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设备的热成形覆盖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7093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子设备的热成形覆盖玻璃的制作方法

该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要求2016年9月23日提交的题目为“thermoformedcoverglassforanelectronicdevi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398,611,2016年9月23日提交的题目为“thermoformedcoverglassforanelectronicdevi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398,616,2016年9月23日提交的题目为“thermoformedcoverglassforanelectronicdevi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98,627,以及2017年8月15日提交的题目为“thermoformedcoverglassforanelectronicdevice”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15/676,860的优先权,上述专利文献的内容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

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热成形玻璃制品。更具体地讲,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具有改善的性能属性的热成形玻璃制品。



背景技术:

用于小外形设备,如手持式电子设备的覆盖片材通常由抛光玻璃制成。虽然抛光玻璃容易获得并且相对廉价,但其可能由于冲击或掉落而易于受到损坏。另外,玻璃片材通常是平坦的,这可限制电子设备的形状因数或形状。本文所述的制品、系统和技术涉及涉及玻璃,其已结合用于提供具有轮廓的或弯曲形状的热成形方法来增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包括在将玻璃热成形为指定的轮廓形状期间改善玻璃属性。热成形玻璃可包括手持式电子设备和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覆盖片材所必需的复杂轮廓形状,包括曲率。在热成形期间可改善的属性包括硬度、强度、耐刮擦性、触感、超疏水性、弹性和改善的外部几何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覆盖片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属性增强材料施用于玻璃片材的表面,其中该玻璃片材具有机械属性或特性。将热施加于玻璃片材的表面。将压力施加于所述玻璃片材的加热表面,这使该玻璃片材适形于模具的轮廓形状。一旦被加热并成形为模具形状,该玻璃片材就被称为具有轮廓的片材。通过在加热和压力施加步骤期间添加属性增强材料,使得机械特性改变,对具有轮廓的片材进行化学改性。将该具有轮廓的片材冷却以形成覆盖片材。

在一些方面,该属性增强材料为硬质陶瓷粉末。该硬质陶瓷粉末将覆盖片材的表面改性为耐刮擦。如本文所述的硬质陶瓷粉末包括:mgal2o4粉末、蓝宝石粉末和粉状氧化锆。

在其他方面,该属性增强材料为碱金属。将碱金属用于改性覆盖片材的表面以便具有更大的强度。例如,碱金属可释放钾离子,并且可将覆盖片材改性成具有沿所述覆盖片材表面或在所述覆盖片材表面内分布的增加的钾离子。

在其他方面,将压力施加于加热表面包括将第一压力施加于玻璃片材的第一部分,并且将第二压力施加于玻璃片材的第二部分。在玻璃片材上施加不同的压力导致玻璃片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密度差。此外,具有轮廓的片材的冷却可包括以第一冷却速率冷却玻璃片材表面的第一部分,同时以第二冷却速率冷却玻璃片材的第二部分。玻璃片材上的差别冷却导致玻璃片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密度差或压缩差。

还应当注意,玻璃片材的表面的化学改性可在形成具有轮廓的片材期间进行,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热和压力的施加通过使用热成型模塑机来进行。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外壳、定位在外壳内的显示器和定位在显示器上方的覆盖玻璃。该覆盖玻璃还具有通过热成型工艺形成的轮廓形状和具有由热的工艺产生的渗透剖面(penetrationprofile)的加强层。

在电子设备的方面,覆盖玻璃具有基础玻璃,该基础玻璃具有第一熔点,以及在该基础玻璃上方形成的包覆层。该包覆层包括具有低于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玻璃材料。所述方面还包括使用热成形工艺形成覆盖玻璃的轮廓形状,其中陶瓷材料在热成形加工期间嵌入。陶瓷材料可以是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mgal2o4粉末、蓝宝石粉末、或粉状氧化锆。

在电子设备的其他方面,覆盖玻璃的轮廓形状包括一对弯曲部分,该对弯曲部分沿成形片材的相应边缘对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弯曲部分与该电子设备的外壳形成连续曲面。

本文的实施方案还描述了电子设备的覆盖玻璃,其包括玻璃基板,该玻璃基板具有在该玻璃基板内形成的加强的表面层。加强的表面层具有由热成形工艺产生的轮廓形状和渗透剖面。覆盖玻璃的各个方面包括充当显示器的透明窗口。在其他方面,轮廓形状和加强的表面层在热成形期间形成。在一些情况下,加强的表面层具有增加的钠离子密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具有外壳的电子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具有外壳的可穿戴的电子设备;

图3a是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具有外壳主体和覆盖片材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3b是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具有外壳主体和覆盖片材的壳体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3c是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具有外壳主体和覆盖片材的壳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4示出将玻璃片材热成形为具有轮廓的玻璃片材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凹模表面或表面的示例性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凸模表面或表面的示例性视图;

图7示出了用于制备具有嵌入其中的硬质陶瓷粉末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具有通过热成形嵌入其中的硬质陶瓷粉末的覆盖片材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用于制备具有碱金属加强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

图10a示出了使用多个模具冷却区域制备具有增加的密度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

图10b示出了在不同压力要求下使用多个模具部件制备具有增加的密度的热成形玻璃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将玻璃片材热成形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纹理化表面区域的具有轮廓的玻璃片材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将玻璃片材热成形为具有一个或多个超疏水性区域的具有轮廓的玻璃片材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具有超疏水印记的玻璃表面的示例性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文实施方案将两种相异材料热成形为粘结的具有轮廓的片材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文另选的实施方案将两种相异材料热成形为粘结的具有轮廓的片材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制备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独立玻璃片材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每个玻璃片材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cte);

图17示出了制备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独立玻璃片材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每个玻璃片材具有不同的硬度;

图18示出了制备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独立玻璃片材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每个片材具有不同的离子扩散能力;

