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20073阅读:1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拮抗有害重金属的作用以及抗癌作用等等功效。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华北、东北、西北等中大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如何正确有效的补硒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

人体主要从植物性或是动物性粮食获得硒元素,其中,植物硒含量高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是补充硒元素的最佳来源。常规方法种植出来的粮食含硒量有限,必须施加专门的含硒肥料才能提高植物的含硒量。常规的含硒肥料通过添加无机硒盐以提高肥料中硒元素,但是植物对无机硒盐的吸收利用率极低,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保持较高的吸收率。相反,有机硒是土壤有效硒的主要来源,植物对有机硒的吸收利用率远大于无机硒。

因此,研制一种包含有有机硒的生物肥料,提高目标种植植物对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生物肥,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肥料主体180-200;

生物菌剂:苏云金杆菌0.08-0.09、多粘类芽孢杆菌0.1-0.15、圆褐固氮菌0.2-0.25、枯草芽孢杆菌0.05-0.07、黑曲霉0.1-0.2、白地霉0.08-0.09、嗜酸乳杆菌0.1-0.15、保加利亚乳杆菌0.1-0.15。苏云金杆菌具有杀虫作用;多粘类芽孢杆菌具有杀菌杀虫作用;圆褐固氮菌能够自行固氮为植物提供氮元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分解淀粉蛋白质以及多种糖,可以将功能载体的外壳逐渐分解,使得内部的物质逐步渗出,达到缓释效果;黑曲霉能够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能够高效的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形成植物易于吸收的成分;白地霉能够很好的分解果胶和油脂,同样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都是有益的发酵菌种,可以在培养基中大量吸收和转换硒元素,形成富硒菌种。

功能载体18-20:沸石、木炭、硅藻土、;这些都是天然多孔材料,和生物菌种或是硒元素材料混合后能够成为载体,不仅能够保护生物菌种和硒元素,避免流失,而且能够达到缓释效果,通风透气效果。而磷酸盐金属是多孔性物质,还可以充当肥料,为植物补充磷肥。

以及辅料:聚麸胺酸0.1-0.2、木耳、大蒜、平菇、土豆粉、硒矿石或是硒矿粉,其中可以是硫化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硒铜蓝、红硒铜矿、硒镍矿等等一些含硒量较高的矿石,这些都是市场上有售的东西。也可以直接使用硒矿粉作为原料,硒矿粉是市场销售的将硒矿进行初步分离和提纯产物,其中硒元素含量较高,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但仍然存在。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硒生物肥中,所述肥料主体包括茅草、稻杆、木屑、米糠、鸡粪、牛粪、猪粪中的至少三种。都是廉价易得的材料,合理的配比能够降低造价,提高肥效。

一种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硒矿溶液的制备:将硒矿石研磨得到粒径为5~5.5微米的硒矿粉末,然后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所述混合液a的ph调节至7.0-8.0后投入明矾,搅拌均匀后静置,然后使用孔径为5~5.5微米的滤网进行过滤,得到废渣和所述硒矿溶液;硒矿石不但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同时含有其他重金属元素,为了将重金属元素清除,需要使用明矾对其进行处理,明矾能够和硒矿溶液中的重金属结合形成沉淀,清除沉淀即能清理绝大部分的重金属。ph7-8有助于提高清除效果和效率。孔径5-5.5的滤网能够有效滤除重金属沉淀,而不会将硒元素清除。

步骤二、富硒菌种的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90-100微克/毫升的硒矿粉末,将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接种到所述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6-48小时,将菌种从液体培养基中分离即得到所述富硒菌种;富硒菌种对硒元素的吸收效率极高,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容易吸收的有机硒。

步骤三、有机硒营养液的制备:将木耳、大蒜、平菇中的一种或是多种与所述硒矿溶液混合捣碎得到混合浆液b,将所述混合浆液与液体培养基以4~5: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培养基,将所述富硒菌种接种到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以上,得到所述有机硒营养液;这类食用菌对硒元素的吸收效率高,硒元素含量高,用来做培养基能够值得富含有机硒的营养液。

步骤四、功能载体的制备:将沸石、木炭、硅藻土、的一种或是几种放入到所述有机硒营养液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得到有机硒载体。能够将硒元素浸入功能载体的空洞中。

将苏云金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白地霉混合得到混合菌种,将部分所述混合菌种与有机硒载体混合搅拌,使得所述混合菌种粘附在所述有机硒载体外部得到带菌载体;混合菌种逐渐释放,缓慢改善土壤。

将聚麸胺酸、土豆粉、以及所述硒矿溶液混合调制成浆水,然后加热煮成浆糊,然后将所述带菌载体和所述浆糊搅拌混合后5-8℃冷风干燥,得到所述功能载体;聚麸胺酸具有强效的吸水保湿作用,当施加生物肥时,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进而活化内部的菌种以及硒元素,使得功能载体内部的菌种和硒肥能缓释出来。土豆粉淀粉含量高,煮熟后能够形成胶体,糊在功能载体的表面能够形成保护壳,当胶体被有机分解后,功能载体内部的物质会释放出来。冷风干燥有助于保持菌种的活性。

