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玻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0116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玻璃,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玻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现有的玻璃表面抛光工艺复杂,且抛光的过程中容易使成型之后的玻璃损坏,浪费材料,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此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玻璃表面抛光工艺复杂,且抛光的过程中容易使成型之后的玻璃损坏,浪费材料的问题,提供一种稀土玻璃的制造方法,来增加玻璃表面的抛光过程简易度,使玻璃表面更加光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料,将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和氯化稀土按照5:1:1:1:1:3的质量比均匀制成粉料,再将配好的粉料称量后一起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放置入池窑中中,利用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控制温度在1300~1600℃,保温3-5h,随后以5-20℃/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得到玻璃液。步骤3:成型,将玻璃液倒入成型模具中,通过内模压入外模,通过调节两模之间的间隙来调节玻璃的厚度。步骤4:处理,将成型后的玻璃降温后,再次升温至300℃,再置于405℃的硝酸钠溶液中处理30min,之后取出降温至100℃,之后再放入405℃的硝酸钠溶液中处理60~90min。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氯化稀土的制备方法如下:将60%的稀土精矿与浓碱液搅匀,在高温下熔融反应,稀土精矿即被分解,稀土变为氢氧化稀土,把碱饼经水洗除去钠盐和多余的碱,然后把水洗过的氢氧化稀土再用盐酸溶解,稀土被溶解为氯化稀土溶液,调酸度除去杂质,过滤后的氯化稀土溶液经浓缩结晶即制得固体的氯化稀土。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制粉方法如下:将硅石、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和氯化稀土经过皮带输送机均匀给入颚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将原矿破碎至合适的粒度后,再经过皮带输送机送入棒磨机、球磨机或者自磨机进行制粉,制成的细粉则直接送入直线振动筛进行筛分,选取合适粒度的粉末作为最终产品。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模是通过气压来控制的,通过气压增大来减少两模上下的空隙,使产品底变薄,使气压减小,则相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料机为dsh双螺旋锥形混料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氯化稀土为微红色或灰色结晶或块状物。溶于水,易潮解。遇碱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或其沉淀,其水溶液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稀土沉淀,与硫酸钠或硫酸铵反应生成稀土硫酸钠复盐或稀土硫酸铵复盐沉淀。主要用于制取混合稀土金属和提取单一稀土,大量用于制备石油裂化催化剂,还用作玻璃研磨剂。由独居石经碱熔、除杂、沉淀后与盐酸反应而得;或由氟碳铈矿精矿经浓盐酸溶解、用碱转化,再经盐酸溶解而得;也可由氟碳铈矿经焙烧后用盐酸溶解而得,氯化稀土本身具有良好的分散着吸附性,在通过烧制工艺融入玻璃后其具有一定的晶格形态,破碎时形成锐利的尖角,以大大提高玻璃本身的抛光效率以及抛光成功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独居石经碱熔、除杂、沉淀后与盐酸反应而得;或由氟碳铈矿精矿经浓盐酸溶解、用碱转化,再经盐酸溶解而得;也可由氟碳铈矿经焙烧后用盐酸溶解而得,氯化稀土本身具有良好的分散着吸附性,在通过烧制工艺融入玻璃后其具有一定的晶格形态,破碎时形成锐利的尖角,以大大提高玻璃本身的抛光效率以及抛光成功率,通过本发明制得的稀土玻璃不仅具有优异的表面抛光成功率和表面光滑度,在其硬度,折射率,清晰度以及其他物理性质上也均比现有市场上的玻璃有了显著提高,且本方法制作工艺简单环保,耗能低,成本低,具有相当高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料,将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和氯化稀土按照5:1:1:1:1:3的质量比均匀制成粉料,再将配好的粉料称量后一起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放置入池窑中,利用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控制温度在1300~1600℃,保温3-5h,随后以5-20℃/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得到玻璃液。步骤3:成型,将玻璃液倒入成型模具中,通过内模压入外模,通过调节两模之间的间隙来调节玻璃的厚度。步骤4:处理,将成型后的玻璃降温后,再次升温至300℃,再置于405℃的硝酸钠溶液中处理30min,之后取出降温至100℃,之后再放入405℃的硝酸钠溶液中处理60~90min。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配料,将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和氯化稀土按照5:1:2:1:2的质量比均匀制成粉料,再将配好的粉料称量后一起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步骤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放置入池窑中,利用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控制温度在1300~1600℃,保温3-5h,随后以5-20℃/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得到玻璃液。步骤3:成型,将玻璃液倒入成型模具中,通过内模压入外模,通过调节两模之间的间隙来调节玻璃的厚度。步骤4:处理,将成型后的玻璃降温后,再次升温至300℃,再置于405℃的硝酸钠溶液中处理30min,之后取出降温至100℃,之后再放入405℃的硝酸钠溶液中处理60~90min。抛光成功率表面光滑度密度抗拉强度折射率实施例193%130±105.6g/cm355mpa1.405实施例289%90±105.1g/cm358mpa1.532石英玻璃71%35±102.2g/cm348mpa1.485浮法玻璃66%50±102.0g/cm336mpa1.357镀膜玻璃82%75±104.3g/cm347mpa1.893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稀土玻璃,能够显著提高玻璃的表面抛光成功率和表面光滑度(特别是实施例1中),并且其他各方面指标也均优于普通各类玻璃。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