图19示出了制备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独立玻璃片材的热成形玻璃制品的流程图,每个片材具有不同的杨氏模量;

图20示出了制备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一个玻璃片材和一个陶瓷片的热成形材料的流程图;

图21a示出了需要接合的具有不平表面的两个玻璃片材的示意图;

图21b示出了图21a中的两个玻璃片材的示意图,其具有定位于两者之间的包覆层;并且

图21c示出了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热成形两种相异材料的示意图,其中将包覆层夹持在粘结的具有轮廓的片之间。

附图中的交叉阴影线或阴影的用途通常被提供以阐明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并且还有利于附图的易读性。因此,存在或不存在无交叉阴影线或阴影均不表示或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属性、元件比例、元件尺寸、类似图示元件的共同性或在附图中所示的任何元件的任何其他特性、性质或属性的任何偏好或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各个特征部和元件(以及其集合和分组)的比例和尺寸(相对的或绝对的)以及其间呈现的界限、间距和位置关系在附图中被提供,以仅用于促进对本文所述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理解,并因此可不必要地被呈现或示出以进行缩放并且并非旨在指示对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任何偏好或要求,以排除结合其所述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不旨在将实施方案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相反,其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另选形式、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

以下公开内容涉及玻璃制品、生产玻璃制品的方法、以及在电子设备中使用此类玻璃制品。实施方案还涉及玻璃的强度、硬度和/或弹性的增加,尤其是与电子设备中的玻璃相关的,以及电子设备中玻璃的美容感或超疏水性(疏水性并且防止水保留的玻璃表面)。制备此类玻璃制品的方法涉及将玻璃热成形为期望的轮廓或几何形状,同时增强其机械特性或属性中的一者或多者。出于本文的目的,机械特性或属性是指强度、硬度、弹性、触感、超疏水性等。

本公开的方面包括将玻璃片材热成形为期望的轮廓形状和属性性质。玻璃片材可具有一种或多种机械特性。在本文所述的热成形工艺之前,该机械特性存在于玻璃片材中。利用改善的热成形工艺减轻了对附加的后加工处理的需要,尤其是在这些处理涉及电子设备时。对热成形工艺、热成形模具和由热成形形成的玻璃的改性允许显著改善用于特定用途的玻璃,以及用于制造用于特定用途的玻璃的方法。以这种方式,将玻璃片材的机械特性改变成改善的机械特性,例如玻璃强度、硬度、弹性、纹理等的改善。

在一个示例中,玻璃制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玻璃制品可以对应于帮助形成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覆盖片材,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涉及形成外壳的一部分。显示器可包括透明窗口。本文的实施方案特别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小外形电子设备,例如膝上型电脑、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媒体播放器、健康监测设备、远程控制单元等。本文的典型玻璃制品为薄的,并且通常小于5mm厚,并且更典型地小于3mm厚。在一些方面,玻璃制品可以为约0.1mm至2mm厚,并且更典型地为0.15mm至1mm厚。

下文将参考图1-图21来论述这些以及其他实施方案。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一个实施方案。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包括玻璃制品102(在这种情况下为覆盖片材)和壳体或外壳104。覆盖片材102可具有前表面106、后表面(未示出)和侧表面(未示出)。各种表面可由区域和/或部分组成。覆盖片材的示例性区域可以是整个前表面106,然而后表面可被认为是不同区域。覆盖片材102也可限定窗口区域,设备的显示器通过所述窗口区域可见。所述区域的各种属性在使用上可不同,例如,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前表面可需要与远离环境包封的背部表面不同的机械属性或特性,例如硬度。

壳体包括外壳主体108和覆盖片材102,它们一起限定内部体积,该内部体积被配置为包封该设备的各种电子部件。例如,外壳主体108可限定显示器定位于其中的开口。覆盖片材102定位在显示器上方并且形成该设备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该显示器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透明窗口、或其他合适的显示器元件或组件。

根据本文的实施方案,覆盖片材102已热成形为电子设备所需的轮廓形状,其具有增强的属性。增强的属性可定位到覆盖片材102的特定区域,或者可在热成形加工期间被整体改性。本文的一些实施方案利用属性增强材料来改善例如耐刮擦性、硬度和强度等。在图1中,覆盖片材的轮廓形状与外壳主体形成连续曲面。

图2示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为可穿戴电子设备200。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玻璃制品202为具有增强的加强的热成形覆盖片材。手表外壳主体204捕获玻璃202。覆盖片材202具有复杂的形状,其包括一对弯曲部分206,该对弯曲部分沿轮廓形状的相应边缘对延伸。弯曲部分206可在热成形期间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的外壳形成连续曲面。如可理解的,热成形各种玻璃制品的几何形状可消除对后加工步骤的需要并且允许改善制造需要具有薄的复杂形状与高容差的电子设备。示例性按钮208从设备延伸以用于用户界面。

图3a为沿类似于图1所示的设备的部分a-a的壳体104的示例性剖视图。具体地讲,由铝合金、陶瓷或其他类似材料构成的外壳主体108限定开口。热成形的覆盖片材102附接到外壳主体108以覆盖开口并限定包封的体积109。在包封的体积内,外壳主体具有内表面110和外表面112,其中内表面110支撑并围绕移动电话的各种结构部件和电子部件(未示出)。

覆盖片材102具有前表面114、后表面116和侧表面118。覆盖片材102定位在显示器111上方。覆盖片材的每个表面可由一个或多个区或部分组成。覆盖片材102的前表面114暴露于环境,然而背表面116暴露于示例性电子设备100的包封体积109。该覆盖片材102为薄的,并且通常厚度小于5mm,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厚度小于3mm。在一些方面,覆盖片材具有约0.1mm和2mm的厚度,并且在其他方面为约0.15mm至1mm。覆盖片材102可在热成形期间成形为期望的轮廓,以便适配用途,包括在侧表面118(或边缘)处,其中可出现一对弯曲部分。如图3a-3c所示,弯曲部分120可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108的外壳主体100形成连续曲面。

