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821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型建材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压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发泡轻质隔墙板产品适用的范围很广,适用于住宅小区,医院办公楼,酒店等,民用和工业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及建筑外墙的内隔音保温,现有的技术在生产类似的隔墙板的过程中,产品存在以下主要缺陷:容重值大、生产成本高、力学强度低,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及购买力,增加了基础和结构的经济投入,因此,需要改善。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压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抗压隔墙板生产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方便,不仅具有容重值小,质轻,易施工的优点,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使用寿命长,适宜推广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抗压隔墙板,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煅烧石膏粉80-120份、凹凸棒粘土20-40份、斜发沸石粉15-25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重质碳酸钙粉20-30份、硼砂10-20份、水镁石纤维10-20份、对羟苯甲酸异丙酯4-8份、改性复合乳液3-7份、偶联剂1-5份、防霉剂1-5份、消泡剂1-3份和粘接剂1-3份;上述改性复合乳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3-5份氢氧化钙、10-20份水混合均匀,加入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4份氯化钾混合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升温至90-100℃,密闭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体系ph值为中性,停止反应,过滤,洗涤,110-115℃烘干得到预制料;按重量份将4-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0-6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90-100℃,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氮气保护下加入0.5-1.5份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3-7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8份预制料搅拌25-55min,即得。进一步地,上述的隔墙板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煅烧石膏粉100份、凹凸棒粘土30份、斜发沸石粉20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重质碳酸钙粉25份、硼砂15份、水镁石纤维15份、对羟苯甲酸异丙酯6份、改性复合乳液5份、偶联剂3份、防霉剂3份、消泡剂2份和粘接剂2份。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复合乳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4份氢氧化钙、15份水混合均匀,加入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氯化钾混合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升温至95℃,密闭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体系ph值为中性,停止反应,过滤,洗涤,112℃烘干得到预制料;按重量份将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95℃,搅拌速度为150r/min,氮气保护下加入1份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份预制料搅拌40min,即得。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172、硅烷偶联剂kh550或硅烷偶联剂kh171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防霉剂为四氯间苯二腈乳液。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苯乙醇油酸酯或磷酸三丁酯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粘接剂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上述的一种抗压隔墙板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按所述重量份配比预备原料;(2)将所有原料输送至砂浆搅拌机中加入其总重量20-30%的水进行搅拌混合45-55min,搅拌转速为65-75r/min,得混料;再将偶联剂、防霉剂、消泡剂和粘接剂加入到所述混料中,继续搅拌20-30min,搅拌转速为60-70r/min,搅拌结束得浆料;(3)将浆料输送至陈化库中陈化处理8-12h,陈化温度为42-46℃,陈化湿度为35-45%,得陈化物料;(4)将陈化物料转运至坯体模具内挤压成型制得成型坯料;(5)最后通过对成型坯料的自然养护、脱模、烘干以及整形,即可。