5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3m、列距4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的圆柱状堆肥坑100;在堆肥坑100底部设置9cm厚的凸台101以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于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在凸台101及凹槽102形成1cm厚的熟石灰层110,放置5天;用4kg水喷淋熟石灰层110,晾晒2天;加入平均直径为3cm的碎石填充凹槽102形成超过凸台101顶部3cm厚的第一碎石层120;加入长度为3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8cm厚的秸秆层130;加入沼液至液面超过秸秆层130顶部1cm,密封发酵12天,晾晒至秸秆层130含水量为15%;加入由质量比为1:1.5的河沙和含水量为40%的干牛粪混匀、晾晒至含水量为12%、挤压成直径1m厚10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140;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15cm的牛粪层150;加入质量比为1:0.8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6cm厚的矿物质层160;加入泥土形成厚30cm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在导水管190侧壁开设多个通孔193并用滤网194封闭,于堆肥坑100边缘将导水管190一端插入第一碎石层120填充于凹槽102部分、一端暴露于地表。15天后于堆肥坑100中部挖掘底部位于牛粪层150、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实施例6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3m、列距4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的圆柱状堆肥坑100;在堆肥坑100底部设置9cm厚的凸台101以及环设于凸台101的凹槽102,于堆肥坑100内:加入熟石灰在凸台101及凹槽102形成1cm厚的熟石灰层110,放置5天;用4kg水喷淋熟石灰层110,晾晒2天;加入平均直径为3cm的碎石填充凹槽102形成超过凸台101顶部3cm厚的第一碎石层120;加入长度为3cm的秸秆碎料段形成8cm厚的秸秆层130;加入沼液至液面超过秸秆层130顶部1cm,密封发酵12天,晾晒至秸秆层130含水量为15%;加入由质量比为1:1.5的河沙和含水量为40%的干牛粪混匀、晾晒至含水量为12%、挤压成直径1m厚10cm的河沙-牛粪块料形成河沙牛粪层140;加入新鲜牛粪形成厚15cm的牛粪层150;加入质量比为1:0.8的含磷石英砂岩及含钾粉砂质页岩形成6cm厚的矿物质层160;加入平均直径为1.5cm的碎石形成4cm厚的第二碎石层170;加入泥土形成厚30cm的土层180将堆肥坑100填平。15天后于堆肥坑100中部挖掘底部位于牛粪层150、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对比例

一种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包括:按行距3m、列距4m在种植地挖掘直径1m深度0.7m的肥坑,向肥坑内加入新鲜牛粪形成40cm厚的肥层,用泥土将肥坑填平。15天后于肥坑中部挖掘底部位于肥层、直径与李树树干直径匹配的种植坑并将李树植入。

选5块高含水量土壤种植地,每块种植地按土壤含水量及地理高度均分为7份并标号为1-7,采用实施例1-6及对比例提供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种植翠红李并编号为试验例1-7。

对试验例1-7种植的脆红李第三年的平均株产量进行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第三年平均株产量

随机选取200名10-18岁的小孩、200名18-50岁的中青年、200名50岁-70岁的老人对试验例1-7种植的脆红李的口感及外观进行评分,可选分值具体地为0分、1分、2分、3分、4分及5分,分数越高评价度越高。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评分结果表

根据表1及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子方法种植的脆红李,李子的产量、口感及美观度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的堆肥方法,其疏水作用佳、透气性好、营养丰富且肥效长。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水量土壤李树种植方法利用上述堆肥方法制备的堆肥种植李树,李树生长发育良好,李子的产量高、颗粒饱满、外观美观、口感好、档次高、可做精品水果、经济效益高。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