图3b示出了与图3a所示类似的壳体104的剖视图,不同的是热成形覆盖片材102延伸以形成壳体的上半部,然而外壳主体108具有对称曲线122以形成壳体的下半部。该实施方案中的覆盖片材102示出更明显的曲率120,如可通过热成形工艺获得的。还示出了天线124和绝缘体126。如图3a所示,示出了显示器。对图3b的覆盖片材所示的曲率进行后机加工将是困难的从而难以由平坦玻璃片材的起始件获得。

图3c示出了壳体的另一剖视图,如图3a所示,具有匹配外壳主体108的高度轮廓化的覆盖片材102。如图3b所示,热成形玻璃示出了明显曲率120,其在平坦玻璃片材的后加工中不可获得。提供了显示器111以供参考。

用于本文的玻璃可由透明玻璃构成并且可包括sio2、al2o3、b2o3、na2o、zno、li2o以及其他已知成分的组合。在典型的实施方案中,玻璃是可离子交换的,并且由具有有限体积的晶格构成。玻璃片材表示热成形之前的玻璃材料,并且可包括各种类型和种类的玻璃原料。玻璃片材具有在热成形和属性增强之后可用于预期用途的尺寸、厚度和组成。在一些方面,该属性或特性为机械属性或特性,并且该玻璃片材被描述为具有第一机械属性或特性,其通过热成形方法改变成第二机械属性或特性。玻璃片材也可被描述为具有玻璃基板,使得玻璃基板可用属性增强材料的表面层进行改性。玻璃基板通常由玻璃硅酸盐或本领域已知的类似类型的化合物形成。

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的实施方案,将玻璃片材热成形为期望轮廓形状400的简化示意图。将需要特定形状的玻璃片材402在压力下加热至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形成期望的玻璃制品。玻璃片材的加热不达到玻璃熔点,因为这将使玻璃完全成为液体。就这一点而言,将玻璃片材102加热至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但低于其熔融温度,并且置于适当的模具404中(或将玻璃片材置于加热模具中),并且在存在或不存在施加的真空(未示出)的情况下将压力施加(由箭头406示出)于玻璃片材。将玻璃片材加热至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玻璃软化至橡胶态,其中玻璃是柔性的。玻璃的这种状态可接受压力406并允许基于由模具404施加的轮廓和压力点对玻璃进行轮廓改性。玻璃402的几何形状和厚度可被修改以产生合适的玻璃制品408,例如用于电子设备的覆盖片材。尽管典型的覆盖片材产生整个玻璃中的均匀厚度,但在片材的实用性需要的情况下,可形成具有不均匀厚度的覆盖片材。

在该热成形过程中,玻璃402也可接受各种属性改性。热成形并且具有轮廓的玻璃是柔软且相容的,并且可接受各种属性改性,例如强度、表面硬度、耐刮擦表面、表面触感、表面超疏水性等。

因此,在热成形工序期间,所述属性或特性可被改性或改变,同时玻璃处于柔软或橡胶样状态。被改性的属性可对应于玻璃表面的区域或部分(局部),或可对应于整个表面(整体)。该属性可基于由热成形过程导致的渗透剖面来改变到一定深度和/或分布。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属性增强材料施用于需要改善的玻璃片材的区域上。玻璃片材具有第一机械属性或特性。在玻璃热成形工序之前施加属性增强材料。在一些方面,通过模具,具体地讲模具面或表面,将属性增强材料施用于玻璃制品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因此,玻璃的区域或部分对应于模具表面,或模具表面的一些部分,使得模具在热成形过程中将该属性增强材料施用于玻璃片材表面。由于施用属性增强材料,所得玻璃具有改变的机械属性或特性。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在玻璃中被改性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例如密度。在此,模具面或表面施加热成形参数如温度或压力的变化,以改性玻璃本身的属性。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两个实施方案,添加属性增强材料,以及对玻璃内在属性的改性。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图4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内面或表面。模具表面被负性轮廓化,以在热成形期间提供期望的玻璃制品形状。模具表面或模具表面的一些部分506还可用于将属性增强材料施用于玻璃片材,同时玻璃片材处于软化或“热塑性”状态。

如上所示,对玻璃属性的改性可以是通过经由模具表面506将属性增强材料,例如机械属性增强材料施用于玻璃表面(称为化学加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硬质陶瓷粉末局部地或整体地沉积在模具表面上。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碱金属局部地或整体地沉积在模具表面上。出于本文的目的,硬质陶瓷粉末和碱金属被称为属性增强材料。还如上所述,也可在放入模具之前,将属性增强材料施加到玻璃片材上,在这种情况下,材料直接涂覆在玻璃片材上,并且然后放于适当的模具中。将属性増强材料直接施用到玻璃片材上可以在玻璃片材被加热之前,在玻璃片材的加热期间或在玻璃片材已适当加热之后,但在玻璃片材置于模具中之前进行。

图7是示出用于增加玻璃制品(例如,覆盖片材)700中的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的硬度和耐刮擦性的方法的流程图。获得适合预期用途所需厚度和面积的玻璃片材。例如,模具具有对应于用于手持式电子设备的覆盖片材的厚度和面积。在操作702中,将一定量的硬质陶瓷粉末沉积在玻璃片材的适当表面上。该片材具有与其硬度相关的第一机械属性。在一个方面,在放置在模具中之前,将硬质陶瓷粉末直接沉积到适当的玻璃表面上。在另一方面,通过适当涂覆的模具表面施加硬陶瓷粉末。利用改性覆盖片材的硬度和耐刮擦性的硬质陶瓷粉末的量和类型。用于本文的硬质陶瓷粉末包括锆(氧化锆粉末)、蓝宝石(蓝宝石粉末)和尖晶石(mgal2o4粉末),但也可使用其他类似的陶瓷粉末。