步骤五、将所述有机硒营养液和所述肥料主体混合均匀后,45-50℃热风干燥,造粒得到肥料颗粒,再将所述肥料颗粒与所述功能载体以及剩余的混合菌种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富硒生物肥。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中,木耳、大蒜、平菇通过以下方法种植得到:

将茅草或是稻杆切成1-2厘米小段,将所述茅草或稻杆与木屑、煤渣、硒矿粉末按照3:5:0.5:0.05的质量比混合得到基肥;

将硒矿溶液与水按照1:100~200的体积比混合稀释得到稀释液;

利用所述基肥进行木耳、大蒜、平菇的种植培养,并且每5~7天利用所述稀释液对基肥喷晒保湿一次,持续种植培养,直到长成,收获即得到所述木耳、大蒜、平菇。木耳、大蒜、平菇、草菇、马勃或是香菇都是对硒元素吸收效率高的食用菌,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作为肥料能够很好的被植物吸收。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中,沸石、木炭、硅藻土经过以下处理:

将沸石、木炭、硅藻土、于海水中浸泡5-7天,然后淡水冲洗,晾干得到干燥材料;海水有助于腐蚀这些材料中的微孔,拓宽孔径,以容纳更多的菌种和硒元素。

使用质量分数为28-30%的双氧水浸泡所述干燥材料50-60分钟后捞出,晾干;浸泡后双氧水吸入干燥材料内部。

然后使用100℃以上的高温蒸汽对所述干燥材料蒸煮10-20分钟即可。100℃以上的高温下,干燥材料内部的双氧水剧烈分解而造成沸腾,不仅能够清洗干燥材料,同时将干燥材料的微孔增大增多。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肥料主体中稻杆、木屑、米糠、鸡粪、牛粪、猪粪的质量比为3:3:1:3:2:2。养分配比更加均衡。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硒矿溶液还经过以下处理:

将所述硒矿溶液至于水箱中,将塘角鱼、罗非鱼以及鲤鱼投入水箱中,塘角鱼、罗非鱼以及鲤鱼的投放数量比为1:2:1;并在水箱中投放石莼和马尾藻,石莼和马尾藻的比例为3:1;在所述水箱的水面投放浮萍;塘角鱼、罗非鱼都食腐、食泥,能清除硒矿溶液中的重金属,鲤鱼也同样能够摄入重金属,进而清净溶液。石莼和马尾藻以及浮萍具有清除重金属的效果。

然后每两天将水箱中的硒矿溶液搅动一次,持续10-15天,然后将鱼、藻类以及浮萍捞出,过滤即得到所述硒矿溶液。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煮熟的番茄汁。也可以是常规的ms培养基,或是淀粉溶液。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针对蔬菜或是水果类植物对无机硒吸收效率低的特点,将硒矿石磨成粉以后,调制成溶液,再利用溶液配制成培养基对发酵菌类进行培养,发酵菌种能够高效的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充当肥料能够更好的被植物所吸收,从而提高了种植处理的蔬菜和水果的含硒量。

本发明首先利用对硒元素吸收效率高的食用菌对硒矿石粉进行吸收转化有机硒,再把食用菌制备形成培养基,用于发酵菌种的培养,提高了发酵菌种中的有机硒含量。

本发明对硒矿粉形成的溶液进行层层处理,保留了其中的硒,有清除了其中的重金属。

本发明针对制备功能载体吸附杀菌杀虫的菌种以及硒元素,在种植中起到缓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的苏云金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及硒矿石、硒矿粉均为市场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富硒生物肥,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肥料主体180kg,苏云金杆菌0.08kg、多粘类芽孢杆菌0.1kg、圆褐固氮菌0.2kg、枯草芽孢杆菌0.05kg、黑曲霉0.1kg、白地霉0.08kg、嗜酸乳杆菌0.1kg、保加利亚乳杆菌0.1kg、。

功能载体18kg:所述功能载体为沸石、木炭和硅藻土按3:2: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

以及辅料:聚麸胺酸0.1kg、土豆粉5kg、木耳5kg、大蒜4kg、平菇8kg、硒矿石12kg。

实施例2

一种富硒生物肥,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肥料主体200kg,苏云金杆菌0.09kg、多粘类芽孢杆菌0.15kg、圆褐固氮菌0.25kg、枯草芽孢杆菌0.07kg、黑曲霉0.2kg、白地霉0.09kg、嗜酸乳杆菌0.15kg、保加利亚乳杆菌0.15kg。

功能载体20kg:所述功能载体为沸石、木炭和硅藻土按3:2: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

