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339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是以钛渣和钛铁矿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硫酸作为载体,对钛铁矿进行分解,所用硫酸在水洗岗位与钛白粉进行分离,水洗工序产生的废酸,为含有20%-23%的硫酸的硫酸亚铁混合液,属于危险废物,为实现废酸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废酸进行浓缩回用,浓缩后的废酸一部分可以回用于酸解工序,另一部分可外运综合利用。但此种方法能源消耗大,处理成本高,不能实现废酸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且会产生大量污水排放,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沉降废酸中的固相杂质,能有效净化废酸,是制备副产硫酸的有效途径,废酸中有很多稳定性较高的固体颗粒,采用普通沉降池不能将它们沉降下来,沉降效果差,并不能满足废酸净化的要求。

CN 204607582U公开了一种钛白粉废酸沉降装置,包括过滤器、沉淀池和隔膜压滤机,过滤器的上清液通过清液槽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熟化槽与隔膜压滤机连接,隔膜压滤机压滤出的清液进入储罐,过滤器、沉淀池和隔膜压滤机底部浓缩物或滤饼进入偏钛酸贮罐,沉淀池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污泥斗,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挡板,出水口处设有溢流堰,沉淀池内安装有十一块折流板。该申请中的沉淀池在内部设置十一块折流板,不仅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而且整个沉淀池并未进行分隔,使得沉淀空间仍为一体,不能有效地降低沉降过程中流体的波动,不利于提高其沉降能力,使得沉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多级沉降功能,沉降能力强,沉降效果好,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废酸资源化回收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包括:

沉降筒,包括筒身、与筒身底部连接的底板、设置在筒身上部的出料管,在所述沉降筒内部,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圈、第二溢流圈,将所述沉降筒分隔为第一沉降槽、第二沉降槽、第三沉降槽;

进料槽,设置在第一沉降槽内,并穿过底板延伸至沉降筒外部;在沉降筒外部,所述进料槽与进料管连接。

优选的,在沉降筒中,所述进料槽、第一溢流圈、第二溢流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且均与筒身同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槽的溢流高度、第一溢流圈的溢流高度、第二溢流圈的溢流高度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在筒身上部设置有封头。

优选的,在沉降筒外部,所述进料管水平设置,与进料槽的侧壁连接。

至少有两个出料管均匀地设置在筒身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槽底部设置有主排浆管,所述主排浆管上设置有主排浆阀。

进一步的,第一溢流圈、进料槽与底板之间构成第一沉降槽,所述第一沉降槽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浆管,所述第一排浆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浆阀,并与主排浆管连接。

第二溢流圈、第一溢流圈与底板之间构成第二沉降槽,所述第二沉降槽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浆管,所述第二排浆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浆阀,并与主排浆管连接。

第二溢流圈、筒身与底板之间构成第三沉降槽,所述第三沉降槽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浆管,所述第三排浆管上设置有第三排浆阀,并与主排浆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多级沉降功能,减小了因液体流动给整个沉降体系带来的波动,提高了沉淀池的沉降能力;同时通过单独设置进料槽,不仅确保了沉降池的平稳进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进料对沉降空间的波动干扰,而且为整个沉降过程提供预沉降处理,增强了沉淀池的沉降能力,提高了沉降效果,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废酸资源化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的沉降筒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的沉降筒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沉降筒;11、筒身;12、底板;13、第一溢流圈;14、第二溢流圈;15、第一沉降槽;16、第二沉降槽;17、第三沉降槽;18、出料管;2、进料槽;21、进料管;3、封头;41、主排浆管;42、主排浆阀;51、第一排浆管;52、第一排浆阀;61、第二排浆管;62、第二排浆阀;71、第三排浆管;72、第三排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包括:

沉降筒1,包括筒身11、与筒身11底部连接的底板12、设置在筒身11上部的出料管18,在所述沉降筒1内部,底板12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圈13、第二溢流圈14,将所述沉降筒1分隔为第一沉降槽15、第二沉降槽16、第三沉降槽17;

进料槽2,设置在第一沉降槽15内,并穿过底板12延伸至沉降筒1外部;在沉降筒1外部,所述进料槽2与进料管2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沉降池通过在沉降筒1中设置第一溢流圈13、第二溢流圈14,将沉降筒1的内部沉降空间分隔为三个独立的沉降空间,实现多级沉降功能,减小了因液体流动给整个沉降体系带来的波动,提高了沉淀池的沉降能力。

另外,通过单独设置进料槽,不仅确保了沉降池的平稳进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进料而对其余沉降空间的波动干扰,而且为整个沉降过程提供预沉降处理,增强了沉淀池的沉降能力,提高了沉降效果。

实施例2

如附图1-3所示,在沉降筒1中,所述进料槽2、第一溢流圈13、第二溢流圈14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且均与筒身11同轴心。所述进料槽2的溢流高度、第一溢流圈13的溢流高度、第二溢流圈14的溢流高度依次递增。

本实施例通过对进料槽2、第一溢流圈13、第二溢流圈14这三者设置的位置情况的限定,使得整个沉淀池内部构成均匀对称的沉降空间,使得沉降过程更为平稳地进行;同时通过对溢流高度的限定,使得液体中的污物浓度在各个沉降空间中呈阶梯状下降,提高了沉降效果。

在沉降筒1外部,所述进料管21水平设置,与进料槽2的侧壁连接,考虑到物料在进料时对沉降体系带来的波动,通过进料管21的水平设置,使得物料在水平方向上进入进料槽2中,不仅避免了因在竖直方向上进料给整个沉降体系带来的较大的波动,而且充分利用了进料槽2侧壁对物料进料波动的缓冲作用,以及进料槽2对沉降过程提供预沉降处理,确保了整个沉降体系的稳定。

实施例3

如附图1所示,为避免废酸在沉降过程中因挥发等原因造成的污染,在筒身11上部设置有封头3;

为了避免集中出料,以确保沉淀池能够均匀恒定地出料,至少有两个出料管18均匀地设置在筒身11上部。

废酸在经过沉淀池沉降处理后,通过出料管18排出进行回收,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废酸资源化回收利用。

实施例4

如附图1-3所示,废酸在进入沉淀池沉降后,通过出料管18排出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对于沉降物,为了避免沉淀池中沉降物长期的积攒影响设备的使用,以及实现对沉降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所述进料槽2底部设置有主排浆管41,所述主排浆管41上设置有主排浆阀42。

第一溢流圈13、进料槽2与底板12之间构成第一沉降槽15,所述第一沉降槽15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浆管51,所述第一排浆管51上设置有第一排浆阀52,并与主排浆管41连接。

第二溢流圈14、第一溢流圈13与底板12之间构成第二沉降槽16,所述第二沉降槽16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浆管61,所述第二排浆管61上设置有第二排浆阀62,并与主排浆管41连接。

第二溢流圈14、筒身11与底板12之间构成第三沉降槽17,所述第三沉降槽17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浆管71,所述第三排浆管71上设置有第三排浆阀72,并与主排浆管41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沉淀池,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多级沉降功能,减小了因液体流动给整个沉降体系带来的波动,提高了沉淀池的沉降能力;同时通过单独设置进料槽,不仅确保了沉降池的平稳进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进料对沉降空间的波动干扰,而且为整个沉降过程提供预沉降处理,增强了沉淀池的沉降能力,提高了沉降效果,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废酸资源化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