一旦沉积在玻璃片材上,就在操作704中,将玻璃片材加热至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操作706中,通过模具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玻璃片材适形于所述模具的轮廓形状从而形成具有轮廓的片材。位于模具表面上的硬质陶瓷粉末嵌入具有轮廓的片材的一个或多个相应区域中。使用适当量的热和压力将硬质陶瓷粉末沉积到具有轮廓的片材中的适当深度和分布,这被称为渗透剖面。在操作708中,覆盖片材在具有轮廓的片材的冷却期间形成,其具有嵌入其表面中的硬质陶瓷粉末的渗透剖面。嵌入的硬质陶瓷粉末在已掺入粉末的任何地方赋予覆盖片材改善的硬度和耐刮擦性。增加的硬度和耐刮擦性增强了覆盖片材的抗损伤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一种、两种或更多种、三种或更多种、四种或更多种等不同的硬质陶瓷粉末来提供期望的硬度/耐刮擦性。粉末可单独用于区域中,或可混合,然后用于区域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均匀分布的硬质陶瓷粉末掺入整个覆盖片材的表面中。在一个示例中,覆盖片材的整个前表面可嵌有硬质陶瓷粉末,然而背部表面保持未处理。又如,仅覆盖片材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嵌有硬质陶瓷粉末,所述部分对应于更大的用户交互。

可改变或修改本文玻璃片材的热成形参数(热、压力、冷却速率、真空的存在等),以将属性增强材料嵌入到玻璃制品中的所需深度。所得的包含属性增强材料提供了该材料的渗透剖面。例如,使用较高的压力、更高的温度或上述两者通常将导致具有属性增强材料到玻璃厚度中的更深分布的剖面。

图8示出了在热成形800时硬质陶瓷粉末到玻璃制品表面中的差别掺入。玻璃制品802沿任何表面区域804均可基于热成形参数和沉积在玻璃表面上的硬质陶瓷粉末的量将所述硬质陶瓷粉末806在特定深度和浓度上掺入,并因此在热成形时掺入玻璃制品中。硬质陶瓷粉末将玻璃表面和玻璃内应力关系进行改性。粉末的掺入通常增加玻璃压缩并且将硬质粉末添加到玻璃组合物中,其组合提供了硬化的且耐刮擦的表面。在图8中,覆盖片材802的前表面808、后表面810和侧表面812已经改性成包括硬质陶瓷粉末806。将硬质陶瓷粉末嵌入到一致的深度和分布、渗透剖面。如上所述,多个实施方案可用于改变渗透剖面,因此可用于改变硬质陶瓷粉末的局部分布,或可用于改变硬质陶瓷粉末到玻璃制品表面中的深度和浓度的差异而言。

图9示出了用于增加玻璃制品900中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的化学强度的方法(即,经由碱金属掺入)的流程图。玻璃制品的碱性处理通过向玻璃添加应力而有效地加强了玻璃的表面。通常,玻璃制品上的应力组合被预算以避免失效并保持安全性,即如果您在玻璃制品中施加过多的应力,则能量将最终致使制品破裂或断裂。因此,每个玻璃制品具有应力预算,即提供安全可靠的玻璃制品的压缩应力相对拉伸强度的量。在本实施方案中,将碱金属离子添加到玻璃表面至特定实用性的深度。扩散到玻璃制品表面中的离子形成增强表面强度的压缩应力层。

获得适合预期用途所需厚度和面积的玻璃片材。例如,具有对应于智能电话的覆盖片材的厚度和面积的玻璃板。识别覆盖片材所需的轮廓形状和强度,包括需要增加强度的覆盖片材的区域或部分。设想用于该实施方案的对称和不对称化学加强两者,其中在热成形期间化学加强玻璃片材的效果将使覆盖片材的内部保持张力,然而化学加强层将处于压缩状态。化学加强层的深度和压缩将根据具体用途的要求而变化,但将取决于掺入玻璃中的碱离子的类型(部分地基于离子的尺寸和向有限体积的玻璃添加压缩的能力)以及用于将离子扩散到软化玻璃中的热成形参数。机械属性的改变(加强)将导致玻璃片材的渗透剖面。

仍参见图9,在操作902中,通常经由与玻璃片材直接接触或通过经由对应的模具面或表面接触,将碱金属沉积在玻璃片材表面上。在热成形过程之前,所述玻璃片材具有第一机械特性,在这种情况下为强度。在一个方面,所述碱金属经由富含碱金属的衬垫或经由涂层或糊剂沉积到模具表面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碱金属为钠,具体地讲在玻璃为硅酸盐或碱石灰玻璃的情况下,或在玻璃已富含锂的情况下。此处,钠离子将扩散到热成形玻璃表面中并形成局部或整体(取决于对模具表面的沉积)表面压缩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碱金属为钾,具体地讲在玻璃制品已掺入钠,并且需要较大的离子以向表面添加压缩的情况下。

在操作904中,将玻璃片材热成形(首先加热并且其次加压)成正确的轮廓形状(具有轮廓的片材),同时将碱金属掺入玻璃表面中。在操作906中,将具有轮廓的片材冷却成覆盖片材,所述覆盖片材具有扩散于目标区域(渗透剖面)的表面中的分布的离子,如钠或钾。现在已经将第一机械属性改变成与掺入碱金属一致的第二机械属性。在相同量和类型的离子涂覆到模具的两侧上的情况下,覆盖片材的加强是对称的。在例如仅涂覆模具表面的一侧或一侧的区域的情况下,玻璃将非对称地加强。非对称加强允许在玻璃的局部部分或区域(即,加强层)处增加加强,因为表面压缩层被定位在玻璃的一侧上(在该示例中前面相对于后面)。

