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技术领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008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立式内串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



背景技术:

立式内串石墨化炉是将数根碳棒串联并置于两导电电极之间,并对其构成的电路进行通电,碳棒通电生热并在大量散热所形成的高温环境下石墨化。由于碳棒在石墨化过程中会出现伸缩或膨胀的现象,所以需要利用压紧机构对导电电极间的碳棒进行挤压,保证其持续通电。但是由于每根碳棒的伸缩或膨胀的系数不同,所以会出现压紧机构将碳棒压断的极端现象,而现有技术中的内串石墨化炉多采用多个串联电极对多根串联碳棒进行同时加热,一旦某根串联碳棒断裂,则会导致所有的碳棒断电,只能停产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保证多根碳棒同时进行石墨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包括炉体和炉体外的输电线,所述炉体内由竖直设置的隔热墙分隔成数个加热区,加热区的炉顶内壁上固设有第一导电极、炉底设有第二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底部通过绝缘垫板与穿过炉体的压紧油缸连接,相邻加热区内的导电极通过穿过隔热墙设置的导电带串联并配合碳棒与输电线组成串联电路;导电极上设有用于碳棒安装的凹槽,且第二导电极的凹槽外周设有导电杆。

优选的,所述导电杆的长度低于第一、第二导电极间安装的碳棒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极与炉体接触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导电带为柔性铜带。

优选的,所述石墨化炉还包括设置于炉体外的石墨柱粉碎装置,石墨柱粉碎装置由粉碎箱和穿过粉碎箱的顶推油缸组成,粉碎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粉碎箱内设有两块夹板,且两夹板组成用于盛放石墨柱的安置腔,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与压头连接,两夹板对应压头处分别设有通孔和粉槽。

优选的,所述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与粉碎箱内的连板连接,连板上设置数个压头。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底部的出料口处设有封板,封板与封堵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封堵油缸的缸筒固设在粉碎箱的箱体外壁。

优选的,所述粉槽的底部夹板板体向下倾斜。

本发明在工作时,首先打开炉体,将数根碳棒分别串联放置于不同加热区内的第一、第二导电极之间,同时需要保证同一加热区内的碳棒同轴放置且不要触碰导电杆,然后关闭炉门并接通电路,电流顺次流过每个加热区的导电极和碳棒进行发热,同时压紧油缸不断调整活塞杆的伸长量,对串联的碳棒进行挤压使其保持串联状态,同时保证第一导电极与炉体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数据恒定。如果出现碳棒受热后强度降低并被挤断,那么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会发生改变,则相应的压紧油缸伸长,使得导电杆上升并接触相应的第一导电极,保证整个石墨化炉中串联电路不被切断。

当碳棒石墨化为石墨后,取出石墨棒,并将其置于粉碎箱的安置腔中,同时封板托底防止石墨棒掉落,然后顶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板带动压头从夹板的通孔处伸入并挤压石墨棒,将石墨棒于粉槽处折断,然后封堵油缸的活塞杆带动封板移开,折断后的石墨棒从粉碎箱的出料口处排出。石墨棒于粉槽处断裂生成的粉末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流并从出料口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保证多根碳棒同时进行石墨化工艺,而且保证石墨炉内的串联电路不被切断,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特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特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包括炉体10和炉体外的输电线20和石墨柱粉碎装置,所述炉体10内由竖直设置的隔热墙16分隔成数个加热区,加热区的炉顶内壁上固设有第一导电极11、炉底设有第二导电极12,第一导电极11与炉体10接触处设有压力传感器13,第二导电极11底部通过绝缘垫板17与穿过炉体的压紧油缸18连接,相邻加热区内的导电极通过穿过隔热墙设置的柔性铜带19串联并配合碳棒14与输电线20组成串联电路;导电极上设有用于碳棒安装的凹槽,且第二导电极的凹槽外周设有导电杆15,导电杆15的长度低于第一、第二导电极间安装的碳棒14长度。

石墨柱粉碎装置由粉碎箱30和穿过粉碎箱30的顶推油缸35组成,粉碎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粉碎箱底部的出料口处设有封板38,封板38与封堵油缸39的活塞杆连接,封堵油缸的缸筒固设在粉碎箱的箱体外壁。粉碎箱30内设有两块夹板32,且两夹板32组成用于盛放石墨柱的安置腔,顶推油缸35的活塞杆与粉碎箱内的连板36连接,连板36上设置数个压头37,两夹板32对应压头37处分别设有通孔33和粉槽34,粉槽34的底部夹板板体向下倾斜。

本发明在工作时,首先打开炉体,将数根碳棒分别串联放置于不同加热区内的第一、第二导电极之间,同时需要保证同一加热区内的碳棒同轴放置且不要触碰导电杆,然后关闭炉门并接通电路,电流顺次流过每个加热区的导电极和碳棒进行发热,同时压紧油缸不断调整活塞杆的伸长量,对串联的碳棒进行挤压使其保持串联状态,同时保证第一导电极与炉体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数据恒定。如果出现碳棒受热后强度降低并被挤断,那么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会发生改变,则相应的压紧油缸伸长,使得导电杆上升并接触相应的第一导电极,保证整个石墨化炉中串联电路不被切断。

当碳棒石墨化为石墨后,取出石墨棒,并将其置于粉碎箱的安置腔中,同时封板托底防止石墨棒掉落,然后顶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板带动压头从夹板的通孔处伸入并挤压石墨棒,将石墨棒于粉槽处折断,然后封堵油缸的活塞杆带动封板移开,折断后的石墨棒从粉碎箱的出料口处排出。石墨棒于粉槽处断裂生成的粉末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流并从出料口排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立式内串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石墨增碳剂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包括炉体和炉体外的输电线,炉体内由竖直设置的隔热墙分隔成数个加热区,加热区的炉顶内壁上固设有第一导电极、炉底设有第二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底部通过绝缘垫板与穿过炉体的压紧油缸连接,相邻加热区内的导电极通过穿过隔热墙设置的导电带串联并配合碳棒与输电线组成供电电路;导电极上设有用于碳棒安装的凹槽,且第二导电极的凹槽外周设有导电杆。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保证多根碳棒同时进行石墨化工艺,而且保证石墨炉内的串联电路不被切断,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展红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展红明
技术研发日:2017.11.18
技术公布日:2018.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