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抗压隔墙板生产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制备成本低廉,成品板料上架快,适宜大规模量产及生产应用;(2)本发明的抗压隔墙板通过对生产加工原料及工艺的改进优化,加入凹凸棒粘土、斜发沸石粉、纳米二氧化硅等成分,协同外加助剂和改性乳液的功能性作用,使得成品隔墙板中具有大量分布均匀的闭合微孔,不仅减小了产品的容重值,达到质轻的目的,而且也提高了产品的保温隔音效果;另外,经研发技术人员检测,该种抗压隔墙板的容重值小于等于626.1kg/m3,相比市售的隔墙板减小了23%-36%;平均抗压强度为33.5mpa,相比市售的隔墙板提高了64%-92%;平均抗折强度为25.6mpa,相比市售的隔墙板提高了56%-88%;其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实现了显著地提高,延长了隔墙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新型材料中隔墙板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所用原料选购地如下表1所示:表1原料选购地石膏粉、重质碳酸钙粉合肥迈尼建材有限公司凹凸棒粘土、纳米二氧化硅、硼砂和水镁石纤维泰安永固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对羟苯甲酸异丙酯和改性复合乳液青岛玉洲化工有限公司偶联剂、防霉剂、消泡剂和粘接剂山东鲁科化工有限公司斜发沸石粉石家庄辉煌园沸石厂实施例1一种抗压隔墙板,预备以下原料待制备,如下表2所示:表2:上述的改性复合乳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3份氢氧化钙、10份水混合均匀,加入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氯化钾混合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升温至90℃,密闭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体系ph值为中性,停止反应,过滤,洗涤,110℃烘干得到预制料;按重量份将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100r/min,氮气保护下加入0.5份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预制料搅拌25min,即制得本发明原料所需的改性复合乳液。上述的一种抗压隔墙板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先将上述称取的所有原料输送至砂浆搅拌机中加入其总重量20%的水进行搅拌混合45min,搅拌转速为65r/min,得混料;再将偶联剂、防霉剂、消泡剂和粘接剂加入到所述混料中,继续搅拌20min,搅拌转速为60r/min,搅拌结束得浆料;(2)然后将浆料输送至陈化库中陈化处理8h,陈化温度为42℃,陈化湿度为35%,得陈化物料;(3)之后将陈化物料转运至坯体模具内挤压成型制得成型坯料;(4)最后通过对成型坯料的自然养护、脱模、烘干以及整形,即制得本发明的抗压隔墙板。实施例2一种抗压隔墙板,预备以下原料待制备,如下表3所示:表3:上述的改性复合乳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4份氢氧化钙、15份水混合均匀,加入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氯化钾混合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升温至95℃,密闭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体系ph值为中性,停止反应,过滤,洗涤,112℃烘干得到预制料;按重量份将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95℃,搅拌速度为150r/min,氮气保护下加入1份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份预制料搅拌40min,即制得本发明原料所需的改性复合乳液。上述的一种抗压隔墙板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先将上述称取的所有原料输送至砂浆搅拌机中加入其总重量25%的水进行搅拌混合50min,搅拌转速为70r/min,得混料;再将偶联剂、防霉剂、消泡剂和粘接剂加入到所述混料中,继续搅拌25min,搅拌转速为65r/min,搅拌结束得浆料;(2)然后将浆料输送至陈化库中陈化处理10h,陈化温度为44℃,陈化湿度为40%,得陈化物料;(3)之后将陈化物料转运至坯体模具内挤压成型制得成型坯料;(4)最后通过对成型坯料的自然养护、脱模、烘干以及整形,即制得本发明的抗压隔墙板。实施例3一种抗压隔墙板,预备以下原料待制备,如下表4所示:表4:上述的改性复合乳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5份氢氧化钙、20份水混合均匀,加入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份氯化钾混合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升温至100℃,密闭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体系ph值为中性,停止反应,过滤,洗涤,115℃烘干得到预制料;按重量份将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100℃,搅拌速度为200r/min,氮气保护下加入1.5份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7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份预制料搅拌55min,即制得本发明原料所需的改性复合乳液。上述的一种抗压隔墙板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先将上述称取的所有原料输送至砂浆搅拌机中加入其总重量30%的水进行搅拌混合55min,搅拌转速为75r/min,得混料;再将偶联剂、防霉剂、消泡剂和粘接剂加入到所述混料中,继续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70r/min,搅拌结束得浆料;(2)然后将浆料输送至陈化库中陈化处理12h,陈化温度为46℃,陈化湿度为45%,得陈化物料;(3)之后将陈化物料转运至坯体模具内挤压成型制得成型坯料;(4)最后通过对成型坯料的自然养护、脱模、烘干以及整形,即制得本发明的抗压隔墙板。应用实施例4强度性能检测取上述实施例1-3制得隔墙板与市售常见的隔墙板,通过摆钟式及落重式冲击试验测其抗压、抗折强度以及容重值,具体检测结果数据见下表5;表5组别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容重值(kg/m3)实施例134.125.9615.4实施例235.627.3615.1实施例334.526.4616.7市面隔墙板18.214.8723.3由上表1可知,本发明的隔墙板相比市面上的隔墙板强度更高,且容重值要更小,达到了质轻易运输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