本文的附加实施方案包括将热成形和化学加强的玻璃制品(例如,覆盖片材)浸没在离子溶液浴中,以进一步改变和/或增强玻璃制品强度。例如,已经热成形和通过添加钠离子加强(通过浸入钠盐溶液中)的玻璃制品还可通过在适当温度下浸入钾盐溶液浴并尺度适当的时间量来进一步加强一段合适的时间。玻璃制品可被设计成包括多个对称或非对称化学加强区域,其通过热成形化学加强之后进行离子溶液浴中的化学加强的组合来形成。还设想玻璃制品的原料可首先经由在例如钠盐溶液中离子浴浸没进行化学加强,之后在热成形为玻璃制品的几何形状期间靶向加强,例如利用钾离子作为模具表面的一个区域的内衬。如可以设想的,化学浴加强还可包括使用掩蔽或离子扩散屏障以在浸没于含离子浴中之前覆盖玻璃制品的部分,或者可包括促进离子扩散到玻璃制品中的材料,例如高浓度的离子浆料或涂层。

还设想玻璃制品可包括硬质陶瓷粉末和碱离子加强,两者均在相同热成形过程中掺入。例如,模具的区域可涂覆有氧化锆,然而模具的另一个区域衬有富钠内衬。在另一个示例中,区域可包括硬质陶瓷粉末和碱金属离子两者(同一区包括氧化锆和钠离子两者)。以这种方式,玻璃制品的硬度和强度可在相同热成形工序期间进行改性。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对模具进行物理改性以使模具表面的部分改变从而具有不同的冷却速率或施加压力的能力。玻璃片材的各个部分上的冷却或压力变化可改变玻璃制品的密度(压实),从而改变其性能,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的。在这些实施方案中,通过修改热成形参数本身来实现属性增强。

本文的实施方案示出了热成型模具的实施方案,其中模具本身包括能够差别冷却或差别压力诱导的多个不同区域。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模具经由热成形工艺本身对玻璃固有属性进行改性。具体地讲,热成形工艺可用于对玻璃制品的不同部分或区域的密度进行改性。例如,玻璃表面处的玻璃密度、致密性的增加可对该表面处的硬度具有影响。

热成形模具可以不同速率冷却以在玻璃制品中诱导应力剖面,从而导致玻璃制品的差别致密化。在玻璃差别致密化的情况下,可改变玻璃晶格结构以提供不同的体积以供离子穿过,从而出现硬度或耐刮擦性的表面区域。例如,在模具区域以比相邻区域更低的速率冷却的情况下,较慢的冷却速率导致玻璃在室温下比进行快速冷却速率的区域更致密。较慢的冷却速率允许在冷却期间保持玻璃中的结构平衡/松弛,而快速冷却导致松弛变得固定,并且因此密度变得固定。热成形模具也可以不同速率实施压力以诱导玻璃制品中的压缩,从而导致玻璃制品的差别致密化。因此,在模具的一个区域中,与模具的相邻区域相比,压力可增强。压力更大的区域将导致玻璃制品在该区域中具有压缩的玻璃体积,从而示出更大的致密化。在较低压力下,相邻区域将比致密区具有更大体积以供离子移动穿过。

图10a为示出制备具有改善的玻璃密度1000的玻璃制品的流程图。获得适合预期用途所需厚度和面积的玻璃片材。例如,具有对应于智能电话的覆盖片材的厚度和面积的玻璃板。识别覆盖片材所需的几何形状和轮廓形状,包括需要增加或减小密度的覆盖片材的区域或部分。在操作1002中,将适当的模具改性成显示出所需的覆盖片材密度图案。可通过使用具有不同导热率的不同模具材料来改性模具,或者可将模具改变成包括在模具表面下方延伸的冷却线,使得可修改冷却流体的温度以调节模具的表面处的温度。对于模具中冷却区域的控制允许对玻璃片材的冷却速率的控制,从而控制该对应区域处的玻璃片材密度。在操作1004中,使用如本文所述的冷却改性模具将玻璃片材热成形为用于特定用途的几何形状。加热和成形的玻璃片材是具有轮廓的片材。在操作1006中,在热成形之后,在模具中对玻璃片材进行差别冷却,以产生具有改性的玻璃表面密度,并且因此具有改性的硬度的覆盖片材。根据上述实施方案的模具可产生例如其中玻璃密度在前表面上增加,但是在后表面上保持不变的覆盖玻璃。在其他示例中,前片或后片具有对应于具体需要的局部改性的玻璃密度。在该示例中,可在需要用户交互的位置对前表面上的区域的密度进行增密。

图10b为示出制备也具有改善的表面玻璃密度1010的玻璃制品的流程图。获得适合预期用途所需厚度和面积的玻璃片材。例如,具有对应于智能电话的覆盖玻璃的厚度和面积的玻璃片材。识别最终玻璃制品,例如覆盖片材所需的几何形状,包括需要增加或减小密度的玻璃制品的区域或部分。在操作1012中,将适当的模具改性成显示出所需的玻璃制品密度图案。可修改多部件模具以在玻璃片材的不同区域或部分处施加差别压力。在典型的实施方案中,模具可由多个部件组成,其中控制每个部件以施加独立的压力或力。模具部件可包括单个顶部模具和单个底部模具(能够施加不同水平的力),或由独立控制下的两个独立部件(能够通过顶部模具施加两种不同水平的力)组成的顶部模具和单个底部模具(能够施加一种水平的力)。模具部件可包括可用于在玻璃制品上形成所需密度图案的任何组合,包括具有多个顶部部件和底部部件的模具,每个部件均在其自身的压力控制下。

