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加工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02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铜板加工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板预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铜板加工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浸涂成型法生产无氧铜杆是将铜板熔炼成铜水,利用冷铜杆吸热的能力,用一根较细的冷纯铜芯杆(或称种子杆),垂直通过一个能保持一定液位的铜水池,使铜水与该移动的种子杆表面的铜熔合在一起,并逐步凝固结合成较粗的铸造状态铜杆,然后经冷却、热轧、绕制成圈,从而生产出电工用光亮无氧铜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铜板预热炉对铜板进行加温。由于在对铜板的预热时,需要尽量避免铜板的氧化,现有的铜板预热是将铜板吊装在预热炉的上部,下部通过木炭对铜板进行预热加温,避免铜板的氧化,但其存在缺点,铜板在吊装时比较麻烦,且只能对一块无氧铜板进行预热,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铜板加工预热装置,能够同时对三块或多块无氧铜块进行预热,效率高,节省资源,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上设有与铜板对应的连接杆,能够快速的与无氧铜板连接,方便无氧铜板的移动。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炉座、顶盖,在炉体的底部设有炉座,在炉体的顶部设有顶盖,炉体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窗口,在炉体右侧内壁焊接有导向板,炉体上部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无氧铜板插缝,在无氧铜板插缝内分别插入无氧铜板,在无氧铜板的上部设有固定板,无氧铜板的上部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板的底部,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吊杆。

上述的导向板的内角α为45度。

上述炉体内部为空腔,无氧铜板插缝包括顶盖上的横向卡缝和炉体的前侧和后侧开设的相对应纵向卡缝。

上述炉座的前后两侧设有卡槽,卡槽的位置对应无氧铜板插缝的下部。

上述连接杆的下部为夹子,夹在无氧铜板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三块或多块无氧铜块进行预热,效率高,节省资源,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上设有与铜板对应的连接杆,能够快速的与无氧铜板连接,方便无氧铜板的移动,且该装置木炭从窗口放入,通过导向板进入到底座,能够将木炭通过导向板放到底座中部位置,该装置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无氧铜板插缝,将无氧铜板插入到无氧铜板插缝中,无氧铜板卡在底座的卡槽中,能够同时对三块或多块无氧铜块进行预热,该装置通过连接杆和固定板可同时将三块或三块以上的无氧铜块移动,省时省力,能够将木炭通过导向板放到底座中部位置,提高无氧铜板能够预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炉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1、炉座2、窗口3、导向板4、无氧铜板插缝5、顶盖6、无氧铜板7、连接杆8、固定板9、吊杆10、卡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1、炉座2、顶盖6,在炉体1的底部设有炉座2,在炉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6,炉体1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窗口3,在炉体1右侧内壁焊接有导向板4,炉体1上部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无氧铜板插缝5,在无氧铜板插缝5内分别插入无氧铜板7,在无氧铜板7的上部设有固定板9,无氧铜板7的上部通过连接杆8连接固定板9的底部,在固定板9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吊杆10。

其中,所述的导向板4的内角α为45度,能够将木炭通过导向板放到底座中部位置,提高无氧铜板能够预热的效率。

另外,所述炉体1内部为空腔,无氧铜板插缝5包括顶盖上的横向卡缝和炉体1的前侧和后侧开设的相对应纵向卡缝,将无氧铜板插入到无氧铜板插缝中,无氧铜板卡在底座的卡槽中,能够同时对三块或多块无氧铜块进行预热。

另外,所述炉座2的前后两侧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位置对应无氧铜板插缝5的下部,无氧铜板卡在底座的卡槽中,使无氧铜板固定。

另外,连接杆8的下部为夹子,夹在无氧铜板7的上部,能够快速夹持无氧铜板,可同时将三块或三块以上的无氧铜块移动,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三块或多块无氧铜块进行预热,效率高,节省资源,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上设有与铜板对应的连接杆,能够快速的与无氧铜板连接,方便无氧铜板的移动,且该装置木炭从窗口放入,通过导向板进入到底座,能够将木炭通过导向板放到底座中部位置,该装置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无氧铜板插缝,将无氧铜板插入到无氧铜板插缝中,无氧铜板卡在底座的卡槽中,能够同时对三块或多块无氧铜块进行预热,该装置通过连接杆和固定板可同时将三块或三块以上的无氧铜块移动,省时省力,能够将木炭通过导向板放到底座中部位置,提高无氧铜板能够预热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