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8410发布日期:2018-06-02 05:5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



背景技术:

工业石灰炉窑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大领域,在钙业应用领域,需要使用大型的炉窑烧制原料。现有的炉窑基本采用竖炉窑,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炉窑的炉壁衬里不够节能,保温效果差,能量耗费大,提升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具有节能的优点,炉窑质量轻,节约原料,造价便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它为筒状,其包括炉颈部、炉身部和炉底部,所述炉颈部为圆台状,所述炉颈部为圆柱状,所述炉底部为倒圆台状,所述炉颈部的内侧与炉身部的内侧的夹角为170°~190°,所述炉身部的内侧和炉底部的内侧的夹角为170°~190°,所述炉颈部和炉身部的上部由内侧至外侧依次为内节能砖层、外节能砖层、保温砖层、隔热浇注层和陶瓷纤维板层,所述炉身部的下部由内侧至外侧依次为内节能砖层、外节能砖层和隔热浇注层,所述炉底部由内侧至外侧依次为内节能砖层、外节能砖层和混泥土层,所述内节能砖层由节能砖堆砌而成,所述节能砖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节能砖非工作面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节能砖相对的两个面的中部成型有公槽和母槽,所述公槽和母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节能砖层为石灰窑专用节能砖堆砌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砖层为保温砖堆砌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浇注层由隔热浇注料浇注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纤维板层由陶瓷纤维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具有节能的优点,炉窑质量轻,节约原料,造价便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B、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节能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颈部1、炉身部2、炉底部3、内节能砖层4、外节能砖层5、保温砖层6、隔热浇注层7、陶瓷纤维板层8、混凝土层9、节能砖41、通孔411、公槽412、母槽413、石灰窑专用节能砖51、保温砖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如图所示:一种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其截面为筒状,其包括炉颈部1、炉身部2和炉底部3,炉颈部1为圆台状,炉颈部1为圆柱状,炉底部3为倒圆台状,炉颈部1的内侧与炉身部2的内侧的夹角为184°,炉身部2的内侧和炉底部3的内侧的夹角为177°,炉颈部1和炉身部2的上部由内侧至外侧依次为SK-50型内节能砖层(4)、DK-50型外节能砖层(5)、JK-25型保温砖层(6)、QT-150型隔热浇注层(7)和FB-50型陶瓷纤维板层(8),炉身部2的下部由内侧至外侧依次为SK-50型内节能砖层(4)、DK-50型外节能砖层(5)和QT-150型隔热浇注层(7),炉底部3由内侧至外侧依次为SK-50型内节能砖层4、DK-50型外节能砖层5和混泥土层9。

最内层的SK-50型内节能砖层4由SK-50型节能砖41堆砌而成,SK-50型节能砖4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根据位置不同设计有不同的砖型,其中SK-50型节能砖非工作面一侧开设有通孔411,且顶面、底面的中部分别成型有便于安装的公槽412和母槽413,公槽412和母槽413分别设置在SK-50型节能砖41的相对的两个面的中部,使用时相邻砖相互咬合,增加耐火砖的整体性。

DK-50型外节能砖层5为DK-50型石灰窑专用节能砖51,石灰窑专用节能砖51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并且也在其中部成型有便于安装的公槽和母槽,公槽形状呈内侧端小外侧端大,母槽相反。

JK-25型保温砖层6为JK-25型保温砖61堆砌而成,JK-25型保温砖采用多孔设计。

QT-150型隔热浇注层7的QT-150型隔热浇注料为多孔颗粒与水泥的混合物;

FB-50型陶瓷纤维板层8为FB-50型陶瓷纤维板。

混凝土层9保证结构强度。

SK-50型内节能砖层4采用SK-50型节能砖41的式样不仅减轻衬体的承重,还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气的隔热效果,使得节能效果显著,石灰窑技改前参数:生产每吨石灰标煤耗123Kg,电耗约5度,窑外筒体温度约75度,按提供的结构及材料技改后:标煤耗120Kg,电耗约4度,窑外筒体温度20-30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钙业用节能型竖炉窑,具有节能的优点,炉窑质量轻,节约能耗,造价便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