仍然参见图10b,在操作1014,将多部件模具加热至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或模具未被加热但玻璃预加热至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后向玻璃片材的区域差别施加压力。在操作1016中,不同的压力导致形成玻璃片材的轮廓形状以及在冷却时形成不同密度区域。所形成的玻璃片材为具有轮廓的片材。如上所述,具有改性密度的玻璃片材允许包括更高密度和耐刮擦性。然后根据本文实施方案在操作1018中冷却具有轮廓的片材。

具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表面密度的玻璃制品可使用化学加强进一步操作。针对离子的量或体积,化学加强被玻璃的饱和极限限制。在饱和时,不可实现附加的压缩层或深度。在已致密玻璃的情况下,更有限的晶格结构可用于离子扩散。玻璃表面中的密度增加允许较少的离子向内移动,然而离子的浓度在玻璃的表面处增加。致密化玻璃表面中的附加化学加强导致具有浅压缩层的玻璃表面。具有增加的离子包含性的浅压缩层形成耐刮擦的浅硬质表面,例如,即具有耐刮擦性。以这种方式,玻璃片材可被改性成包括在垂直于致密化玻璃的顶部上的化学加强。这允许在热成形过程中的各种玻璃处理,以制备具有多种有用属性的玻璃制品。

在热成形过程中可改性的玻璃的另一个属性是玻璃制品的触觉纹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玻璃制品上的玻璃纹理通过在热成形过程中在玻璃表面中压印(纹理化)纹理来控制(从而形成纹理化表面)。在该实施方案中,热成形过程中的软化玻璃可通常经由模具表面或面压印有纹理化图案。模具表面的阴性印记或图案用于在玻璃片材经历覆盖片材或其他类似玻璃制品所需的热成形轮廓变化的同时向所述玻璃片材添加纹理。

如图11所示,使用具有期望纹理的阴性印记或图案的模具1100来热成形期望的玻璃制品1102(热成形模塑机的部件)。模具表现出玻璃制品1106中所需的相应阴性纹理图案1104,如相应分解视图所示的。如上所述,将具有负性印记1104的模具表面或面1108加热至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施加压力(箭头1105)已将纹理化图案印在软化玻璃上。如在先前实施方案中所示的,在所述玻璃片材1110首先被加热至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然后置于模具1100中的情况下,不必要加热模具。模具可具有包括纹理图案的部分和保持平滑的部分。如可以预期的,模具的纹理化部分和平滑部分可彼此相邻。此外,各种不同的纹理图案可形成为彼此相邻的部分。如图11所示,玻璃表面的区域或部分具有压印纹理1106,并且被冷却以形成具有期望玻璃制品轮廓形状的期望的玻璃制品。所得玻璃制品1102可具有添加到玻璃表面的局部或整体纹理,其可用于例如,改善触感,或增强对玻璃表面功能的能力,由于其增强的表面积而粘结其他材料(例如对框架/防分裂膜的基准粘结),即功能。

本文对玻璃制品添加纹理还可允许获得具有可控纹理梯度的玻璃表面,其可用于各种传感器或显示器的功能属性诸如雾度控制。纹理可添加在玻璃的区域或部分中,并且可通过梯度或阶梯来实现。在热成形过程期间将纹理添加到玻璃制品在复杂性和精度方面均比将纹理化学蚀刻到已经形成的玻璃制品中具有显著的优点。通过热成型工艺添加的纹理化表面基本上不含由化学蚀刻导致的损坏,例如,刮擦或蚀刻损坏。可将任何有用的纹理添加到本文的玻璃制品中,只要阴性印记可以容纳在热成形模具表面上即可。在典型的实施方案中,玻璃制品可显示出0.5μm至10μm,并且更典型地0.5μm至7μm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图12和图13示出了根据本文的实施方案使用的示例性模具1200(热成形模塑机的一部分)。制备模具面1202,即,介质喷砂、机加工、蚀刻,以包括期望的阴性印记用于包含在玻璃制品表面1204上。可以设想,在热成型过程中在玻璃制品中包含纹理是对形成后蚀刻或机加工每个完成的玻璃制品的显著改善,这在需要大量纹理化制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纹理化表面基本上不含由化学蚀刻导致的损坏,具体地讲,刮擦或蚀刻损坏。

图13示出了使用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热成形工艺向玻璃制品1208添加超疏水性表面1206。再次,在上述热成形过程中所用的模具1200上形成阴性疏水性图案1210。图12和图13示出可通过激光烧蚀将疏水性图案1210施加到模具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上。由于金属的高材料不透明度,在模具表面上进行激光烧蚀的方法是可以实现的。然而,当在玻璃上进行(玻璃具有高透明度)时,这种相同的激光烧蚀过程已示出很少的积极效果。因此,在热成形期间将超疏水性表面从金属模具表面1202转移到玻璃制品表面1208(以箭头1212示出)提供了玻璃表面实用性方面的显著成就。超疏水性表面所需的压印图案处于纳米级。

再次参见图13,超疏水性表面可包括直径小于50nm的突起阵列。在一些情况下,突起具有小于30nm的直径。表现出超疏水性表面的玻璃表面能够防水、防碎屑和防指纹。在不存在对玻璃表面激光烧蚀的情况下形成疏水刑表面的能力是玻璃成形领域的显著进步。就先前实施方案而言,超疏水性表面可整体包括在玻璃制品上,或可仅包括在所选区域上,这取决于目标用途。

本文的实施方案还包括将两种或更多种相异材料热成形在一起,以便将其接合并形成具有不同本体材料属性的一种一体材料。如上所述,当一体材料被热成形为期望的轮廓形状时,发生接合。本文的相异材料可以是具有不同材料属性(即热膨胀系数、硬度、强度、杨氏模量等)的玻璃制品,或者可是全部在一起的两种不同材料,例如,将玻璃片材与陶瓷片接合。材料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和厚度,或者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尺寸和厚度。通常,不同材料具有平坦且平滑的接合表面并且允许热成型加工将接触表面整合成一种共材料,但是在表面不形成足够接触的情况下,可将包覆层夹持在相异的材料之间以允许形成整体接合和具有轮廓的最终材料。

