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SA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116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PSA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PSA制氧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制氧机为双吸附塔制氧机,其以空气为原料,分子筛为吸附剂,采用变压吸附原理制取氧气。原料空气首先经过空压机加压,压缩空气经冷却、除水、过滤通过方向控制阀进入一个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塔,空气中的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通过吸附塔进入氧气罐。当该吸附塔中的分子筛吸附氮气达到一个饱和程度后,切换到另外一个吸附塔继续吸附,原吸附塔开始降压排气,将分子筛吸附的氮气排出,此时第二个吸附塔产出的部分氧气引入第一个吸附塔内进行吹洗,加速氮气的排出,如此循环。但现有PSA制氧机体积较大,长期工作的控制系统发热严重,严重影响整套制氧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PSA制氧机,以解决有PSA制氧机体积较大,长期工作的控制系统发热严重,严重影响整套制氧系统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PSA制氧机,包括外箱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外箱体组件内的吸附塔组件、控制系统和管道组件,所述外箱体组件安装有压力表、显示系统和报警系统;

所述吸附塔组件包括第一吸附塔组件和第二吸附塔组件,所述第一吸附塔组件设有第一上通气口和第一下通气口,所述第二吸附塔组件设有第二上通气口和第二下通气口;

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与第一上通气口连接的第一上通气管道,以及与第一下通气口连接的第一下通气管道,还包括与第二上通气口连接的第二上通气管道,以及与第二下通气口(2022)连接的第二下通气管道;

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三通气管道、第四通气管道、第五通气管道、第六通气管道、第七通气管道、第八通气管道;

所述第三通气管道、第四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上通气管道、第二上通气管道连接,且第三通气管道、第四通气管道靠近两端位置均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五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上通气管道、第二下通气管道连接,且第一上通气管道与第二下通气管道之间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六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二上通气管道、第一下通气管道连接,第二上通气管道与第一下通气管道之间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七通气管道、第八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下通气管道、第二下通气管道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与管道组件安装在外箱体组件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内设有分子筛,且分子筛与吸附塔顶部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第三通气管道中部与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四通气管道中部与出气管道连接,且出气管道与消音器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

所述第七通气管道有两个单向阀,或设为两控制个阀。

所述第八通气管道上设一个控制阀和节流阀,以实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之间的互相吹洗,以排出塔内的废气。

所述外箱体组件任一侧设有百叶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将控制系统与管道组件设置在同侧,排除的氮气可使得控制系统的元器件延缓氧化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吸附塔内通过弹簧将分子筛压紧,避免分子筛在吸附塔组件内部窜动造成分子筛粉化;气体高速排除时产生噪音,通过设置消音器和百叶孔减小噪音。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道组件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组件,101-外箱体,102、103-压力表,104-显示系统,105-警报系统;

2-吸附塔组件,201-第一吸附塔,202-第二吸附塔,2011-第一上通气口,2012第一下通气口,2021-第二上通气口,2022-第二下通气口;

3-控制系统;4-管道组件,401-第一上通气管道,402-第一下通气管道,403-第二上通气管道,404-第二下通气管道,405-第三通气管道,406-第四通气管道,407-第五通气管道,408-第六通气管道,409-第七通气管道,410-第八通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PSA制氧机,包括外箱体组件1,以及设置在外箱体组件内的吸附塔组件2、控制系统3和管道组件4,所述外箱体组件安装有压力表(102、103)、显示系统104和报警系统105;压力表(102、103)分别显示两个吸附塔内的压力大小。

所述吸附塔组件2包括第一吸附塔组件201和第二吸附塔组件202,所述第一吸附塔组件设有第一上通气口2011和第一下通气口2012,所述第二吸附塔组件设有第二上通气口2021和第二下通气口2022;

所述管道组件2包括与第一上通气口2011连接的第一上通气管道401,以及与第一下通气口2012连接的第一下通气管道402,还包括与第二上通气口2021连接的第二上通气管道403,以及与第二下通气口2022连接的第二下通气管道404;

