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3484发布日期:2019-04-05 19:1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硅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



背景技术:

单晶硅是硅的单晶体,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用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单晶炉内拉制而成。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单晶硅连续拉制,需要进行连续加料,并且晶体生长需要平静的液面。常用的坩埚难以满足该要求,使得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坩埚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使晶体生长区液面保持平静,有利成晶,实现连续加料和连续生长晶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包括主埚体,主埚体顶部开口,主埚体中设有副埚体,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具有可连续添加硅原料的空间,副埚体内具有可连续拉制单晶硅的空间,副埚体两端开口,其底端固定于主埚体底面,副埚体侧壁设有流孔,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的硅原料可通过流孔进入副埚体内。

主埚体底面具有汇流环边,汇流环边位于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汇流环边外侧边的高度大于其内侧边的高度。

主埚体底面具有定位环,定位环中具有环槽,副埚体底端插入环槽内,使副埚体与主埚体固定连接。

副埚体的高度小于主埚体的高度。流孔位于副埚体侧壁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坩埚采用主埚体与副埚体拼装的方式,形成里外两层坩埚,主埚体底面具有环槽,副埚体底端插入环槽内即可定位,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为连续加料区,这个区域离加热器最近,温度相对于坩埚中心区域要高,可边加料边熔化,且副埚体侧壁设有流孔,连续加料区熔化的液体从流孔流入副埚体内,内埚体内为晶体生长区,副埚体侧壁起到隔离作用,晶体生长区液面保持平静,有利成晶,实现连续加料和连续生长晶体,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坩埚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特写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晶硅连续生长的坩埚包括主埚体1,主埚体顶部开口,主埚体中设有副埚体2,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具有可连续添加硅原料的空间,副埚体内具有可连续拉制单晶硅的空间,副埚体两端开口,其底端固定于主埚体底面,副埚体侧壁设有流孔3,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的硅原料可通过流孔进入副埚体内。主埚体底面具有汇流环边4,汇流环边位于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汇流环边外侧边的高度大于其内侧边的高度。主埚体底面具有定位环5,定位环中具有环槽6,副埚体底端插入环槽内,使副埚体与主埚体固定连接。副埚体的高度小于主埚体的高度。流孔位于副埚体侧壁底部。其中未详述的部件连接均为连接件连接、焊接、一体成型等现有连接形式。该坩埚采用主埚体与副埚体拼装的方式,形成里外两层坩埚,主埚体底面具有环槽,副埚体底端插入环槽内即可定位,主埚体内壁与副埚体外壁之间为连续加料区,这个区域离加热器最近,温度相对于坩埚中心区域要高,可边加料边熔化,且副埚体侧壁设有流孔,连续加料区熔化的液体从流孔流入副埚体内,内埚体内为晶体生长区,副埚体侧壁起到隔离作用,晶体生长区液面保持平静,有利成晶,实现连续加料和连续生长晶体,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