图14示出了根据本文的实施方案1400,将两种相异材料热成形为具有所需轮廓形状的单个部件的简化示意图。虽然该实施方案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材料,但将结合具有相异材料属性的玻璃片材或者玻璃片材和陶瓷的组合来讨论。另外,可设想到可将多于两种相异材料热成形为具有期望形状的单个部件,然而,该描述将限于两种,应当理解附加材料可加入热成形过程中,例如3种、4种、5种等以形成单个部件。

再次参见图14,将两种相异的材料(顶部1402和底部1404)彼此层叠并定位在模具(热成形模塑机1406的一部分)中,以在热和压力下进行轮廓化。两种材料1402和1404必须加热至高于每种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但不高于任一材料熔融温度。如上所述,材料的加热可在真空中进行。将两种材料(例如两种不同的玻璃片材)加热到高于每个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将导致两种材料沿接触表面1408接合或粘结成一个单一片材或部件1410。如上所示,每个玻璃片材的接触表面必须平滑的。两种材料的这种相同状态也允许接合的片材接受允许轮廓改性的压力(箭头1412)。

图15示出了接合具有不同材料属性和尺寸/厚度1500的两种相异材料。再次,第二材料1502仅接合到第一材料1504的一部分或区域,以便提供例如特定的外部几何形状。可以想象,接合具有不同材料属性、形状和厚度的多层材料提供优于常规机加工或后生产工艺的显著优点。在该实施方案中,可利用具有不同机会的矩阵来形成具有正确形状、材料属性和厚度的适当成品部件。

图16是将两个玻璃片材粘结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与底表面1600相比处于压缩状态的顶表面的覆盖片材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并且在操作1602中,将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cte)的两个玻璃片材接合。在操作1604中,两个片材在压力下加热并由于其cte的差异而不同地收缩,同时一体部件热成形为指定的轮廓形状。在操作1602中,将具有低cte的第一玻璃片材层叠在具有高cte(cte是相对于彼此的)的第二玻璃片材的顶部上。接合表面是平滑的。在操作1604中,将两个玻璃片材加热至高于每个片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操作1606中,通过模具面施加压力以将两个玻璃片材接合在一起并形成现在接合的覆盖片材的期望的形状。施加的压力和热还必须足以允许两个接触的玻璃片材之间的原子粘结。在操作1608中,冷却覆盖片材,其中具有较高cte的第二玻璃片材比第一玻璃片材(较低cte)的材料在更大程度上收缩。在操作1610中,因为两种材料经由热成形工艺接合在一起,因此界面防止第二玻璃片材料完全收缩,但导致第一玻璃片材材料即覆盖片材的外表面处于压缩转台。覆盖片材的外表面将具有非对称表面压缩,这用于防止表面免受损伤引入。覆盖片材的内部材料远离环境并且处于较低的损坏风险。

图17是将两个玻璃片材粘结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不同硬度1700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覆盖片材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将具有不同硬度的两个玻璃片材通过热成形接合以形成具有所需轮廓形状的覆盖片材。在操作1702中,具有高材料硬度的第一玻璃片材层叠在具有较低材料硬度的第二玻璃片材的顶部上。如在前述实施方案中的,接合表面必须是平滑的。在操作1704中,将两个玻璃片材加热至高于每个片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操作1706中,通过模具面施加压力以将两个玻璃片材接合在一起并形成现在一体覆盖片材所期望的形状。如上所述,压力和热必须足以允许两个硬度材料之间的原子粘结。在操作1708中,冷却覆盖片材从而形成一体材料,其中顶部表面(对应于玻璃片材一)能够比底部表面(对应于玻璃片材二)在更大的程度上抗损坏。玻璃片材一的硬度符合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需要。第二片材可针对价格和加工进行优化,因为其位于电子设备的内侧上。在该实施方案中,每个片材的厚度也可被优化以允许对覆盖片材的上表面的损坏保护,例如,第一片材的厚度可以为0.5mm,然而第二片材的厚度可以为2mm。

图18是将两个玻璃片材粘结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不同离子扩散能力1800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覆盖片材的过程的流程图。离子扩散可通过多个参数来控制,这些参数全部均被设想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玻璃中的组成和离子放置、玻璃的密度、玻璃上的离子限制涂层等。在该实施方案中,将具有不同离子扩散能力的两个玻璃片材通过热成形接合以形成具有所需轮廓形状的覆盖片材。在操作1802中,具有快速离子扩散的玻璃片材被层叠在具有较低离子扩散(相对于彼此)的玻璃片材的顶部上。如在前述实施方案中的,接合表面必须是平滑的。在操作1804中,将两个玻璃片材加热至高于每个片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操作1806中,通过模具面施加压力以将两个玻璃片材接合在一起并形成现在一体覆盖片材所期望的形状。如上所述,压力和热必须足以允许两个硬度材料之间的原子粘结。在操作1808中,冷却覆盖片材从而形成一体材料,其中顶部表面(对应于玻璃片材一)具有比底部表面(对应于玻璃片材二)更大的化学加强能力。

如图18所述形成的覆盖片材可通过碱金属溶液浴处理进一步加工。例如,在冷却时,与下覆盖片材表面相比,具有相异离子扩散表面的覆盖片材将经受钠浴以允许钠离子不对称地扩散到覆盖片材的顶表面中。此外,与底表面或内表面相比,还可利用钾离子浴处理来将压缩添加至顶表面,并且进一步加强覆盖片材的顶表面或外表面。非对称加强对于覆盖片材而言特别有利,其中压缩预算存在于所有玻璃的整个厚度上,但可对外表面最大化—基本上从底部获得一些压缩并将其移动到顶部以保持预算相等(与对称加强相比,其中两侧必须等同压缩,使用相同或相等的压缩预算,在两个玻璃片材具有相同的离子扩散能力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可以采用任何数目的化学加强步骤,其利用接合的玻璃材料的差别离子扩散能力。

