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113阅读:1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清洁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



背景技术:

由于光触媒已经在玻璃、金属、纺织、建筑、汽车、纺织、住宅设备、家电、轻工、空气净化、水处理、内外墙涂料等许多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光触媒的应用几乎可以涉及人们日常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已经开始展示出它广泛的功效。在医院里,“光触媒”能有效地抑制病房症候群,对病床、医疗器械等有效地杀菌消毒,不会遗留下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据悉,日本国立医院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技术来改善环境卫生。

在我国,已经迎来了光触媒产业化的时代。目前,在国内每年仅居室的净化市场就超过200亿的需求。由于我国室内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家庭装修纠纷十分常见。因此,可以预计:在我国,“光触媒”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需求。国内一些大型的电器企业已经率先在空调上安装了光触媒过滤网。我国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均有许多企业正在研制生产建筑用涂料,加上水质处理,空气净化,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需求更是庞大,然而现有光触媒表皮很容易脱落、起泡和翘边。

因此,如何很好地将光触媒应用于玻璃上以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是人类社会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能将附于其上的油污、细菌等污染物强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极大的降低污物灰尘对表面的附着,起到抗菌作用以净化室内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上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依次磁控溅射有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上喷涂有光触媒层,所述玻璃本体下表面涂布有滤光层,所述滤光层下表面均匀喷涂有防刮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上表面经过打磨形成条槽,两条所述条槽之间距离为3-5mm,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光触媒层四边切割形成缺口并用粘合剂封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与玻璃本体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槽的深度是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厚度的1/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的宽度为1-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的厚度为0.1-0.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触媒层由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相混合的混合物层,光触媒层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刮层为类钻碳膜层,所述类钻碳膜层厚度为0.3-0.8mm。

其中,第一介质层为金属氧化物层或金属卤化物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为含稀土元素的氧化钛层。

本实用新型中,1、同时防刮层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玻璃下表面,解决了刮伤玻璃后影响光线的投射;2、采用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多层膜系结构,在降低可见光反射率、确保对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同时,兼具对红外线很高的反射率;3、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上表面经过打磨形成若干条槽,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第二介质层与光触媒层之间通过条槽增加了结合力度,降低了起泡和脱皮现象;4、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光触媒层四边切割形成若干缺口增大了粘合剂与四边的粘合面积,同时四边通过粘合剂粘合,极大降低翘边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一边缺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光触媒层上的条槽示意图;

图中:1-玻璃本体、2-粘合剂、3-隔热层、4-第一介质层、5-第二介质层6-光触媒层、7-滤光层、8-防刮层、9-缺口、10-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一种光触媒纳米自清洁玻璃,包括玻璃本体1,玻璃本体1上表面涂有一层粘合剂2并将隔热层3涂布在粘合剂2上,隔热层3上依次磁控溅射有第一介质层4和第二介质层5,第二介质层5上喷涂有光触媒层6,玻璃本体1下表面涂布有滤光层7,滤光层7下表面均匀喷涂有防刮层8,光触媒层6由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相混合的混合物层,防刮层8为类钻碳膜层,第一介质层4和第二介质层5上表面经过打磨形成条槽10,第一介质层4、第二介质层5、光触媒层6四边切割形成缺口9并用粘合剂2封边。条槽10的深度是第一介质层4和第二介质层5厚度的1/3。

实施例1

第一介质层4为金属氧化物层,第二介质层5为含稀土元素的氧化钛层,粘合剂2的厚度为0.1mm,光触媒层6的厚度为0.05mm,类钻碳膜层厚度为0.3mm,缺口的宽度为1mm,两条条槽10之间距离为5mm。

可见光的透光率达93%,反射率为3%,红外波段反射率为75%

实施例2

第一介质层4为金属卤化物层,第二介质层5为含稀土元素的氧化钛层,粘合剂2的厚度为0.3mm,光触媒层6的厚度为0.15mm,类钻碳膜层厚度为0.8mm,缺口的宽度为1.5mm,两条条槽10之间距离为3mm。

可见光的透光率达95%,反射率为2%,红外波段反射率为70%

实施例3

第一介质层4为金属氧化物层,第二介质层5为含稀土元素的氧化钛层,粘合剂2的厚度为0.2mm,光触媒层6的厚度为0.10mm,类钻碳膜层厚度为0.5mm,缺口的宽度为1.3mm,两条条槽10之间距离为4mm。

可见光的透光率达95%,反射率为4%,红外波段反射率为78%

金属卤化物层为氟化镁、氟化银或氟化钙;金属氧化物氧化锆或氧化镍。

滤光层5由Al2O3、TiO2和Ce2O3组成;粘合剂2由热塑性聚酰亚胺制成;隔热层3由纳米氧化锑锡、纳米氧化铟锡和水性聚氨酯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