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三通气管道405、第四通气管道406、第五通气管道407、第六通气管道408、第七通气管道409、第八通气管道410;

所述第三通气管道405、第四通气管道406两端分别与第一上通气管道401、第二上通气管道403连接,且第三通气管道、第四通气管道靠近两端位置均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五通气管道407两端分别与第一上通气管道401、第二下通气管道404连接,且第一上通气管道与第二下通气管道之间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六通气管道408两端分别与第二上通气管道403、第一下通气管道402连接,第二上通气管道与第一下通气管道之间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七通气管道409、第八通气管道410两端分别与第一下通气管道402、第二下通气管道404连;所述第七通气管道有两个单向阀,或设为两控制个阀。所述第八通气管道(410)上设一个控制阀和节流阀,以实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之间的互相吹洗,以排出塔内的废气。

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远程监控、PLC、电源、断路器等控制组件,且控制系统与管道组件4安装在外箱体组件1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吸附塔201和第二吸附塔202内设有分子筛,且分子筛与吸附塔顶部之间设有弹簧。

外箱体组件分前后两个腔体,前腔体安装有控制系统3和管道组件4,控制系统控制各个控制阀或单向阀,后腔体安装有吸附塔组件2,压力表102显示第一吸附塔组件201内部压力,压力表103显示第二吸附塔组件202内部压力,显示系统104实时显示制氧系统各参数,第一吸附塔组件201及第二吸附塔组件202的数量在此不限,可以根据PSA制氧机的机型大小而设定。

第三通气管道中部与外部管道连通,压缩空气通过该外部管道进入制氧机,通过控制系统3控制第三通气管道405中的两个控制阀,使压缩空气按设定的程序进入吸附塔组件201或者吸附塔组件202,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打开第三通气管道中的左控制阀,压缩空气首先通过第一上通气管道401和第一上通气口2011进入吸附塔组件201。

空气中的氮气在吸附塔内被分子筛吸附,氧气通过第一下通气口2012、第一下通气管道402和第七通气管道409上的单向阀,再经由第七通气管道上连接的外部管道通往氧气储气容器。更具体地,在第七通气管道与外部管道连接处可设置一个流量调节装置,用以调节制氧机的出氧量。

通过控制系统3打开第八通气管道410上的控制阀,使第一吸附塔组件201产出的氧气通过第八通气管道410和第二下通气口2022进入第二吸附塔组件202内,通过高浓度的氧气对第二吸附塔组件202进行吹扫,此时打开第四通气管道406的右控制阀,将第二吸附塔组件202内的废气通过第四通气管道406和消音器排出。由于废气中主要为氮气,氮气是优良的惰性气体,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使得与管道组件在同一侧的控制系统能延缓老化与氧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分子筛与吸附塔顶部之间设有弹簧,用以压紧分子筛,避免分子筛在吸附塔组件内部窜动造成分子筛粉化现象。

待第一吸附塔组件201内的分子筛吸附饱和后,关闭第三通气管道405上的左控制阀,使压缩空气不再进入。此时,打开第六通气管道408上的控制阀,使第一吸附塔组件201中的气体通过第一下通气口2012、第一下通气管道402、第六通气管道408、第二上通气管道403和第二上通气口2021进入第二吸附塔组件202内。

待第一吸附塔组件201和第二吸附塔组件202内的压力达到平衡后,通过控制系统3使第三通气管道405上的右控制阀打开,使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吸附塔组件202内。同时打开第四通气管道406上的左控制阀,使第一吸附塔组件201内的残余气体从消音器处排出。如此循环。

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远程监控系统,不仅能实现用氧方实时监控制氧机的运行状况,还可实现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使生产厂家实时监控所售产品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故障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系统数据,及时针对性的采取积极措施。

第七通气管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亦可更换为两个控制阀,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精准控制。

气体高速排放时产生噪音,通过设置消音器和百叶孔减小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