图19是将两个玻璃片材粘结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不同杨氏模量(弹性模量)1900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覆盖片材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将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两个玻璃片材通过热成形接合以形成具有所需轮廓形状的覆盖片材。在操作1902中,具有高杨氏模量的第一玻璃片材被层叠在具有较低杨氏模量(相对于彼此)的第二玻璃片材的顶部上。如在前述实施方案中的,接合表面必须是平滑的。在操作1904中,将两个玻璃片材加热至高于每个片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操作1906中,通过模具面施加压力以将两个玻璃片材接合在一起并形成现在一体覆盖片材所期望的形状。如上所述,压力和热必须足以允许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原子粘结。在操作1908中,冷却覆盖片材,从而形成一体材料,其中顶表面(玻璃片材一)由于其较高的弹性变形特性而抵抗损坏引入,然而内表面或下表面(玻璃片材二)能够在相对较大的程度上挠曲或弯曲。下玻璃片材将定位在壳体的内部(参见图3),其中其较低的杨氏模量将允许其在下落事件期间常见的故障期间内弯曲。

图20是示出用于将玻璃片材粘结到陶瓷片2000的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案中,陶瓷片或部分用作表面玻璃片材的基础。参见图15,简而言之,陶瓷材料可以是具有预加载到模具中的适当几何形状的陶瓷环。在此,陶瓷用作玻璃片材将覆盖于其上的“陶瓷脚”。

在图20中和在操作2002中,具有适当硬度和强度以充当覆盖片材的外表面的玻璃片材层叠在下面的陶瓷底脚的顶部上。如在前述实施方案中的,接合表面必须是平滑的。在操作2004中,将玻璃片材和陶瓷底脚加热至允许将玻璃热成形为预成形陶瓷的温度。在操作2006,添加压力以使玻璃片材在陶瓷上形成为为期望的形状的轮廓(再次参见图15)。在操作2008中,将玻璃和陶瓷覆盖片材冷却,从而形成可直接集成到外壳主体中的弯曲玻璃表面。

与使用本文的热成形工艺接合两种或更多种相异材料有关的实施方案可包括夹持包覆层。在两种相异的材料例如陶瓷和玻璃片材不形成平滑的接触表面的情况下,将形成不完全的粘结。热成形材料之间的不完全粘结导致不可接受的气隙。为克服该障碍并允许热成形,可将包覆层夹在两种相异的材料之间。

图21a示出了不形成平滑接合表面2100的两个玻璃片材的横截面。顶片2102和底片或基片2104层叠在一起,但在每个相应片的表面2106之间存在气隙。在两个片材经历热成形时,在不完美接合的情况下,覆盖片材中形成的气隙使覆盖片材的实用性最小化。

图21b示出了两个玻璃片材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包覆层2108定位在两者之间。包覆层2110定位在两个玻璃片材2102和2104之间,使得所述包覆层2110起到填充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表面间隙的作用。包覆层在热成形过程2112中消除了气隙并增强了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形成的粘结,如图21c所示。在图21c中,包覆层2110被选择成在热成形温度下具有增强的塑性流动,这对于顶部玻璃片材2102和底部(基底)玻璃片材2104而言是必要的。包覆层2110不需要提供任何附加的机械属性,而是将保持在所形成的覆盖片材的中性轴处。还可以设想,可将多个包覆层定位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每个包覆层具有不同折射率。例如,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可被定位成使得两个层的累积折射率为0。在该实施方案中,可将一个或多个、两个或更多个、三个或更多个等包覆层组合以获得具有适当折射率的组合的包覆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覆材料为氧化物,如氧化钙。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包覆材料为透明或有色聚合物(取决于用途)。通常,将包覆层添加在玻璃片材和陶瓷材料之间,或者当两个玻璃片材中的一者或两者具有防止热成形过程中原子粘结的表面粗糙度时。

根据本文的实施方案,包覆层还可接合到本文覆盖片材的外表面。包覆层可在本文所述的热成形加工期间涂覆到玻璃片材的外表面。还可在接合本文所述的两种材料期间,将包覆层添加到第一玻璃片材或第二玻璃片材的外表面。在该实施方案中,包覆层沉积在玻璃片材的外表面上,以填充所述玻璃片材中的任何缺陷或间隙。包覆层可与定位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包覆层结合使用以移除间隙,或者在不存在包覆层的情况下,可用于接合在一起的两个玻璃片材上或玻璃片材和陶瓷片上。包覆层通常由熔点低于玻璃片材的外表面熔点的玻璃材料形成。

如可以想象的,可组合本文的实施方案以形成手持式电子设备所期望的覆盖片材。例如,由两个相异的玻璃片材形成的覆盖片材可在热成形过程期间,即接合两个片材并使覆盖片材成型的相同过程,用属性增强材料改性玻璃片材表面中的一个。因此,例如,由具有相异cte的两种材料形成的覆盖片材还可包括嵌入具有较低cte的上部片材中的硬质陶瓷粉末。由具有不同弹性特性的两种材料形成的覆盖片材还可包括在具有较高杨氏模量的玻璃片材表面中的局部加强。在两个相异的玻璃片材之间的内部或外部可需要包覆层以填充玻璃片材的任何表面上的缺陷。可使用任何可用的组合以使玻璃制品的实用性最大化。另外,本文所述的所有实施方案还可经由化学加强浴、退火或其他玻璃改性技术来进一步处理。在本文实施方案中形成的许多选项提供了大量可用玻璃制品的设计和成形,尤其是在电子工业中,其中覆盖片材需要非常适用于特定用途的特性。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因此,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实施方案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