以及辅料:聚麸胺酸0.1-0.2、土豆粉6kg、木耳6kg、大蒜5kg、平菇10kg、硒矿石13kg。

实施例3

一种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硒矿溶液的制备:将硒矿石研磨得到粒径为5~5.5微米的硒矿粉末,然后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所述混合液a的ph调节至7.0后投入明矾,将ph调节至7.0搅拌均匀后静置,然后使用孔径为5~5.5微米的滤网进行过滤,得到废渣和所述硒矿溶液。

步骤二、富硒菌种的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硒矿粉末,添加量为90-100微克/毫升,将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接种到所述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6小时,将菌种从液体培养基中分离即得到所述富硒菌种;其中使用煮熟的番茄汁作为液体培养基。

步骤三、有机硒营养液的制备:将木耳、大蒜、平菇与所述硒矿溶液混合捣碎得到混合浆液b,将所述混合浆液与液体培养基以4: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培养基,将所述富硒菌种接种到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以上,得到所述有机硒营养液。

步骤四、功能载体的制备:将沸石、木炭、硅藻土放入到所述有机硒营养液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得到有机硒载体。

将苏云金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白地霉混合得到混合菌种,将部分所述混合菌种与有机硒载体混合搅拌,使得所述混合菌种粘附在所述有机硒载体外部得到带菌载体。

将聚麸胺酸、土豆粉、以及所述硒矿溶液混合调制成浆水,然后加热煮成浆糊,然后将所述带菌载体和所述浆糊搅拌混合后5℃冷风干燥,得到所述功能载体。

步骤五、将所述有机硒营养液和所述肥料主体混合均匀后,45℃热风干燥,造粒得到肥料颗粒,再将所述肥料颗粒与所述功能载体以及剩余的混合菌种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富硒生物肥。

实施例4

一种富硒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硒矿溶液的制备:将硒矿石研磨得到粒径为5~5.5微米的硒矿粉末,然后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所述混合液a的ph调节至7.0后投入明矾,将ph调节至7.0搅拌均匀后静置,然后使用孔径为5~5.5微米的滤网进行过滤,得到废渣和所述硒矿溶液。

步骤二、富硒菌种的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按90-100微克/毫升添加硒矿粉末,将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及嗜热链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接种到所述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6小时,将菌种从液体培养基中分离即得到所述富硒菌种;选用煮熟番茄汁作为液体培养基。

步骤三、有机硒营养液的制备:将平菇和大蒜与所述硒矿溶液混合捣碎得到混合浆液b,将所述混合浆液与液体培养基以5: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培养基,将所述富硒菌种接种到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以上,得到所述有机硒营养液。

步骤四、功能载体的制备:将沸石、木炭、硅藻土、放入到所述有机硒营养液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得到有机硒载体。

将苏云金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白地霉混合得到混合菌种,将部分所述混合菌种与有机硒载体混合搅拌,使得所述混合菌种粘附中所述有机硒载体外部得到带菌载体。

将聚麸胺酸、土豆粉、以及所述硒矿溶液混合调制成浆水,然后加热煮成浆糊,然后将所述带菌载体和所述浆糊搅拌混合后5℃冷风干燥,得到所述功能载体。

步骤五、将所述有机硒营养液和所述肥料主体混合均匀后,45℃热风干燥,造粒得到肥料颗粒,再将所述肥料颗粒与所述功能载体以及剩余的混合菌种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富硒生物肥。

实施例5

木耳、大蒜、平菇通过以下方法种植得到:

将茅草或是稻杆切成1-2厘米小段,将稻杆与木屑、煤渣、硒矿粉末按照3:5:0.5:0.05的质量比混合得到基肥;

将硒矿溶液与水按照1:100的体积比混合稀释得到稀释液;

利用所述基肥进行木耳、大蒜、平菇草菇、马勃或是香菇的种植培养,并且每5天利用所述稀释液对基肥喷晒保湿一次,持续种植培养,直到长成,收获即得到所述木耳、大蒜、平菇。

实施例6

沸石、木炭、硅藻土经过以下处理:

将沸石、木炭、硅藻土于海水中浸泡5天,然后淡水冲洗,晾干得到干燥材料;

使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浸泡所述干燥材料50分钟后捞出,晾干;然后使用101℃的高温蒸汽对所述干燥材料蒸煮10分钟即可。

实施例7

硒矿溶液的处理方法:

将所述硒矿溶液至于水箱中,将塘角鱼、罗非鱼以及鲤鱼投入水箱中,塘角鱼、罗非鱼以及鲤鱼的投放数量比为1:2:1;并在水箱中投放石莼和马尾藻,石莼和马尾藻的比例为3:1;在所述水箱的水面投放浮萍;

然后每两天将水箱中的硒矿溶液搅动一次,持续15天,然后将鱼、藻类以及浮萍捞出,过滤即得到所述硒矿溶液。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